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2023-08-29 07:23:11仇舒颖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起因盘古斧头

仇舒颖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等8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4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故事神奇的地方。

3.能讲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每当语文课本里有故事单元的时候,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之前,我们学习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什么故事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小短片:(播放)

今天就由我小哪吒——来自神话故事中的神话人物,带你们走进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读神话故事,进入神话世界。神话故事是怎么來的呢?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对世界的许多问题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出现的?想要在那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生存,祖先们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干旱、洪水怎么解决?猛兽、疾病如何战胜?这么多疑问和困难,怎么办呢?人类的祖先发挥想象,创编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故事,用超自然的、奇幻的方式去解答当时不能解答的疑问,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困难。

知道了神话故事怎么来的,那神话故事该怎么读呢?第四单元的篇章页为我们提供了这些方法。(出示篇章页,了解本单元语文要素。)

一、明“开天地”顺序

1.揭题。

最近学校在开展“语言与胸怀”成长主题活动,邀请大家来当神话故事传讲人。我们要把讲好的神话故事拍成视频,通过校园圈讲给低年级的同学们。你们想成为神话传讲人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创世神话。齐读课题《盘古开天地》。

2.字词。

第一组,读准生字及多音字。

第二组,词语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想象画面读。

3.梳理。

(1)讲故事需要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串联。教材为这个故事配了四幅插图,这也是帮助我们把握主要内容的好工具。你能为这四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吗?

(2)学生反馈,完成表格。

二、说“开天地”过程

1.关注“动作”说过程。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盘古,你能围绕着盘古,看着四幅插图,大致说说故事的内容吗?

(2)发现这位同学看着插图讲故事的时候,关注到了主人公盘古在干什么。盘古具体做了什么呢?请从插图对应的段落里找到盘古最主要的表现,将动词画出来。图文对照,开始学习。

(3)学生提取信息,展学交流并反馈。(睡、劈、撑、变)

(4)根据包含这些动词的句子概括短语,相机板书。(盘古沉睡、起身猛劈、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5)你能关注盘古的动作再来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吗?

2.加上“变化”说过程。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宇宙混沌”,因为盘古的这些表现,天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宇宙混沌、天地分开、天地成形、世界形成)

(3)借助盘古的动作,再加上天地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就能说清楚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了。谁再来试一试?

3.插入“时间”说过程。

(1)你发现了吗?盘古开天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你从哪里感受到?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倒下以后)

(2)接下来咱们用上什么时间、盘古做了什么、天地是怎样的句式,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请同学上台来说。

(3)学生借助支架,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你们看,理出起因、经过、结果,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说出来了。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三、探“开天地”神奇

1.聚焦起因,共话神奇。

同学们已经讲得非常好了,但是要让故事更吸引人,我们还可以把它讲得更具体生动一些。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将神奇的地方讲清楚,一定能让这个故事增色不少。(板书:神奇)请你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你觉得哪里让你觉得特别神奇?

(1)聚焦“混沌”。

①盘古沉睡的环境很神奇。“混沌”这个词有点儿难理解,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混乱、混杂、模糊一片)古人还怕我们不明白,说“像个大鸡蛋”。

②《盘古开天地》是一个创世神话,在天和地没有形成的时候,很多创世神话都会形容当时的天地是混沌一片。那它究竟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呢?根据课文想象画面。

③感受到这混沌的世界了吗?你想象到的混沌世界是什么样的?

(2)聚焦“一万八千年”。

①一万八千年说明盘古睡了很久很久。你可以怎么读?夸张的语气读出了这神奇的数字。

②拓展:我们的神话世界里,

古人很喜欢用数字“八”。比如八仙过海,孙悟空一个跟头翻了十万八千里,师徒四人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看,神奇的数字,往往会出现在神奇的神话中,多有意思。

(3)感受“来历神奇”。

①在这混沌之中,盘古是怎么来的呢?

②盘古在这形如大鸡蛋的混沌之中孕育而生,我们只能说他是天生之子、自然之子。

③拓展:神话故事里似乎很多神的来历都像这样充满神奇的色彩。比如说哪吒出生时是个肉球、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盘古在这形如鸡蛋的混沌之中孕育而生,真是一个来历神奇的巨人。

2.小组合作,探究神奇。

(1)接下来请你用上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开始互学吧。

(2)交流“神奇”。

预设一:为什么会有一把斧头呢?

①这个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当时还什么都没有呢,你觉得有一把斧头很神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查了资料,同学们默读。

②原来这个斧头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后来人加上去的。这也是神话口口相传的特点,也是神话的神奇之处。

③斧头平时拿来劈什么?而他却拿来劈天地。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力大无穷、拥有神力。咱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预设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①和老师合作读,老师把哪个词语强调了,你也把相对应的词进行强调读。再读,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

②这句话越读越有滋味,你发现了什么?

有四组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还有一组近义词:缓缓—慢慢。

用这四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写清楚了,写出了这神奇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③如果说刚才黑乎乎一片的是混沌的宇宙,那么此时的宇宙在你的脑海中又是怎样的呢?——清晰、有序。多神奇啊!

小结:刚才我们走进第1~2自然段,感受了这个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让我们忍不住感叹古人这些飞腾的幻想。

四、再讲故事,说出神奇

1.相信如果让你再来讲述第1、2两幅图,一定会讲得更好。通过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神话的细节,让自己口中的神话故事对听众充满吸引力。

2.出示任务,小组合作。

3.班级展示,交流评价。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图文结合,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了故事主要内容。学习了第1、2自然段,感受了神话中神奇的想象,认识了一位来历神奇、拥有神力的盘古。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读、继续讲这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话故事。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起因盘古斧头
金斧头银斧头
金斧头和银斧头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水上消防(2020年1期)2020-07-24 09:26:06
盘古开天辟地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42
遗失的斧头
盘古
盘古
盘古开天辟地
树枝的报复
视野(2015年7期)2015-01-05 09:04:58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