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
(上海绿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主要包含构造柱、加气混凝土、空心砖以及过梁等。之所以称之为二次结构,主要是由于其并非随着主体工程一同开始施工,而是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到一定阶段时才开始。二次结构砌体工程的施工包括砌体施工与表面抹灰施工。砌体施工指利用建筑材料中的砌块通过定位和一定的摆放顺序形成建筑结构构件,例如建筑层内的砌体墙、连接主体结构之间的过梁等,起到分割空间和传递层间荷载的作用;表面抹灰施工是指在砌体施工完成后,在砌体结构表面进行二次处理,改变砌体表面形貌,优化了建筑表面的美观程度。
在建筑工程内部,二次结构主要针对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开展的填充墙、小格构柱、过梁、找平层、抹面等施工,这些二次结构如果能按标准施工作业,可有效发挥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作用,进而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因此,二次结构在工程结构中十分重要,开展二次结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
在砌筑作业前,要安排专人来负责现场的检查,对地面基层实施清理,将地面基层中的建筑垃圾、水泥砂浆等都清除干净;对于不同楼层的轴线、墙体边线和门洞口位置线,都需要与施工要求相对比,避免出现偏差;对墙体拉筋的设置情况加以检查,确保其与施工要求保持一致。
在墙体砌筑的过程中,也需严格检查和控制。在砌块砌筑环节,要在外墙和内墙的底部位置砌筑一定高度的砌筑砖,对于厨房、卫生间等特殊位置有着较高的防水施工要求,在墙体以下的部位应利用水泥砂浆进行浇筑;在墙体砌筑环节,总体上按照对孔、错缝、反砌的标准,在砌块排列时,应选用上下错缝的排列方式,对砌块搭接长度加以严格控制,此长度一般应为砌块总长度的1/3;在砌筑作业的开展中,要带线砌筑,如果铺灰面的平整度不够,可使用木磨砂板将其磨平;在每个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筑施工中,都有着特殊的墙体水平灰缝厚度、竖向灰缝宽度的控制要求,在现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来控制相应的参数,对于灰缝应保证其横平竖直,确保砂浆的饱满度;对于墙体的拐角、T形交界、无约束端等特殊位置,在每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开展,做好格构柱的科学设计,并保障填充墙砌筑施工的规范性,当每个施工环节都达到了对应的施工要求后,才可进入构造柱浇筑作业环节。若在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后续还需要返工,从而导致工期的延误,因此需要在工程现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科学安排关键节点的施工,使得施工作业都可以按照进度计划来进行,一旦现场施工与进度计划不一致,就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2]。
施工质量与所用的建筑材料关系密切,一旦施工材料产生问题,建筑施工质量将面临巨大威胁。施工企业有时为了施工利益最大化,会选用低于标准质量的建筑材料,通过掺杂等方式将其用于常规的建筑施工中,从而为整体的建筑质量问题埋下隐患。例如,按照施工标准应选用52.5型号水泥,在实际选材时却购买一部分的42.5型号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将两者混合使用以降低成本,导致部分结构强度不达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造成二次结构砌体内部松散和塌落等问题。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技术人员对于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管理并不严格。例如,在施工时会把主要结构方面的工程类似梁、板、柱等安排到位,对于主体工程以外的辅助项目,如二次结构砌体等却不重视,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实际的施工情况并不符合项目中二次结构砌体的施工要求,造成质量不合格。这些问题也源于施工组织分配不合理。
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时,技术人员采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方法,造成技术上的失误。例如,所使用的施工方法不符合行业标准,如阳台砌体转角未设构造柱(如图1所示);采用不科学、未经实践检验的施工技术;所采用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且没有经过认证,自行购买甚至不报备。
图1 阳台砌体转角
建筑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存在各种系统性问题。由于没有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对于施工中的细节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同时施工人员也存在分工不当的现象,使得工程的完成效率与预期不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造成二次返工。在砌筑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安排养护工作,根据砌体材料的特定情况,养护的时间为14~28d。根据养护要求可以分为多种养护方法,比如有湿度、无湿度以及养护的温度处于室温或高温,不同的养护方法可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避免由于施工进度安排不当,导致工程错过最佳养护时间,或养护方法使用不当,造成砌体质量不达标。
监督人员在验收项目时,检查工作不到位,对明显不合格的施工项目不予以指正,对于施工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不予以指正,对于施工质量问题处理不够深入,给建筑留下安全隐患。
建筑材料都有对应的质量检查标准,要根据具体工程来采购符合工程使用标准的材料。例如,在砌块的选择方面,建筑填充墙采用的砌块要符合同体积下质量较轻和使用强度较高的原则,现在用得较多的有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混凝土砌块进入施工现场后要进行质量检查,一方面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及质量检验报告,另一方面采用取样的方式,对于同品种、同规格、同等级的砌块,按批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随机抽取50块砌块,再从以上合格砌块中随机抽取砌块,制作3组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制作另外3组试件做干体积密度检验。对于施工用的砂浆,购买后也应检查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时预留砂浆砌筑试件,检测同一批砂浆的密实程度。根据施工特点可以预留多个部位的砂浆试件,方便进行多组检测,核实各个结构处砂浆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
技术人员要落实具体的施工管理制度,对各个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对于非主体结构分包工程的项目结果验收进行审查,采用不定时抽查等形式,确定分包工程质量满足施工标准。在施工技术的使用规范方面,应严格把控相关施工工艺,防止施工人员擅自滥用施工技术,确保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针对施工方法,应按照原定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合理选择,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后,要严格履行该施工方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可擅自更改。若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法存在疑问,经核实后对于需要调整的内容要向甲方提交申请。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以次充好的施工项目,必须及时处罚,责令限时整改。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的内容较多,对于施工程序的安排及施工效率都有影响。针对各个工序的施工,都要按规范及进度计划进行。根据要求在填充墙砌筑工作中进行构造柱施工,构造柱一般设立在墙的交接处,配有主筋与箍筋,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构造柱的结构特性,可以安排其与主体砌筑工程协调同步进行,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在二次结构砌筑施工中要注重细节问题,如果存在施工问题,会导致工程进度受阻,使得无法按照进度计划来开展施工作业。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管理,以保障每个环节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来开展[3]。
对于监督人员监管不当的问题,应定时检查监督人员资质,并对其监管部分的内容进行二次抽查,如果有质量不合格问题,宜对其进行处罚。例如,在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完成后,往往第一次检验后无质量问题,而在二次检查后出现较大施工质量问题的,应及时上报,修整返工,并在处理后再次检查。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可以提升建筑整体的结构强度。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不同工序的协调处理,并注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控制,这样才能提升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的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