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婕 王丹奇 吴小蓉
教学目标:
1.能建构并运用预告片脚本支架,借助梳理小标题,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聚焦细节描写,通过圈画批注、想象画面、补充独白等方式品味童话语言之美,体会人物形象之美,并能多角度评价人物。
3.拓展脚本创作思路,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感受阅读的美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童话故事我来读——梳理画面内容,明确脚本要求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1)设置情境——出示“‘六一名著电影展播”征集启事。
同学们,“六一”来了,学校增设了“名著电影展播”这个活动,六年级各班均可推荐一部名著电影,届时学校将择优进行播放。征集启事如下:
为了让“六一”更加有趣、有料,学校将在“六一”当天推出“名著电影展播”栏目,现面向五、六年级同学征集经典名著电影。
一、征集要求
推荐班级上交一部2分钟左右的影片预告片视频。预告片中,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影片中最神奇、最有趣、最感人的内容。
二、评选方式
学校大队部届时将组织学生和老师就预告片的精彩度进行投票。票数多者入选。
三、奖项设置
入選展播的视频制作者、脚本撰写者将颁发证书,并赠送名著一套。
四、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5月25日。
期待大家的佳作哦!
名著电影展播筹备组
2023年4月28日
(2)明确任务——设计《骑鹅旅行记》预告片脚本。
①指名读一读“征集启事”要求。思考:撰写脚本的要求有哪些?你打算怎么撰写脚本?你会推荐哪部电影?
②出示文本:经过同学们的反馈和调查,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这本经典的童话名著——《骑鹅旅行记》。这是唯一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而我们的课文节选部分就非常适合拍预告片,这一点课文导语中就告诉我们了。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读读下面这个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作品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猜猜它们又将讲述怎样的神奇。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原著读一读。
预设1: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为什么适合拍预告片,因为这个节选部分就很神奇,他一开始就变成了小狐仙。
预设2:节选部分还写到了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也是后续故事展开的基础。这部分故事拍成预告片很吸引眼球。
小结:看来,读好节选部分,是写好预告片脚本的关键。
③那么怎么写呢?一张表格告诉我们。(出示)看来要写好这个预告片的脚本不仅要了解文本内容,写出最神奇、最有趣的内容才是关键。
2.梳理画面,串联内容。
(1)出示学习要求。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经历了哪些神奇有趣的事件?这些事件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画面?试着用小标题的方式填写在表格“画面”中。
(2)阅读思考,在表格中填写画面。
(3)同桌交流。在学生反馈时指导并修改画面。
预设1:个头很小,只有拇指那么大;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预设2:被公鸡、白鹅、麻雀嘲笑奚落,被猫按住胸口,被三头牛威胁。
预设3:骑鹅飞走。
梳理如下:
(4)借助表格,简说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课文介绍了尼尔斯变小之后,主要通过“被公鸡、白鹅、麻雀奚落、被猫按住胸口、被三头牛威胁、骑鹅飞走”这四个画面展现了尼尔斯神奇而又有趣的经历。请大家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说说节选的主要内容。
(5)总结:梳理出这些画面,我们就知道预告片的脚本该写些什么内容了。
板块二 童话故事大探秘——聚焦画面细节,品情节神奇之美
1.聚焦细节,设计画面一脚本。
(1)出示学习要求:
如何把脚本写精彩呢?让我们聚焦画面中最神奇、有趣的地方吧。
思考:画面中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觉得最神奇、最有趣呢?请大家聚焦画面一,快速浏览第1~4自然段,圈圈画画,做好批注。
(2)自主阅读,圈画细节,做好批注。
(3)反馈交流。
预设1:最让我觉得神奇的地方是连尼尔斯都不敢相信自己变小了。课文中有一段内心独白:“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预设2:尼尔斯在镜子前闭上眼睛,又睁开眼睛,期待自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这种行为很有趣。
预设3:我觉得尼尔斯想到要去找小狐仙讲和,接着就跑去牛棚了。这个情节很有趣。
(4)师总结,课件呈现表格:
小结: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中,我们就能感受到画面的神奇有趣了。把这些细节描写记录到脚本中,预告片就更博人眼球了。
2.再次聚焦细节,设计其他画面脚本。
(1)小组合作,选择其他画面进行脚本设计。
独学:
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再次阅读。
②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合作学:
①将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内分享。
②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2)逐一交流反馈。
画面二:
预设1:公鸡、白鹅、麻雀不停地指责尼尔斯“他活该、他活该”让我印象深刻,课文中反复呈现,所以脚本中也应该要体现出来。
预设2:从公鸡的动作中我可
以想象到尼尔斯的狼狈,如果把这个写进脚本,画面会非常生动。
师点评:看来它们对尼尔斯十分不满。把反复呈现的句式写进脚本,尼尔斯的顽皮、淘气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
畫面三:
预设1:小猫的语言就是在不断嘲讽尼尔斯,尼尔斯的语言让人觉得他不自量力,这种画面很吸引人。
预设2:小猫的一系列动作,让我很担心尼尔斯会不会被吃掉。这样写进脚本,会吸引人往下看。
师点评:讽刺的语言、攻击性的动作,使尼尔斯危机四伏,让这个脚本更加精彩。
画面四:
预设1:几头老牛的话仿佛让
我看到了“群起而攻之”的画面,想想就觉得好玩。
预设2:尼尔斯垂头丧气地从
牛棚里走出来,我看出他内心很后悔,为下文做了铺垫。
师点评:语言的反复呈现,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
画面五:
预设:从尼尔斯内心的想法和奋不顾身抱鹅的动作,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尼尔斯,他好像慢慢发生了改变。
(3)总结:我们的脚本如果能够聚焦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那么拍出来的预告片一定会值得期待。
板块三 内心独白我补充——展现心路历程,品人物形象之美
1.补充内心独白,明心路历程。
(1)引出“内心独白”。
同学们,很多预告片不仅有精彩的画面,还常常会运用内心独白、字幕等方式给观众设置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让你给这个预告片添加内心独白,你会写些什么?
预设1:我会写写尼尔斯的心路历程,不同的经历让他有了不同的感受。
预设2:我也会写写尼尔斯的内心感受,这样能让预告片更加丰满。
(2)出示学习要求。
再读课文,关注故事情节,仔细品读字里行间,思考:尼尔斯的经历,让他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感受?画画相关句子,圈圈关键词句。
(3)交流反馈,教师指导。
预设1:我会在第一个画面后添加一段字幕:“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他发现自己变小了,还能听懂动物的话,他很奇怪。(板书:奇怪)
预设2:当猫放过尼尔斯之后,我想加一段内心独白:“猫都知道感恩,我却一直在欺负它们。”此时尼尔斯非常羞愧。(板书:羞愧)
预设3:听了牛的抱怨后,尼尔斯应该会这么想:“我真后悔,早知道就应该对它们好一些。”(板书:后悔)
预设4:在大鹅即将飞走时,
我会将尼尔斯的心理活动改编成一段内心独白:“我一定不能让鹅飞走,我的父母会伤心的!”他此时一定很着急,他的这一段内心独白很重要,能够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板书:着急)
2.品心路历程,感人物形象。
如果我们把这些画面和话外音都放在预告片里的话,大家能不能猜一猜,尼尔斯留给观众是怎样的印象?
预设:顽皮、淘气、知错能改、勇敢、懂事、体贴父母……
总结:好的名著不仅有精彩的情节,更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我们的预告片想要抓住观众的心,脚本也应该呈现这些内容。
板块四 整本阅读我践行——拓展多种思路,尝试创作脚本
1.创新思路推荐,激发阅读兴趣。
这节课不仅研读了《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还学习了创作脚本的一种思路。其实拍摄预告片,撰写脚本还有很多的思路,比如:(出示)
思路一:集合整本书精彩故事情节,呈现神奇的冒险之旅。
思路二:对比人物前后变化,
挖掘变化原因,展现成长之路。
思路三: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串联精彩故事情节。
……
2.布置星级任务,出示评价标准。
一星级:阅读整本书。
二星级:选取思路,完成脚本创作。
三星级:分工合作,完成预告片的制作。
3.结课。
请大家在课后阅读整本《骑鹅旅行记》,让我们一起跟随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去感受阅读之美。
教学评析
《骑鹅旅行记(节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视角,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情境,使学有意思;关联单元语文要素,在既定的情境中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搭建可视化的学习支架,使学有意义;最终,学生创意完成童话节选部分的脚本,并通过推荐其他脚本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使学有延展。
学有意思。此教学设计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旨归,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根据教材特点及当下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基于校园生活的学习情境:“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展“名著电影展播”活动,向六年级同学征集优秀名著电影预告片。“六一儿童节”“名著电影展播”,这两个让学生充满热情的词,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语文学习所得还可以转化为校园名著电影展播中的预告片,完全模仿现实演艺界新片预告片的创作,让学生充满新奇。
学有意义。“为电影制作预告片”这一任务的设计包裹了这堂课的核心目标:体会神奇之处,感知人物形象。为《骑鹅旅行记》制作预告片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学生不仅关注神奇的情节,更主动关注文本的细节描写,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发现“反复”句式,不仅不会单调枯燥,反而生动形象刻画内心想法,也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品质。同时,此设计还通过给预告片脚本添补“内心独白”的方式,巧妙绘制主人公心路历程,一条丰盈的情感线的背后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在补白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也慢慢让学生感受到童话人物的形象美。在任务驱动下的主动阅读中,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学有延展。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预告片脚本”的表格支架引导之下,学生发现自己居然以“预告片脚本”的形式创意完成了故事梗概的写作,不仅呼应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关于“创意表达”的要求,提升了审美品味,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中推荐的另外三种创作脚本的思路,更是拓宽了学生创作思路,激发了其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完成从节选品味创作到整本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延展学习。
(作者单位:陈玲婕、王丹奇 浙江杭州市滨文小学/吴小蓉 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