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铁忠
2003年2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考察了秦山核电,并提出了振兴民族核电工业、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发展道路的殷切期望。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核电事业经历了“适度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等发展阶段,现在步入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新阶段。
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核工业、核电战线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核电从业者的持续拼搏,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
第一,我国核电新增在运机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运机组核电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纪录,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二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
第二,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在建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核电技术和核电施工能力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第三,核电已然成为清洁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我国核电机组“走出去”取得了良好口碑。我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K2、K3华龙一号项目顺利投產,早期出口的以秦山核电站作为参考核电站的恰希玛核电站安全绩效得到了持续提升。
第五,我国核电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俄、中美、中加、中法等核能合作均开花结果,中国核电事业成为全球发展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积极实践者,中国核电在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持续提升。
中国核电事业发展在20多年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全面赶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培育了一支致力于振兴核电、为国争光、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干部队伍,实现了高起点、速赶超、可持续的发展。核电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充分表明:
第一,党的坚强领导是核电事业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保证。我国核电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实施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核电发展过程中,党中央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先后提出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核燃料立足于国内”“小批量建设,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发展”“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方针。
第二,集中统一和大力协同的新型举国体制是持续壮大核电事业的制胜法宝。核电事业过去20年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集中统一、大力协同适合我国核电事业国情和客观实际,有力有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我国核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较短时间实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三,自力更生和开放合作的有机结合是核电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路线。我们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了技术封锁,掌握了核心技术。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吸收一切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起步,赢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
第四,绝对安全和可靠有效的质保体系是实现核电事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着眼全过程全寿期安全,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质量保障系统和责任制度,切实贯彻卓越核安全文化十大原则,以核电人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匹配可靠的设备和高水平的程序,有力保证安全和质量,使核安全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纪录。
第五,凝聚具有创新思维的卓越高端人才是实现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我们始终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重大工程牵引,形成了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了以彭士禄、欧阳予、叶奇蓁、何少华、戚宏昶等科学家、卓越管理者、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先进人物,为核电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六,核工业优良文化传统是促进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以及“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使得核电队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向上向善、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第七,融合发展造就了核电事业持续壮大的社会和信任基础。我们高度重视企地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了海盐核电小镇和关联产业发展的范本,积极助力核电“走出去”,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核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将始终牢记“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神圣使命,瞄准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科技创新实现领跑的目标,全面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核能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力推动核电事业积极安全有序发展,为续写中国核工业的新辉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