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美)莎拉劳伦斯学院)
在MBTI 16型人格的分类法中,关于内向型I人和外向型E人的差异,一直是各大平台中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
纯粹的快乐
来美国读高二之前,我时常穿梭在内向者与外向者的两重世界。
在美申请大学本科往往要提前一年准备。因此读高二时,我们就必须参与标准化考试,还要准备各种文书材料,如Essay(学术论文)、中学指导老师的推荐信等。白天,我忙着筹划自己的电影作业,与同学商讨电影后期的特效与剪辑风格,心中那个理性思辨的I型人格总觉得电影制作中繁杂的事务侵占了我独立、客观的思考空间。晚上,当我沉浸在中西方古代哲学的学习中,那个古灵精怪的E型人格又会跳出来“指责”我,沉醉在冗长的文本和数据分析研究中,会阻隔自己与世界热情而亲密的交流。
为了尝试将自己的I型人格和E型人格进行最优组合,实现跨学科梦想,也为了给申请大学的招生官留个好印象,在完成Essay写作时,我将自己对电影、社交媒体与心理学哲学的爱好编织在一起,进行新的课题研究。
才刚刚开始,这个致力于宏观,需要运用交叉学科方法的课题就让我晕头转向。所幸,我遇到了一位严谨多元,拥有社会学、哲学双背景的指导老师。他为我理清了研究的思路,让我发现做社科研究的选题要脑洞大开,收集资料要谨慎求证,写作则要随机应变。就在我苦苦寻找研究灵感之时,一次拍摄纪录片的经历意外帮到了我。
社会与人情的联结
完成Essay写作的空闲期,我在上海石库门采访了一位学姐,她是一名德国文学硕士与心理学爱好者。当我走进她家后,我发现这间看似平平无奇的老房子,竟别有洞天。天然湿润清凉的屋里,飘荡着若有若无的泼墨香,温尼科特的书柜和童趣的皮卡丘沙发映入我的眼帘。当天的访谈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她对于上海人观念的宏观讨论,而是她所讲述的邻居大叔与她的宠物柴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某天深夜,那只可爱的小柴犬悄悄钻出了家门,叼走邻居大爷的三只生煎包后“肇事逃逸”了。第二天发现柴犬走失后的姑娘十分焦急,好在有房东,热心爷叔、阿姨的帮助,他们寻回了小柴犬。当场捉拿了这只“肇事犬”的大爷,非但没责怪,反而多喂了它几只包子。这次“叼包事件”,使得大爷和姑娘成了好朋友,从此,小柴犬变成了大爷生煎包店中的常客。
在与受访者一起从餐厅走回家的路上,我俩的话题从面条的浇头用雪菜肉丝,还是清炒虾仁更好吃,无缝切换到了社科研究的意义上来。我不禁谈起了令自己备受困扰的课题写作。
“你觉得一位研究者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呢?”作为科研路上的“过来人”,她首先发问。
“持之以恒,可以深挖理论细节,逻辑清晰,同时又有创见和想象力。”我想了想,带着疑问回答道,“应该就这些了吧?”
她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你注重‘研究,却忽略了社会科学,首先是人的科学。它不能抽离于我们当今的社会与人情的联结。”
对呀,在此之前,我可从未把自己当作一位社科研究者,直到那天,我恍然发现,社科研究从不是完全的宏观抽离,纯然的理论角度只会让研究者脱离她所关切的社会,而陷入无意义的迷茫。社会科学的关键便是“问好具体的对象问题,提炼深层的人类处境”的一门学问。质性研究的魅力并不在一篇篇宏观的雄辩之间,而是隐藏于一帧帧充盈着人性的叙事间。
“观察人类”
为了融入质性的社会学研究模式,我将6000字宏观的理论分析缩减到2500字,并改动了自己之前侧重文本分析的理论方法,投入到“观察人类”中。比起关注信息茧房中共情差错的共性,我转而注重点赞这一现象对用户动機行为的实际影响。于是,我将讨论范围缩小到了点赞标识的设计,并融入了更多的实践方法,包括自述记录与小型的田野调查。
我意识到,我的研究对象就藏匿在芸芸众生之中,我需要在E型与I型人之间来回切换。调研时,我努力挖掘E型人格中对人热情,富有亲和力,总能站在受访者的角度进行访谈并与之共情的特质。理论分析中,我坚持I型人格的冷静、抽离,以及持之以恒的严谨态度。
我采访了10个背景各异的朋友——KOL出身,韩国留学的C姑娘,爱好军事政治学的学弟虽然从宏观缩小到微观视角令当时的我略感不适,但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确实有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调查结果也佐证了“点赞”功能的偏颇性——多数采访对象表示他们基本只为他们同意的观点买单,而点赞的标识加重了这种偏见。
在对学弟和另一位朋友点赞行为的观察中,这种强烈的偏见和愤怒的情绪更是随时可见。当他们浏览自己喜欢的话题时,点赞行为多数还基于理性思考和分析质量。而当浏览自己厌恶的话题时,点赞就变成了一种无声的泄愤。我一位朋友甚至为同一“超话”下犀利到有些野蛮的吐槽连着点了13个赞。这次写作终于使我内心的E型人格和I型人格达到了第一次和解:以受访人真情实感为地基,筑思辨关怀之高楼。
“社牛”研究者
当然,这篇Essay写作仅仅是我作为一名“社牛”研究者的开始。在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后,我终于可以专注地将研究项目融入自己的课程内容当中,而不用为了升学的目的多加思虑。
在生物课上,教授一篇篇耐心细致的文章领读,让我懂得用批判发展的眼光去验证文章的合理性,从文章方法和数据质量而非结论入手阅读。在人文课上,教授环环相扣的写作方法与有条不紊的课题规划更让我懂得了如何安排自己的科研日程,而非完全依赖自己的灵感孤军奋战。最重要的是,这两位老师都肯定激励了我对社会科学,尤其是对人性与社会架构的兴趣,并允许我将社科研究的思考和方法融入不同学科的实践当中。
当然,我最爱的课程莫过于心理学。在教授的指导下,我将大胆提问,严谨规划的习惯融入我最新的研究中。运用艺术治疗方法分析了6名刚认识的新同学的画作,并首次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通过将艺术治疗中的鸟巢潜意识分析和目前最权威的依恋模式测试相结合,我创建了自己的一套问题和潜意识图像绘画标准并加以实践分析,得出了初步的人群依恋特点。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社科研究者的信念:在细致入微的洞察分析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