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利
[摘要]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在文化数字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存在内容创新不足、IP打造意识有待增强、传播手段相对单一等问题。针对当前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守正創新开发传播内容,打造IP实现跨行业传播网络,媒介融合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等对策,以期助力河南红色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弘扬。
[关键词]新媒体;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好红色资源”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1],这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红色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方式,已成为传承红色文化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策略。河南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全省有红色资源1263处,具备基本红色旅游服务功能的红色景区(点)的总数量为179个[2]。这些遗址遗迹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凝聚着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传播价值。然而,河南红色文化在资源优势和传播影响力上存在错位,红色文化在数字转化和创新传播等层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分析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探讨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有效对策,以期让河南红色文化“活”起来,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一、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状
红色文化主要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3]。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占有较大份额,在数字内容创作和红色IP的打造方面拥有较多可利用的资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河南各类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遗迹为了契合当下流行文化和审美取向,需要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赋能,打造符号性强、传播价值高的系列产品。目前,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开发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电子报刊等传统媒体传播。河南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录片、专题栏目、新闻报道等在广播电视上播出或报刊上刊登,官方网站主要在纪念馆概况、最新动态、历史人物和事件介绍、在线展览、在线预约、观众留言等专栏进行宣传。
二是借助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移动客户端是“互联网时代网民舆论的主要聚集地,也是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4]。目前,河南比较活跃的有“红旗渠”“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馆”等账户,它们在传播内容上以场馆活动新闻、红色文化专题报道、旅游资讯、预约购票等形式为主。
三是一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和遗址开始尝试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打造数字平台,建立数字化体验厅。例如,纪念馆采用3D、AR、VR、XR等数字影像技术手段,通过专题宣传片、VR虚拟展览、3D文物欣赏等形式实现革命遗迹与故事的线下线上传播。线下有红旗渠元宇宙剧场,该剧场借助XR、数字孪生等技术搭建六面立体全景屏,通过数字影像还原红旗渠修建场景,展现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举和如今红旗渠的美好场景。线上有河南人民出版社组织策划的“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VR体验馆”,通过科技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赋能,利用5G、AR、VR等技术为爱众提供具有沉浸感、互动性的大别山精神内容服务。除了上述典型案例,大部分河南红色纪念馆和遗址仍存在开发模式相对单一,展陈观览的内容未深度挖掘,多数展示以说教式解说为主,活动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等问题。这对受众来说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受众的文化审美需求。
当下,就传播媒介和手段来看,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仍停留在以传统媒体传播为主的阶段,运用新媒体技术完成数字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河南红色文化陈旧的传播方式难以适应文化传播的需要,其只有在新媒体视域下调整传播策略,才能切实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能和影响力。
二、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河南红色资源在时间序列上完整,在种类上丰富多彩,在继承红色基因和发扬红色传统等方面有着其他资源无法代替的独特价值。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新引擎,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也要顺应潮流,寻求突破。目前,河南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创新性传播的数字内容
文化产品传播效力的强弱是由内容品质决定的。缺乏优质的创新性产品是河南红色文化难以出圈的原因。由于新媒体技术运用滞后和创新思维不足,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一方面,缺乏优质的激活红色文化的作品,例如: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歌曲等无形资源进行数字化复现的作品较少;对有形资源做三维数字化复刻或复原,观众可以通过新媒体终端实现全方位观看的内容匮乏。另一方面,对新兴媒体技术的创新运用不足,大部分内容围绕文物展示和影像叙事展开,河南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只是将原本的内容图像化或视频化,然后照搬到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例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和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及其遗址在720云平台上线VR全景漫游产品,但该产品只是对展馆和遗址主要场地进行多角度拍照和封装,这种照搬式的数字化传播并没有运用最新的交互展示技术以触及更深层次的内容创新。另外,河南红色文化产品还没有跟现代审美有效结合,相较于庄重、传统的展陈风格,沉浸式与互动性的体验方式更加符合当下受众的整体偏好,新颖的交互技术、智能藏品演示、实验视听作品、严肃游戏或其他形式的互动沉浸式体验,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接受。
(二)文化产业层面未能形成红色IP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而IP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资源。IP在河南红色文化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形成传播力、构建传播网络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不断强化“中原文化”IP,在文化与旅游、影视融合发展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但具体到红色文化则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IP。从整体来看,河南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缺乏打造文化IP的意识,这也使得其在整体价值挖掘与产业链条延伸方面受到限制。目前,河南只有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文化型景区品牌[5],并且正在积极打造红旗渠品牌专属IP。延安、井冈山和嘉兴等地在红色IP运营方面取得不错成绩,这些地区通过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场景、互动游戏、影视作品以及文创产品等延展形式,以IP的方式激发红色文化的文旅融合生命力,实现多方位的文化传播,但未能在文化产业层面形成有影响力的红色IP。
(三)传统传播手段难以突破圈层
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机构主要是文旅部门、纪念馆和学校,通常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广播、电视或报纸等媒介,面向受众的传播内容主要是新闻报道、宣传片和革命文物展览等。根据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和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游客中心反馈的调研数据,纪念馆的受众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参观团,其他的关注人员比例相对较低;受众的职业分布集中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政府公务员、学生和军人;深入研究、传承、传播红色文化主要集中在文化单位和学术界。从河南红色文化内容的传播途径来看,传统媒体并未过多贴合受众喜好,单向传播为主的模式难以实现多次多级的传播,受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感受的分享动机并不强烈,在破除圈层壁垒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目前很多受众缺乏对河南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对其传播意识与动机较为薄弱,使得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很难形成具有联动性的全媒体文化传播新生态。只有突破传播渠道和观众圈层的限制,吸纳各个层面的受众,河南红色文化传播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文化价值的有效引导。
三、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对策
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红色文化传播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和展现形式,这为红色文化创造了快速传播的媒体环境,使得“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最大限度地破除了传播渠道的限制。基于以上所分析的河南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南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主要集中在传播内容、传播网络以及传播矩阵三个层面。
(一)传播内容守正创新,建立线上线下传播方式
1.运用数字技术创新红色文化产品
新兴数字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已成为趋势,它可以为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可能。相关部门借助5G、AR、VR、XR等新兴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创作,积极创作以受众为中心的数字化、在线化、互动化、社交化等传播内容,打磨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虚拟影像产品,并将其植入革命场馆的展览中,构建红色文化传播新体验。例如:AR可将虚拟影像叠加在纪念馆的真实环境上拓展历史内容;VR可通过穿戴设备为受众提供革命故事的虚拟影像;XR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无缝转换的“沉浸感”体验。这些新兴数字技术的介入,可实现河南红色文化立体化的传播,增强受众的参与性,提升场馆的整体感染力。受众不仅能直观地了解到革命事件的史实,还能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体验当时的氛围,当激发其在社交平台不断分享时,便会产生口碑效应。相关部门在借助新兴数字技术开发优质产品时,要以红色文化为基础,注重弘扬红色文化、发扬优秀传统,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例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采取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构建良好的宣传格局,开发馆藏文物展示和AR探索游戏等App,利用影像介绍、3D展示、AR互动来增强互动性与沉浸感,让受众深刻感知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让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2.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动的传播方式
基于新兴数字技术创作的优质红色文化产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数字展馆形成云展览传播。数字展馆能够突破传统革命展馆的物理空间限制,运用5G和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对河南红色文化实体或存在缺失的红色文化遗址或史料进行“数字复现”,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穿戴设备为受众提供沉浸式的多重感官体验,充分激发受众对红色文化深入学习的兴趣。观看和体验过线上数字内容的受众,更容易走进线下革命遗址和场馆,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受众在线下可通过二维码扫描、遗存图像识别、智能定位等,用移动终端设备查阅线上数字展馆资源,获知更多的革命故事,并能随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和再次传播。二是以革命故事为素材创作各类文化创意作品,将河南红色文化资源创作成影视综艺、数字动画、动态漫画、严肃游戏等形式。这种数字产品既是一种娱乐方式,又是一种信息媒介,经过广泛传播的优秀作品会产生大量粉丝群体,粉丝由此更愿意走进线下纪念馆,达到文化创意产品为现实场馆引流的目的。受众在线下根据现场的宣传海报与地面推广也会关注线上数字产品,进而消费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空间。
(二)打造河南红色文化IP,搭建跨行业传播网络
1.深层挖掘红色文化内核,孵化红色文化IP
河南紅色文化资源丰富,有良好的传播基础和影响力,这些都是其转化成IP的优越条件。首先,相关部门识别和收集河南红色文化核心信息,梳理各地红色文化的成因,挖掘红色革命历史节点的内涵,提取具备形成特色红色文化IP的内容,凝练出具有独特性与辨识度高的IP。其次,打造IP是河南红色文化进行跨界融合的基础,相关部门借助新媒体技术赋能IP文化产品,通过数字转化、创新活化等创作形式,打造出创意新颖的红色文创产品,如全息展柜、红外触控互动墙、沉浸式体验馆、互动涂鸦屏新数字产品,有效地激活红色文化的附加值和生命力,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最后,相关部门将河南多地红色文化IP链接在一起,形成集群化发展,多方联动,凝心聚力讲好河南红色文化故事。
2.积极拓宽传播网络,推动多行业跨界合作
“如果一个IP的文化影响力没有溢出行业,没有实现长期的跨界赋能能力,就不足以称为超级IP。”[6]从IP孵化到成长为超级IP,需要红色文化符号广泛的跨界融合。相关部门要推动河南红色文化IP与影视、动漫游戏、戏剧表演、文创产品设计等娱乐形式的结合,开发出电影、综艺节目、动画、漫画、严肃游戏、舞台剧、盲盒等优秀文化产品。除了文化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河南红色文化IP也可以与旅游、服装、饮食、民俗、游学等产业结合,通过IP的延展设计开发出线下多种商业活动形式。不同行业领域相互融合发展,可提高红色文化IP的跨界知名度,突破传播圈层,吸引更多粉丝。例如,相关部门通过数字游戏方式呈现著名革命战役,注重受众沉浸式体验,让体验者在游戏世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种严肃的游戏形式不仅实现河南红色文化的内容增值,还能增强河南红色文化IP的影响力。再如:相关部门基于河南红色文化IP开发出吉祥物、文化创意产品、旅游纪念品等衍生设计产品,将红色文化符号赋予产品新的视觉美感,并以具体产品为载体传播文化内涵;发挥红色纪念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研学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三)传播媒介有机融合,构筑全媒体传播矩阵
1.新旧传播媒介有机融合
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在传统媒体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要想抓住受众,河南红色文化就必须在传播中融入各种新媒体手段。目前,河南红色文化传播媒介主要包含官方网站、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的传播工具,需要增加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媒介,例如:开通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以及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官方账号,使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更加丰富。另外,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手段,现今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人或单位,当算法或程序介入其中,信息就会以更具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多重形态来适应分众化的传播趋势,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匹配效率[7]。河南红色文化传播要聚焦新旧传播媒介渠道的融合发展,有机结合不同的传播媒介,形成优势互补,着力采取交互式传播模式实现媒介的联结,让受众参与其中,实现传播的圈层突破,以达到更好的综合传播效果。
2.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
媒介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需要多个平台一体化系统运作。河南红色文化传播相关部门应成立媒体策划营销中心,以官方媒体为中心,连接多方流量平台,构建红色文化内容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体系。其应依托传统媒体的优秀基因和新媒体的智能化特点,在确定传播内容和目标受众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传播媒介,形成最优媒体组合,实现河南红色文化多层级、广角度、全覆盖的全媒体传播,最终达到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对象精准化、传播信息场景化、传播影响最大化。另外,官方媒体应主动与自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对接,引导受众对河南红色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和跨平台传播,构建起多位一体、快速联动、无缝衔接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更好地发挥各方主体的传播优势,助力河南红色文化突破圈层,实现现象级传播。
四、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河南红色文化要想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出圈,当务之急是找准定位,聚焦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采取新兴媒体技术手段开发优质数字产品,并形成线上与线下联动的传播模式;加强打造红色文化IP,通过IP开展多行业跨界合作,建立跨行业传播体系,积极彰显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充分运用智能化媒介使各媒体之间产生联动,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更好地发挥各媒体的传播优势,达到最佳传播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借助数字化传播策略使河南红色文化“出圈”,并不是传播的主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高品质的数字产品引导,让更多人体验到河南红色文化的魅力,关注河南红色文化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由此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習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6-12].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6/c64094-32551700.html.
[2]朱玉芳.用好红色资源,凝聚奋斗力量[N].河南日报,2022-07-26.
[3]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融合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20.
[4]刘黎,郑海燕.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策略研究[J].传媒,2022(20):80-83.
[5]安阳红旗渠名列2020年红色文化型景区品牌50强榜首[EB/OL].(2021-04-01)[2023-06-12].https://www.henan.gov.cn/2021/04-01/2119322.html.
[6]陈格雷.超级IP孵化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7]蒋军营.智媒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21(10):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