方志远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受邀参加了今年6月2日下午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里结合讲话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点阐述了三大问题。第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第二,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性。第三,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强调“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指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出于专业的原因,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印象深刻,并深受启发。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五大特性的提炼和概括,是长期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特性的全面总结,这一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进行整体阐述,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在中华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史学工作者,如何把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習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在实处?就个人来说,近期主要做好两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和领导的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作的《明代卷》。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旗帜和指导思想,发掘明代中华文化的特质、揭示明代在“大航海时代”的表现,体现“中国话语”,争取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到“政治正确、学术高端”。
第二项工作是我和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合作的《国史通鉴》。2013年启动这个节目的时候,有一个定位:定主线、选人物、讲故事、论得失。主线定的就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高度契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更加坚定了把这项工作做好的决心与信心,将有意识地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用中国特色的中国故事,让史学走进大众、影响大众,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当代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