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千 徐文生
摘要:文章通过探究书画同理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和意义,以及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和书法作品,系统阐述书画同源的内涵。书法和绘画在形式上相互借鉴、融合和启发,在道德修养、人格风范、心性境界、政教教化、思想道德、审美情趣等方面相互印证和生发,在变体、变革、变通、多元化、开放化、现代化等方面相互启发和创新。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还体现在书法中有线条的美,具有审美同趣的共性及表达的意境相同。书画同理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表达。它通过中国画与书法融合诗词的韵律、绘画的形态、意象的表现等,逐渐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画与书法都使用毛笔工具,都是以线条为表现语言、以写意为目标、以神韵为境界的艺术形式。中国画与书法之间是互动的,都是以笔墨为核心、以结构为基础、以气韵为灵魂、以线条为手段的艺术表现。中国画与书法之间在审美上都是以意境为目标、以情感为载体、以形象为媒介、以创新为动力。书画同理的理论研究旨在为中国山水画研究提供一条解读、欣赏和创作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画;书法;书画同理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03
“书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二年》中:“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意思是说董狐是古代优秀的史官,他记录历史秉笔直书,并不隐讳。赵盾也是古代优秀的官员,只是因为当时的法度而蒙受恶名[1]。从翻译内容可窥见此时的“书法”并不是现在特指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书法作品。这时候的“书”指的是古代的史官修史,“法”指的是对材料的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2]。后来“书法”一词逐渐指代文字书写的艺术,而不仅仅是史官修史的方法。这是因为随着文字的演变和书写工具的改进,人们开始注重文字的形式美感和个性表达,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书法风格和流派。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还是艺术的创造。书法作品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气质风格、文化修养等。
1 中国画与书法技法同源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技巧,中国画除了具备一般绘画艺术技巧的表达方式以外,在表现手法的艺术技巧方面还有一些独特的规律。从古至今,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就是以“线”为主,画家通过对线条的掌握来塑造绘画形象,线条在中国画技法上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线”至关重要,是书法构成的前提和基础。宋代书法家苏轼谈及线的作用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书。”可以看出线条在书法中的重要性。很多人在欣赏书法艺术时,会根据线条的节奏、质感、变化、形态评价其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和书法作品创作的主要工具材料相同,皆为笔墨纸砚,所以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书法,在点、线、面的结构形式上,都要通过纸笔作为媒介载体实现,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也可被看作是二者的同源之处[3]。书和画在历代发展中都有过融合,在技法上,二者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对线条的使用,书法和绘画使用的工具都是毛笔,绘画中常见的线条都是用毛笔勾勒而成的,因此线条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书法和绘画的灵魂。宣纸作为书法和绘画的共同载体,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在宣纸上用毛笔书写、绘画的线条才能达到中国传统式的艺术表现。
在岁月悠长的历史衍变中,中国画一直尊崇以线为主的传统,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画家们的重视,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增强了线条的独立表现能力。南齐时期的人物画家、理论家谢赫曾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谈及品评人物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理论,把“骨法用笔”视为重要的品评人物画的标准之一。
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认为古时候文字和图画并没有分化,由于当时的绘画家不能将自己看到的事物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在此契机下独立的绘画开始萌芽产生。早在晋代,王廙就说过“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此时已经隐约可以看到书画相通的迹象。而画史上,正式提出“书画同源”主张的却是唐代的张彦远。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所谓的“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4]。张彦远对书画的相同之处进行了分析评论,首先是指出书画起源的一致性,试图从书画的原始形态上论证书画同源的道理,比如人们熟知的仓颉,初创文字时仓颉就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创造文字。在当时,书和画是一体的,二者都是自然界的物象。中国汉字其实就是象形文字,最早的字是最早的画,最早的画也是最早的字,所以人们常说“书画同源”。张彦远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强调了用笔与立意之间的关系,立意需要先造型,而造型要归根于用笔,由此可见线条的重要性。古人说的“故工画者多善书”指的就是书画的共同之处,书法与绘画是在相互借鉴中发展起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习绘画者先练习书法。
宋代苏轼对唐代王维的诗画风格进行了一番经典的评论,他认为王摩诘的作品诗情画意互为表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元代赵孟頫明确提倡“书画本来同”,同时为提出书画等同的理论做出验证,其在《秀石疏林图》中自题诗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明确了“书画同源”说。元王蒙晚年时也曾发出“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的感慨。清郑板桥更有“画之关纽透之于书,书之关纽透之于画”的论述,其從理论上对书法绘画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更是在实践中验证,尤其是在画竹时,将书法的元素运用到绘画当中,书法运笔过程中的浓淡枯湿、转折断续、提按顿挫等,都直接运用在画竹中,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两种艺术语言所表达的艺术灵魂是相通的[5]。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在用笔上,绘画向书法看齐,注重线条的表现能力,更加强调以书法入画。以上种种大家理论皆可说明书法当中的线条表现力对绘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中国画与书法审美同趣
中国画与书法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千年的改革创新,历经沉淀,最终以其最美好的面貌站上绘画舞台,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历经诸侯争霸、王权更替,融合了不同朝代、社会等的审美风格,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色。书法艺术由于在传承中受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风格的影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如人们熟知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观看晋人书法的韵,可以从汉末魏晋之时出发,但以钟繇、王羲之为代表的洛下新风,在當时的社会环境下书写出一种清新自然的书法面貌。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指出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的绘画用笔皆是由书法用笔产生的,所以才有了顾恺之紧劲连绵、行云流水的高古游丝描;陆探微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又领悟到王献之的一笔书法,从而形成了“一笔画”面貌;张僧繇夜以继日地揣摩卫夫人书法,在前人基础上创造了“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画法。在“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等“尚意”思想观念主导下,苏轼开启了“尚意”的新风尚,并得到了一大批文人书画家的支持追随,如文同、米芾、黄庭坚等一批文人画家谱写了写意绘画的新篇章。苏轼的书意是直指本心而中得心源的结果,书法绘画皆是如此,在绘画上,苏轼主张表达自我、直抒胸臆,不求形似而注重神韵。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元代为文人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文人画的典型特征是以自娱自乐的写“意”画为主。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等,导致一批文人雅士自发隐迹山林,终身不仕,过着“一人一舟一壶酒,独与江上清风游”的生活,他们绘画只为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以诗书画聊度岁月,元代绘画作品基本是诗书画相得益彰的产物。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的发展及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思想与画家个人修养或思想情感的影响。自唐代张彦远总结出了书画用笔同法后,经后代发展演变,将笔墨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无论是绘画中的点、线、皴、擦,还是书法中的篆、隶、行、草,笔意相通,书法艺术表现力的审美对绘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大。
3 中国画与书法的意境相同
意境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绘画和书法都比较注重作品呈现的意境美,从魏晋时期南朝宗炳的“澄怀味象”,到唐刘禹锡的“象外之象”,再到近代文学家林纾的“唯能立意,方能造境”,都能体会到意境的重要性。意境美是一种气韵和境界,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的苍白是无法形容其惊艳程度的,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见之难忘。人们在绘画和书法中寻找意境,那么绘画和书法中的意境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们似乎更加认可意境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关于这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唯有借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一段话才能生动形象地形容:“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6]意境将世间美好的景物和感情真实地展现在观者面前,意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互交织而形成艺术境界,情随境起,境由心生,落于谦素。
中国画与书法在表达美学意境和思想境界上,在不同的时代因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变化。有人推崇书法,认为书法是以最极简的方式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中国画比之书法差那么一丝韵味,中国画过于追求画面的内容,所画之物指向性明确,缺乏观赏者品鉴时的联动想象,尽管画家会有意识地选择在表现形式或表现主题上升华,但在意境上和书法相比还是相对局限的,更有甚者在画面的变化上已没有玲珑巧思,只是一味地临摹古人。也有艺术家认为中国画的地位应该高于书法,因为中国画在笔墨技巧的表现上确实比书法更为复杂。中国画更多表现的是情,是自然之景,也是心中之情,观之如身临其境,能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真实,其美学意境是高于书法的。中国画与书法虽说是两种艺术,但二者的文化底蕴是相通的,所以它们所展现的美学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同的。情景交融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意境,中国画更注重画家意境的表达,在作品中要有意境,还要兼取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思想和情感。让绘画画面不仅仅是客观可见的自然之美,还要是绘画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书法作品是在掌握线条、笔墨、布局、结构的基础上,加上创作者的巧妙构思而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或清新淡雅,或龙飞凤舞,或笔走龙蛇,或刚健有力,或端庄雍容,或笔力千钧,或力透纸背。书法不同于绘画,书法讲究的是结构的内在美感,书写的是格局、情怀、品格、情感。
中国画与书法的意境相同,受到历代艺术家和评论家的高度赞誉和推崇,如唐代韩愈说“书画之妙,在于一气”,宋代苏轼说“书画之妙,在于神似”,元代王冕说“书画之妙,在于骨相”,明代董其昌说“书画之妙,在于气韵”,清代沈周说“书画之妙,在于意趣”等。这些名言都是对中国画与书法意境相同的精辟概括和高度评价。
4 结语
书画同理不仅是一种艺术理论,还是一种艺术实践,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本文以书画同理为主线,探索中国山水画与书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研究了中国山水画受到书法影响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征。从先秦到清代,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和书法作品,比较其在笔墨、结构、气韵、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它们背后的思想源流和审美趣味,并从历史、理论、实践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书法和绘画在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创新等方面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揭示了书法和绘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希望为中国山水画与书法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国平.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2] 宋廷位.书法艺术的哲学思考:中国书法的内容与形式[J].书法赏评,2015(3):9-13.
[3] 蒋雅.简析中国画与书法的相通之处[J].今古文创,2021(6):80-82.
[4] 贺一飞.蒲华书法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23-24.
[5] 秦熠.从线到线:书法语言与绘画语言之比较[D].太
原:山西师范大学,2015:19-20.
[6] 叶萌.略论唐诗与汉语言文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1-105.
作者简介:张乃千(1995—),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国画。
徐文生(1966—),男,山东青岛人,学士,教授,研究方
向: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