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林静静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国内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城市的快速扩张对原有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及文化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修补理论,以此指导城市转型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建设中历史文脉的重要延续,是城市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的重要溯源,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原真性与场所精神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城市修补理论为线索,以南通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寺街为对象,探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内容和保护方向。以城市修补理论为指导,从规划、地域、设施、文化四个方向探究街区更新保护策略,以南通寺街为例,探索城市修补理论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过程中的可行性运用策略,为突破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修补;文化街区;更新保护;南通寺街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4
1 城市修补理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
1.1 城市修补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20世纪中期,西欧各国为促进经济复兴,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基建运动,以此推动城市的更新。由于前期规划过于理想化,在推进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物质化、规模化、破坏化等问题,大量的资金投入与规模化的拆建改造未能达到预期的城市更新效果。城市更新运动虽然推动了西欧各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崛起,但也产生了城市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原有社区衰落等诸多新的社会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城市更新运动失败的经验基础上,英国在《英国大都市计划》中首次提出“城市复兴”概念,旨在持续渐进地对城市环境及结构进行整体性、可持续性、综合性改进,以此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激发城市内在活力,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望。1978年,柯林·罗在《拼贴城市》中提出,历史人文的综合“拼贴”是促进城市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小规模改造更能保护城市的原有人文风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综合考量人性化、舒适性及人文特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而进行合理的城市
规划。
城市更新与改造是城市化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1979年,吴良镛对北京旧城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调研,在结合西方城市更新的实践成果及综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机更新”这一概念,旨在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改造建设与继承发展相协调的问题,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1990年以来,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旧城区衰败、城区居住环境差等问题,我国开始了规模化的城市更新。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修补理论,旨在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留存的历史欠账问题,进行小规模、常态化、循序性的更新恢复,用渐进更新与循序织补的方式提升城市活力。
1.2 城市修补理论指导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近年来,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的过度拆除和重建现象主要体现在采取整体复建的方式对原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大规模替换改造。以拆旧建新的方式重现历史文化街区“新”貌[1]。拆建式的更新保护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历史文化街区的文脉积淀,拆真建假的复兴方式也使得街区原有建筑遭到不可逆的损毁。
在城市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逐步将重心由城市扩张发展转向内涵提升,城市修补理论的提出有助于增强我国城市建设效能,提升城市建设环境质量,指明城市更新建设方向。城市修补理论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策略中体现了其前瞻性的指导价值,该理论以小规模干预、针灸式切入、渐进式修补为核心,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原始文脉的基础上,优化街区基础配置,激活街区功能,摒弃传统大拆大建的街区更新保护方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将城市修补理论引入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实践中,从街区的硬件更新、文脉恢复、面貌修复及路网疏通等方面入手,用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对街区物质空间与人文生态进行日常化的更新修复,以小规模干预为主,破除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乱象[3]。将城市修补理论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实践中,有利于将关注重点从重视街区外观形象转变为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的可持续性。
2 南通寺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状
2.1 南通寺街的历史文化价值
寺街位于南通市的老城中心崇川区,现已形成以南大街为中心的繁华商街。寺街内现留存着多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相关场所遗迹,以街巷纵横交织,寺街、柳家巷、侯家巷等知名度较高。街區内部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群构成了该片区的独特风貌,是南通城市发展中留存较为完整的老城街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寺街原名“天宁寺街”,据记载,天宁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四年(863年),若以“先有天宁寺,后有通州城”之说为依据,寺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南通最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寺街是孕育南通教育的摇篮,宋代的紫薇书院、清代的紫琅书院、民国的国内第一所本科制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市第一所贫民小学、第一所中学都在这里诞生,是南通文化教育福地的典范[4]。民国前后,寺街曾作为商街盛极一时,各类商铺沿街而立,故有石板铺就之说。后因街巷挖井破坏了龙头,寺街商铺至此没落,现只存一些日杂店之类的零星散铺,但每逢年节,天宁寺香客增多,街巷两边摆满摊铺,很多香客、游客聚集于此,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寺街的节日。
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南通古城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历史地段,留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院落,其中不乏官员商贾、文人进士的故居。革命年代,这里也走出了多位革命先烈和历史文化名人[5],如钱素凡、史白等都曾居于此。
2.2 南通寺街现状
寺街建筑群保存情况良好,街区内部留存着原有风貌,但随着街区内的搬迁与后期自发性的搭建改造,大多数院落存在临时搭建的新用房,与原始建筑有较强的反差感。老街建筑格局面貌保存较为完整,但大部分院落随着居民搬迁、疏于管理,逐渐荒废,人文脉络弱化较为明显。
寺街的民居院落布局较为规整,体量大小适中,部分院落有损毁现象。民居以白墙黑瓦、砖木混合结构的明清建筑居多,建筑外观以朴素简略为主要特征;房屋内部以传统的抬梁式结构为主要特色,结构精巧。院内道路多以青石板铺垫,连接全院脉络。从外部看,朴实简略是寺街民居建筑群的主要特征;步入院内,独具特色的院内造景及曲径通幽的院落布局,则展现了南通人民外敛内显的文化特征。
现今的寺街居住区依然有着居住生活的功能,留居于此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留存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以及街巷内独特的群居生活特色是老南通的文脉,也是寺街作为城市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黄金名片”。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街区内部空间及设施的更新滞后较为明显,空间功能的不完善对街区原住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存在很大制约。2009年初,南通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寺街历史文化建筑保存状况良好,后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录。
3 城市修补理论下的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策略
3.1 规划先行:构建街区历史风貌
齐康在《建筑课》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物组成的地段和公共绿地等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由这些几何形态组成的不同密度、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材料的建筑形成的质地所产生的城市视觉特征为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城市传承发展的符号,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应与街区历史风貌和肌理相协调。
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11.61公顷,是典型的明清建筑群。街区规划应以传承历史、改善环境、提升功能为目标,以其现状为切入点,借鉴城市修补理论,从构建整体性的外部修复框架以及兼顾内部功能织补修复两个方面出发,重焕街区风貌。寺街始建于唐,受当时的礼制影响,呈网格状井田式布局,并延续至今。建筑以民居居多,还有部分宗教建筑,是南通现存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街区。江苏省政府在1995年下发的《关于公布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通知》中提出,“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严禁乱占、乱拆、乱挖、乱建,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整体风貌和历史特色。”基于此,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应以小微织补为着力点,保持街区原有风貌。在寺街的保护更新中,应以传统街巷布局及建筑群的原有风貌保护为着力点,以织补的方式修复寺街历史文化遗迹,保存街区明清建筑群的原真性特征,规划更新着眼于街区原有布局方式及街巷路网特色,从深度实地调研出发,设计人性化、和谐化、本土化的寺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方案,使街区修复达到文脉修补的原真性特征。
3.2 因地制宜:打通空间脉络格局
寺街主街道宽3到4米,街区巷道以寺街为中心呈网格状分布,巷道宽度约2米,民居院落依巷而布,聚集感较强。街巷外观同类性较强,且街巷较多,外人很难通过街巷特征进行区分,所以在寺街设置因地制宜的导视系统是街区更新的重点之一。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巷道转角多,在街巷转角处增设街区导视牌有利于解决街巷混淆问题,打通寺街的系统导视脉络。在街巷道路方面,由于街巷道路较为狭窄,车辆难以实现对流通行,因此,寺街的街区内部分流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寺街街巷互通、巷道多的特征,以街巷划分主要通道的非机动车交通上下行线,构建循环式内部交通系统,有效减少车辆对行情况,打通街巷通行脉络。在街区空间方面,拆除违规搭建,还原街区原有风貌特征,在主要街巷节点处适当扩大公共区域,为人群聚集提供便利,促进邻里交往,鼓励居民参与街区更新保护,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氛围,打通交往脉络。在店铺运营方面,统一铺面外观,打造铺面特征,实现铺面与民居的外观差异化,凸显铺面在街区内的商业特征。
3.3 以人为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寺街沉淀着南通城的深厚底蕴,但在城市发展中,寺街很快被林立的高楼覆盖,形成中心阴影区。现今,街区内原住民基本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但街区基础设施的更新滞后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提升街区居民幸福指数,完善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街区更新修复的着力点之一。
加强街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街区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是留住原有居民、保存街区人文特征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在便民设施的更新建设上,应注意其常驻人口为老年人的群体性特征,依据老年人的聚集交往性活动倾向,在街区公共活动场域设置公共桌椅及半开敞式空间,为街区老年人聚集交往创造条件,关爱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在公共卫生方面,目前寺街的公共垃圾回收大多集中在街巷转弯处。通过走访观察,大部分垃圾箱存在堆放外溢、气味外散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垃圾回收点较少,且回收点以传统水泥回收池及大型公共垃圾箱为主,缺少分类和遮挡;二是公共垃圾回收点设置较远,居民不愿将垃圾投放至指定回收点,杂乱堆放问题直接影响了寺街整体区域环境。因此,应在街区内投放多个小型分类垃圾桶,引入兑换式垃圾回收箱,以兑换激励方式促使居民养成自主分类、定点投放的好习惯,有利于恢复街区的良好环境。在街巷照明方面,寺街部分街巷以彩灯照明为主,沿街巷统一布置具有传统氛围的灯笼挂饰,大部分街道的夜间照明设施以电线杆处安置的点光源为主,照明范围小。优化沿街特色的统一照明设备不仅能够解决寺街街巷的照明问题,还能够宣传街区文化,树立街区形象。
3.4 人文复兴:再现街区精神文化
南通有教育之都的美誉,寺街的民居建筑群构造也彰显着南通人民外敛内显的品格特质[6]。传统历史街区的人文复兴有助于吸引外来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在游览传统历史街区的同时感受老南通的街巷氛围。再现街区文化活力主要可从游传统街巷、听名人故事、观天宁古寺、览文人故里四个方面入手,将文旅体验与居民日常相融合,有效传承寺街历史文脉。
街区生活情境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因此,原始的居民生活状态和街区氛围是在街区更新保护中应当重视的方面。游传统街巷,街区居民原有生活面貌是体现寺街历史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之一,游客可以在寺街的传统街巷中感受到纯粹的烟火气,体会老南通的生活节奏。听名人故事,街区自发展以来先后走出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及革命先烈,他们的故事流传于寺街古巷之中,街巷中的老人们也多会向外人传颂他们的事迹。因此,在街巷中开设街巷小馆,不仅能够为老人们提供休闲聚集场所,还能吸引游客融入当地生活,对寺街人文底蕴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观天宁古寺,天宁古寺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着千年文明,吸引了无数香客来此参观祈福,是寺街宝贵的文化遗产。览文人故里,街区先后走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代经史大家胡长龄、国学家范曾,以及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等四十多位名人[7],寺街内部留存大量的名人故居遗址,是寻忆寺街往昔峥嵘的重要场所性空间,具有一定的文化性特征,是寺街人文精神的底蘊。还原名人生活情境,吸引游客感受名人精神是街区院落精神文化营造的重要方向之一。
4 结语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内涵,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传统历史街区文化特质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寺街是南通城市发展的缩影,具有南通民居的典型特征,保护寺街传统建筑、传承寺街独特人文风貌,是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城市修补理论为指导,用织补的方式介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以南通寺街为例,提出一系列更新保护策略,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兵,胡敏,王军.端正发展指导思想突破名城保护困境:从古城“拆旧建新”现象说起[J].中国名城,2016(2):4-10.
[2] 王文卉,袁丽萍.“城市修补”理念下历史街区更新活化策略探讨: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2039-2049.
[3] 李晓晖,黄海雄,范嗣斌,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J].规划师,2017(3):11-18.
[4] 贾涛根.走进寺街[J].江苏地方志,2013(5):9-16.
[5] 施宁.寺街—通州古城的缩影[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1.
[6] 徐永战,陈伯超.南通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J].华中建筑,2009,27(3):181-185.
[7] 姜妍,徐永战,陆磊.历史街区开放空间形态的再生研究:以南通寺街—西南营街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2):1-7.
作者简介:朱珠(1998—),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林静静(1982—),女,江苏南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空间艺术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