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基于儿童视角,倾听儿童声音

2023-08-25 22:57:50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第二幼儿园王丹
留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幼小协同育人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第二幼儿园 王丹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下,家园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价值日益凸显。倾听儿童的声音,关注儿童的“真”需求,是家园社协同助力幼小衔接的基础。

共筑家园社协同的三层衔接途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更加明确、更有方向地推动着小学和幼儿园的“双向”衔接。我园尝试通过“三层衔接”来构建幼儿园、小学、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第一层:幼儿园、小学、家长进行深度交流,探索理念的双向衔接,在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常规养成等方面达成共识。第二层:利用联合教研,尝试课程的双向衔接,即基于儿童经验和行为习惯的连续性,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达成共识。第三层:开展教师交流任课活动,让儿童体验真课堂,做好积极稳定的心理准备。

打造儿童视角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倾听幼儿的声音,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的“真”互动,满足幼儿发展的“真”需要。比如:充分利用日常的随机交流或有计划的谈话活动,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意愿,并据此创设班级环境、确定衔接内容等,让幼儿沉浸在微型的小学学习环境中。再比如:通过项目或主题活动的形式,鼓励幼儿参与幼小衔接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沉浸式地体验小学生活,比较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与联系,共同讨论怎样迎接小学生活、怎样做一名小学生等。此外,还可以采用成长档案或视频的形式,和幼儿一起回顾他们在过去三年的成长变化,让幼儿体验慢慢长大的喜悦和自豪,提升幼儿面对小学生活的信心。这种基于幼儿视角的活动,更容易让幼儿专注、主动、深度参与。

营造共同成长的协同育人场域。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儿童适应幼小衔接生活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着“共同成长,协同共育”的理念,我们在转变家长教育理念方面尝试了以下做法:首先,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利用家委会、家长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的困惑、观念等,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做好详细的幼小衔接计划,同时,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家讲座等,解决家长的困惑,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最后,构建学习共同体,邀请家长参与体验活动、分享育儿经验等,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成效。

幼小衔接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幼儿实现学段的平稳过渡,更在于通过全方位的努力,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8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