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集聚新动能

2023-08-29 07:20康丹
党员生活 2023年8期
关键词:枣阳枣阳市聚力

康丹

枣阳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自觉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让更多“千里马”在枣阳竞相奔腾,努力打造“襄随南”毗邻地区人才高地。

聚力三链合一,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坚持将人才链嵌入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实施“三链融合”聚才行动。一张图建优人才链。结合“7+6+3”产业链发展需要,全面摸清人才需求,制定《枣阳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绘制《枣阳市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研需求统计表》,精准匹配产业发展和人才供给。两平台提优创新链。聚力做强科创平台,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专家工作站8家、产学研合作基地28家,建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1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3家。双创平台市场化运营日臻成熟,人才双创活力日渐激发,枣阳人才创新创业超市被评为“省级优秀人才超市”,枣阳电商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三机制培优产业链。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印发《枣阳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实施“产业顾问”制度,每条产业链聘请1名领军人才担任“产业顾问”,帮助重点产业链整合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开展“红链引领”行动,成立7个产业链联合党委,确定40个两新党建联系点,服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聚力三管齐下,筑牢人才汇聚新高地。坚持以需求为重点,多渠道引才。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现状,持续加大招录力度,开展事业单位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70人以上、专技人才500人以上。积极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8家,组织大学生实习实训2964人。坚持以资源为支持,全方位聚才。围绕国家级经开区升级和产业链发展,实施高端人才集聚项目。与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7项、襄阳市“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在外乡贤人才库,登记在册在外能人名人1739人,举办数场人才回乡恳谈会,以开放的视野用好“走出去”的人力资源。坚持以创新求突破,靶向性用才。优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激励人才谋事担事成事。对卫健系统聘用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与在职人员同工同酬同待遇。提高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将高级职称评审向一线倾斜,基层专技人员占比达到60%。探索人才评价体制改革,打破人才“四唯”倾向,企业“三领”人才评选入选湖北省人才工作优秀案例汇编。

聚力三位一体,涵养近悦远来新生态。建立“一把手”联系机制。强化政治引领,突出事业感召,坚持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做实做细各类人才走访慰问等工作,从产业人才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295人。评选表彰全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10名、全市优秀人才工作者10名,营造爱才惜才敬才的良好氛围。推出“一揽子”集成政策。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快建设“襄随南”毗邻地区人才中心的实施意见》等“1+4”人才政策,每年投入3000万元真金白银,以政策集成推动效果倍增。对各类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入选省市重点人才科创项目1∶1配套资助,用重磅政策凝聚人才引领共识。优化“一条龙”贴心服务。坚持人才所需、枣阳所能,真心实意解决好人才子女入學等问题,在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人才驿站”,筹集人才公寓186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入住服务,为大专生以上各类人才提供租房补贴和购房首付补贴,组织交友联谊等暖心活动,让枣阳成为更多人才向往之城、圆梦之城、幸福之城。

(作者系枣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枣阳枣阳市聚力
小蜗牛求救
聪明的小老鼠
会跑的胡萝卜
我家的老风扇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
蔡伦小可能居住枣阳造纸
继往开来,聚力前行
完美 聚力未来
枣阳市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分析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