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冯育凤从学校毕业,来到万盛区万东镇民建小学教数学。学校建在山上,她每天需要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抵达。由于师资不足,在只有4位老师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教学任务都很重。回顾这段经历,虽然条件艰苦,冯育凤却表示自己乐在其中,她说:“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坚定了身为老师的责任,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些山里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冯育凤在民建小学待了4年。4年间,她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用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与孩子们保持亲密的关系。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依然有当年的学生和她保持联系,时不时向她汇报自己的近况。
从民建小学离开后,冯育凤先后在万东镇建设明德小学、新华小学任教,并逐步成长为学校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这一路,她一直承担着学科教学工作。
“不求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求问心无愧”,这是冯育凤对自己的期望。在她过往所教的学生中,有个男孩的数学成绩很差,考试从来都不及格。为了帮助他,冯育凤费了不少心思,也找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与之结对。毕业考试时,男孩的数学考出了一百零几分的成绩,虽然不是班上最高的分数,但已足够让冯育凤欣慰。“对我而言,他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但是对他的家庭而言,就是全部的希望。身为老师,当然要给予帮助。”说这话时,冯育凤眼神认真而坚定。
2014年9月,冯育凤开始担任新华小学德育主任,接触的家庭多了,她更加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为此,她一方面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除了组建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家校开放日等活动,利用各种机会给家长们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全校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从2017年开始,她还坚持利用暑假走进各个社区,给社区家长们带来家庭教育讲座。2022年9月,冯育凤走进万盛经开区融媒体“幸福万盛”直播间,给全区家长做了《拒绝“开学焦虑”——正确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的家庭教育直播课,受到家长们的积极反馈和肯定。
某年,冯育凤认识了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妈妈凡事都偏袒弟弟,导致女孩在家里很难感受到关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伴有自残行为。了解到情况后,冯育凤便常常找女孩聊天,对她嘘寒问暖。还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女孩家里走访,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家长的思想有所转变,对女孩的关心多了起来。后来,女孩的自残行为渐渐减少,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顺利升入了初中。
“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在于,一个学生的背后便是一个家庭。我们不仅需要走进孩子,也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而家庭的情况是复杂而多样的。”冯育凤坦言,“但是,越是困难重重,便越值得坚持,我不想放棄任何一个孩子。”对于未来,她表示,教育是一条漫漫长路,而她将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脚踏实地、努力前行,力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