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云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保留了传统篇目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人们因为这篇课文记住了荒诞的皇帝,记住了诚实的小孩,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也常常会想到“皇帝的新装”。说明这篇童话的生命力所在,面向初中学生解读本文时,一方面要继承传统,一方面要追求课文解读的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传统解读认为本文揭露了皇帝的昏庸及大臣的虚伪。教师应进行创新思考:本文解读的落脚点应当在哪里?
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面对一篇经典课文,确定解读的落脚点就是在确定课文解读的方向与目标,这实际上也是在确定课文的价值。对于《皇帝的新装》而言,成人所能读到的是讽刺,那么初中学生读到的是什么呢?学生的认知与约定俗成的目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距离呢?这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确定文本解读的落脚点对于文本解读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意义认同对于部分语文教师而言可能是陌生的,因为当教师手边有教学参考书、有约定俗成的考查目的时,“拿来主义”可能会让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再度去确定一些经典文本的解读落脚点。其实,无论是从文本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或教师的角度来看,梳理并确定文本解读的落脚点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过程。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安徒生创作这样一篇童话作品显然有其深刻的意义。正如有人说,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很多是借用和改写民间童话故事的内容而形成的,这些童话不仅是民间故事情节的融汇,而且也融入了安徒生自己的思想。那么解读这一篇童话,也必须解读安徒生所融入的思想,这种思想解读应当是确定文本解读落脚点的一个依据。根据考证,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作品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班牙的民间故事。这一民间故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描写国王光着身子在全城人民面前走过,而全城人民没有一个敢于说出真相。与原来故事不同的是,安徒生在创作的时候,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小孩的真话。这不仅让这一童话变得有画龙点睛之效,同时也让故事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充满谎言的成人世界里,需要一个小孩的真话来说出真相。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确定一篇文本的解读落脚点,意味着对一篇课文的多元解读最终必须明确一个方向。《皇帝的新装》毫无疑问是具有讽刺意义的。那么到底是讽刺谁呢?是成人这样一个群体吗?只是成人这样一个群体吗?作者又是怎样讽刺的呢?伴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思考,可以确定的一个结论就是:这篇童话所具有的讽刺意义毋庸置疑,然而在确定讽刺意义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文本中的成人之外,也要关注现实世界中的成人世界。一篇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指向现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车轮所留下的每一个印迹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讽刺其中的某一些现实的目的不在于讽刺本身,而在于寻找到前进的力量。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面向初中阶段进行《皇帝的新装》的解读,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领略到童话的意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某种现实。从童话到现实之间,如何实现学生认知的过渡与转换,同样是确定这篇课文解读落脚点的意义所在。
以上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充分理清了对于一篇经典课文的解读而言,确定落脚点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教师的教学智慧就体现在分析与选择上。只有在分析学生与文本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教学路径,才能确定《皇帝的新装》解读的落脚点。
即便《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是世人公认的经典,但在确定解读落脚点的时候依然面对着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教师教学的目光超越了传统解读与教学参考书的观点之后,就可以发现关于这篇童话解读更加经典的世界。有研究者从童趣和注释两个方面比较《皇帝的新装》的三个译本,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那就是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只有做到选词恰当,富有“童趣”并对跨文化的生僻词汇进行注释,才能使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孩子们的青睐。这显然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而除了证明要素之外,笔者在上文分析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童趣,二是现实。前者是童话应有的特征,后者是作品解读必须坚持的方向,而这两者之间又不是直接衔接的,实际上很多时候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当解读童话作品只关注童趣时,那么《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无疑是充满着童趣的。无论是其中角色的描写,还是一些场景细节的描写,都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到无限的趣味。而事实上教学这篇童话作品时学生也确实会在课文阅读中获得一阵阵的笑声。这就是童话的童趣所在,是学生阅读童话时直接形成的感觉。但是只追求这种直观的感受显然并不是童话解读的落脚点,因为说得直白一点,学生这种直观的感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并不能体现教学的价值。那上面所提到的讽刺功能如何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逐步浮现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功力与技巧了。
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时,不妨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安徒生作为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创作《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能给我们留下的除了笑声之外,还应当有什么?
事实上这一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超越直接感知的层面,让学生的思维转向挖掘课文深层次的思想。这里仅从学生产生的问题来看文本解读落脚点确定的意义。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想法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皇帝与大臣,这一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显然带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那为什么作品又能够如此经久不衰、富有生命力呢?还是因为其通过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现实生活当中的百态……”应当说,学生有这样的认识,足以说明学生从直接感知转向了对社会形态的思考,应该说这一文本解读落脚点是科学的。
解读一篇课文时所需关注的因素除了作品本身,除了传统的解读观点,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理解。
强调对学生理解的关注,意味着不能将已有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应当关注学生在解读课文过程中形成的体验感,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维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一步步从已有的直观认知走向教学预设的目标。比如上面所分析的从学生的童趣认知走向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宜过急过快,教师只能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去进行引导。
像《皇帝的新装》这样的经典课文,解读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对文中角色的认识,对文本主旨的感悟。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的解读阶段可能会获得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每一步认识都有其价值,尊重学生在课文解读过程中的阶段性认识,同样是确定文本解读落脚点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