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润雨
辣椒是居民非常喜欢的其中一种蔬菜,在当前农业的不断发展下,辣椒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高,所以,深入研究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加大推广辣椒栽培技术也是现阶段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种植人员要加大分析探讨,最大程度提高辣椒产量及其质量。
辣椒由于其特殊口感以及较高营养价值受到了居民的一致欢迎。当前大众生活质量日渐增强,对于辣椒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量。所以,借助高产栽培技术还有推广策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保证辣椒产量及质量符合市场要求,种植人员就要研究栽培技术要点并进行宣传推广。
1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1.1 种植环境
通过各种种植实践可得知,辣椒种子最适发芽温度23℃~30℃,若是种植温度不高于1℃,辣椒种子就无法快速发芽。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对于种植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若是温度不合理,就会抑制辣椒生长发育。针对开花结果的初期来说,若是土壤温度太高,就会制约辣椒根系发育,导致出现一系列病害问题。若是土壤温度太低且缺少足够的光照,辣椒实际坐果率就会大大下降。辣椒生长的时候对土壤并没有过多要求,栽培时可以选择沙质土壤。现阶段若是想栽培高质量无公害辣椒,一定要基于当地条件科学选择种植的种类,并做好管理工作。
1.2 选种
辣椒品种诸多,要优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害能力强的辣椒品种,比如朝地椒、线椒等是作为火锅料的最佳选择。选种要筛选出辣度适当、口感好、易于大众接受的品种。在選种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气候条件、降水条件、人们喜爱度等,确保提升辣椒种植产量和质量,从而更好满足人们对辣椒的需求。
1.3 种子消毒以及催芽
借助合理的手段对辣椒种子进行催芽是增加其发芽率还有出苗整齐度的关键环节。①种子消毒。用0.2%高锰酸钾溶液把辣椒种子浸泡10~15分钟,减少病毒活性。用0.15%硫酸铜溶液浸种大约15分钟,能消灭种子里面细菌。②种子催芽。把辣椒洗净后放进55℃左右水里持续浸泡5~10分钟,从而软化种皮。把种子泡在25℃左右的温水里6小时,然后包在浸水纱布里面,放进25℃恒温箱里面催芽,为提高出芽速度,每5小时翻动一次,催芽24小时。③拌种。预防地老虎及立枯丝核菌等各种病虫害,可使用富美尚·萎锈灵悬浮种衣剂400克/升,根据500~700毫升/100千克种子的配比展开拌种,或使用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根据1000~1500毫升/100千克种子的配比实施拌种。
1.4 播种
在辣椒播种环节,需要科学合理地选取种植地块,充分考虑地块的灌溉性、排水性,地势平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要达标,尽量远离工厂、空气清新确保满足辣椒的养分需求。根据土壤肥沃度,按照一定比例施加农家肥,提升土壤肥沃程度,保持土壤养分充足,促进辣椒生长发育。
辣椒适宜的种植时间在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采取轮番耕作的模式,种植人员,要充分掌握栽培规律,严格控制播种的间距,保证辣椒幼苗光照,提升辣椒种植产量。同时,要保证辣椒良好的通风,在夜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避免辣椒遭受损害;在定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双行单株的定植方式,种植人员要控制好定植行宽,最大程度上提升辣椒幼苗的成活率,提高辣椒产量。
1.5 做好苗床管控
通常情况下,冬季来临时苗木比较漫长的生长周期,管控相对困难,无法保证幼苗可以展开移植工作,要事先把温湿度调整到要求内,降低苗床浇水频率,增强土壤整体湿润程度。另外还要把通风时间控制在半小时,提高夜晚保温作用。
1.6 进行定植管理
每年地表温度在16℃左右,可以进行定植管理。辣椒幼苗在定植过程中要使用宽窄行移栽以及双行单株定植有机结合的措施,具体宽行在65厘米,窄行在55厘米,株距在31厘米左右,每亩可栽培3600~4000株,栽植后还要淋清粪水进行定根处理。
1.7 水肥管理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辣椒展开灌溉以及施肥工作,实现辣椒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能从根本上提高辣椒质量。
①使用先进技术及设备。按照辣椒种植区域特点,铺设滴灌等相关灌溉管道,通过水肥一体机来增强水资源还有肥料的使用效果,最大限度满足辣椒各个部位对于水源还有营养的需求量。
②苗期灌溉及施肥。辣椒定植工作完成之后就要第一时间施加腐熟农家肥,为了防止出现烧根问题,必须稀释浓度;缓苗之后接着施加两次稀释后的粪水,加快幼苗根系不断下扎。针对生长情况不良的幼苗,可把尿素以及葡萄糖还有牛奶等根据合理比例复配在一起,具体施肥量控制200~250千克/667平方米。
③花期灌溉以及施肥。通常来说,花期追肥最重要的就是稳,为了防止植株的生长速度太快而导致疯长,要多施加磷肥和钾肥,少施加氮肥,具体施用量控制8~12千克/667平方米即可。
④坐果期灌溉及施肥。通常辣椒第一穗果坐果2~3天时就可展开果期施肥工作,施用氮磷钾含量是15-15-15均衡性肥料时,施用量控制10~15千克/667平方米,每7~10天追肥一次,确保营养物质丰富,提高辣椒质量及其产量。此外,还要按照辣椒生长情况第一时间为其补充钙、镁、锌等各种微量元素,确保施肥均衡,防止发生缺素症。
2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对病虫害展开全面调查
对辣椒各个生长阶段出现病虫害展开诊断,并预测发展情况,是合理防治病虫害的关键。首先,种植户要按时深入田间勘察病虫害情况,早发现早诊治。其次,无法识别的病虫害可送至技术部门,通过解剖镜等各种实验设备实施诊断,禁止任意用药。
2.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建立能够加快辣椒生长还可抑制病虫害蔓延的环境,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方法,具体包括:①第一时间除掉辣椒病叶,以此隔绝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②斜纹夜蛾等一些靶标害虫卵有集中危害特点,借助人工捕捉手段可减少该类害虫整体数量。③提前进行辣椒种植,能避免病虫害暴发期,减少危害程度。④选择抗病虫辣椒种类,从根本上降低靶标害虫的出现。
2.3 物理防治
①借助靶标害虫能进行气味识别的特点,悬挂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来诱捕各种靶标害虫,以此减少交配还有产卵次数。②借助害虫趋光性特点,悬挂特定频率黑光灯来诱捕害虫,比如地老虎等,最大程度减少危害程度。③借助靶标害虫趣味性,可制作糖醋液来诱捕相关害虫,如烟青虫等,除此之外,靶标害虫还有着趋色性,可悬挂黄板来诱捕害虫,如白粉虱等,做好有效防治。
2.4 生物防治
①喷洒阿泰灵、5%香菇多糖水剂、24-表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等相关植物诱抗剂,激活辣椒抵御病原微生物抗体。②喷施10亿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3%苦参碱水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微生物活体农药,有效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2.5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借助化学农药来对其展开防治,农药应用时要重视用药间隔期,第一时间回收农药包装材料,防止破坏环境。
3 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3.1 健全基础设施,建立企业合作社
为辣椒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是提高栽培质量及产量的重点。要基于地方特色做好科学规划,使用先进机械设备,把辣椒种植发展成智能化及规模化,在相关部门扶持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各种技术设施。还要激励企业和辣椒种植户协作,加快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建立起经营产业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给客户带来高质量服务。要做好引导,建立投融资平台,给企业以及辣椒种植户带来合作平台,健全公益性创新制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2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增强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效果,推动农业不断发展,按时组织技术培训。农业服务部门必须使用互联网,建立起互联网+高产技术推广的工作模式,比如借助微信公众号给种植户带来各种各样信息,传授辣椒栽培技术,扩大栽培技术整体影响范围。
3.3 加大完善推广格局
有效推广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完善推广格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来说:推广部门承担任务是新型辣椒栽培手段及品种培育等;政府承担责任是建立健全辣椒高产栽培技术保障体系,尤其是物质资源扶持;种植户承担内容是基于前期栽培技术落实,进一步提高辣椒质量,打造出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品牌。给辣椒高产栽培技术广泛应用带来有利的基础条件。
3.4 建立合理方案
有效的推广方案是确保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能贯彻实施的关键。建立推广方案要考虑以下几方面:①适宜性原则。建立推广方案时要和当地辣椒种植情况及气候等条件有足够匹配度,确保可在当地推广使用。②科技性原则。建立方案时要把现代化技术及设备作前提,加快辣椒种植业平衡有明显推动效果。
3.5 建立示范基地,应用基地+农户种植模式
要最大程度显示示范基地促进效果,改变对辣椒种植思路,带领种植户去示范基地全面参观学习,明确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示范基地相关技术人员带种植户展开新的尝试,体会新型设备以及技术所发挥的优势,技术培训下创新种植户的辣椒栽培模式,树立绿色种植思想,还要为种植户讲解辣椒栽培过程的注意事项,提升种植户對栽培技术的认知水平。加快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增加辣椒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使用范围,加快种植业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进行辣椒栽培种植时,技术就是提高辣椒质量的核心。种植者一定要不断研究栽培技术手段,同时相关部门要给予各方面扶持,进行全方位推广覆盖,通过信息技术还有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种植户重视,推动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