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行 杨卫华
摘要:当今,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热点话题。实现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化设计是设计师们展示能力的绝好机会,但是部分设计师为了聚焦城市的繁荣兴盛、表达个性十足的设计审美等,某些设计逐渐成了为了设计而设计。比如,运河沿线地区建筑拆旧仿旧,全无古意,这样的运河文化遗产设计脆弱且无力,失去了其如运河般源远流长的生命力。近年来,常州对运河文化遗产的活化设计就像抽木条游戏一般,抽掉原本坚实的根基,却往顶部增加负重,某种平衡一步步被打破,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岌岌可危。因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设计师应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同时,设计应该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同时适度设计。文章对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进行研究。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适度的前提下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设计,让它们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适度设计;常州;运河文化;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78.4;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3
1 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与“非”
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周边城市文化遗产丰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是也存在文化遗产的利用质量不高、生态问题亟须解决、宣传力度不到位等突出问题。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指出,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江南地区素有“水乡泽国”之名,也是大运河的起点。大运河常州城区段,由连江桥而起,止于东方大桥,全长接近23千米,是世界遗产大运河27段河道之一。2013年常州市政府印发了《常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由此可见,常州市政府很早就开始重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但也由于政府对文化遗产传承与更新活用力度过大,因此容易出现过度设计。
1.1 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过度作为”
20世纪的常州可以见到小桥流水的南方景色,但随着政府大手一挥,拆建并行,这些景色也“付之一炬”。拆时居民无计可施,建时有识者扼腕叹息,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像静静流淌的运河一样无力。
“运河慢村”安基村地处常州市钟楼区,坐落于运河河畔。当地有一座庙,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名为安基,村庄也因此得名。村中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龄达300年之久,侧面佐证了村庄的历史悠久。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安基村自然成为运河文化遗产活化的先锋军。但适度设计理念的不成熟,使得当地建筑更新力度过大。花市灯如昼,运河水潺潺,游人密如织,这是当地规划的发展愿景。然而过度设计之后,灯光污染、建筑风格杂乱。
1.2 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作为”
运河旁的小村庄魏村地处长江之滨、德胜河口,村庄由来上溯宋朝。时间飞逝,城市更新,这个偏僻的老村庄被人们渐渐遗忘。也正是由于这种遗忘,因此老建筑虽然看不到当年的繁华场景,但是建筑深巷原貌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留存了老村庄原有的人文脉络。魏村有条老街,街道与村庄依运河而建,花岗岩铺满整条街道。每在村庄看到一处老建筑,都会发现令人惊叹的历史街萃。
老村庄从宋代延续到当今,是笔者在常州新北区域内见到的建筑受人为干扰程度最小、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村庄街道上的建筑多为晚清至民国时期建造,少有更古老的建筑,建筑形式多为“上宅下铺”和“前店后坊”。村庄建筑结构多以两层楼房和单层平房为主,大门是一种装饰性的半矮门,询问当地老人得知这是当时常州的建筑特色,极富江南小镇的古典韵味。目前,魏村还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落,但是依照现有状况,政府如果不作为或者仿照青果巷翻新手法,村庄就难免沦为商业的附庸。
2 适度设计与过度设计
2.1 适度设计与过度设计的定义
解释适度设计时要先清楚认识“度”。华夏文明上下5000年,对“度”的解释不胜枚举。《汉书·律历志(上)》[1]:“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其意思是丈量某些物体在空间中的长宽。度也有抽象意义上的概念,《论语》中提及“中庸之道”,这种理念与本文所倡导的适度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适度设计以“适”字为中心。“适”,有切合、复合之意。适度设计相对于过度设计而言,是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内,用合适的材料来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同时不会铺张浪费或影响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适度设计是一种整体性的设计,而不是就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设计,不会顾此失彼。适度设计是现在设计的大趋势,如今人们提倡的“微改造设计理论”[2]“针灸改造城市理论”[3]等或多或少和适度设计有所联系。
与“中庸之道”相反的便是过度设计。《吕氏春秋·博志》[4]:“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简单来说,其意思就是物极必反。一件事情做得过火反而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先人的辩证思想,如果想要项目取得最大效益,就不要過分投入,重点在于掌握效率曲线的制高点。“过犹不及”也是一个类似的成语,意思是如果一件事情做得比较过分,就不如最初没有做的状态,因为这样不会造成某些方面的浪费。例如,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繁杂、高价的材料,使之造价过于高昂;或者设计师为了提高声望,故意采用不合适的手法吸引大众注意,博得大众眼球,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
2.2 适度设计现有研究的思考
部分学者把适度设计作为一种标榜来反对过度设计或者快设计。如任志芳在《生态构筑在于“慢”设计——多维度重新审视设计的生态文化内涵》[5]一文中提出过度设计是发展中国家设计的一种过渡现象,设计还是应该朝着适度设计和慢设计方向发展。笔者十分赞同这种观点,由于我国设计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必然经历各种阶段,逐渐进步。同时,部分学者认为适度设计应该作为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李贤在《城市名人文化景区的“过度设计与适度设计”探究》[6]一文中提出应该以“适度”为标准来审视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从项目的实际出发。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适度设计是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素养。如帅湘在《适度设计》[7]一文中指出,适度设计是设计师责任、能力、素养的体现。
基于古代先贤的各种理论及现代学者的研究,可知适度设计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有足够的支撑。
3 适度设计——活化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受西方文化影响,各种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如何设计及设计到何种程度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中国的土地似乎成了诸多设计大师的试验地,各式各样的风格、各种各样的流派涌现在华夏大地上。在世界范围内,设计永远在不断循环往复,由表现人本身到向往神、表现神,再到强调人、表现人;由功能到装饰,再到功能。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欧美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都是设计回环的实证。
3.1 常州段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
运河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并不是简单廉价的设计,是综合考虑遗产活化保护、资金投入与社会效益的系统性设计。活化过程中的适度设计有利于让参观人员更容易接受设计者所传达的理念,在运河文化环境中刺激参观人员的感受神经,引起游客与空间文化的共鸣。例如,常州青果巷的建筑是典型的物质性运河文化遗产。经过实际调研可知,原有的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被拆除,少有的几栋也被围栏挡住,至今未见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有的建筑仿造原有建筑特色,经过20世纪90年代拆除之后再次拆除新建。2021年12月17日,笔者再次前去调研,部分深巷还在施工,围挡幕布上“明砖清瓦”几个大字令人寒心。所以,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设计一定要适度,过度设计、设计力度不足乃至不作为都不能引起游客共鸣,甚至还会让游客心生违和感。
物质性运河文化遗产适度设计可以协调“人”与“物”之间的平衡,达到最佳保护、活化的目的。不以适度性为原则的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极易走偏,变成过度设计,每一次建筑动工、每一片瓦片落地、每一块砖块开裂都将导致文化的消亡。过度设计不仅是对游客、居民、环境的不负责,更是对常州历史人文、文化脉络的不负责。
3.2 常州段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
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时的“适度性”不能仅局限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设计,倡导在活化设计中将过度物质性的设计转向非物质性的设计。
非物质性的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归根结底应以展示设计为主线,以常州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辅助,结合高新数字技术,使遗产活化设计更加完善,更适应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性的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了解游客想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与文化传承方向,于无形中使人们树立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调研发现,常州本地人对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了解不深。因此,常州市政府应加大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而不是单方面地自建,陷入参与人员熟悉、普通民众不知的困境中。就青果巷来说,拆除改建反反复复之后才有了现在的状态,但是知者甚少,人力、财力的投入没有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投入及更低的社会效益。常州亟须走出这种循环往复的困境。
3.3 活化常州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适度设计思辨
运河文化遗产的活化设计与保护在本质上不同于现代或者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与公共艺术设计。从建筑设计来说,考察环境、了解文化、设计草案、建筑施工等一系列操作并不会对项目所在地的文化产生根本性的负面影响,但是运河文化遗产不同,其非常脆弱、无力。现在常州对运河文化遗产的活化设计就像抽木条游戏一般,抽掉原本坚实的根基,却往顶部增加负重,一步步打破平衡,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所以笔者认为,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最科学的原则就是适度设计,不是往上增加负重,而是从底部开始,一点点打牢根基,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高的上限以供探索。
4 结语
如今,很多运河文化遗产活化设计和民众生活没有交集,很难产生共鸣,只是设计样式的强力复制,虽然场地内设计感十足,但是已经看不出场地的原貌,这是一种不尊重原址人文风貌的设计泛滥。随着一代代人逐渐老去,以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便被深深地埋在地下,不会再有人记得。虽然社会发展的某些阶段难以跨越,但是可以尽自身所能度过某个阶段,而不是一直被囿于其中。希望当代设计师能真切关注人的需求,创造出反映人们的真实所感所想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丘光明.度量衡的经典著作《汉书·律历志》[J].品牌与标准化,2020(1):62-65.
[2] 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4):29-34.
[3] 郑鑫,徐秋霞,洪世铭.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骑楼街歷史文化街区传统业态保护探索:以石狮八卦街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21:10.
[4] 俞林波.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简史[J].天中学刊,2021,36(4):135-140.
[5] 任志芳.生态构筑在于“慢”设计:多维度重新审视设计的生态文化内涵[J].设计,2017(3):72-73.
[6] 李贤.当代城市名人文化景区的“野趣”设计思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2(9):408-409.
[7] 帅湘.适度设计[J].中外建筑,2020(1):1.
作者简介:周知行(1996—),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杨卫华(197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美术史、设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