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根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和飞跃,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体现。必须系统理解、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统一模式,这一思想为中国走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衍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典型特征、九个本质要求、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以及五项重大原则、六個方面的重大关系等。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1934年,毛泽东就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将来向前发展过程中,它将实行国家工业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1979年邓小平最早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将民族复兴的理想与人民幸福的追求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了从“现代化的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从“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从“局部探索”到“全面发展”、从“被动现代化”到“主动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全方位发展。在我国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从“两个文明”到“五个文明”,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