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姿廷
(浙江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在苏南地区,早期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归因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但带动了当地区域内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各种社会文化机制也随着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以农为主到工农结合再到以工为主的工农关系的变化,促使农民自身身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大转变,其中从传统茶农身份转变到新型职业茶农身份的转变,同时也映射出苏南模式中工农业关系的变化,也是显现苏南地区城镇化推进的标志之一。
本文以苏南模式中工农关系演变下茶农身份转变为研究对象,来呈现苏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并以此为研究线索,来分析苏南模式中工农业关系的整个转变过程,尤其关注在新时期下,工农关系的微妙变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农业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城镇化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民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传统茶农身份转变为新型职业茶农身份,把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发展经济模式,而是需要在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维护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整体经济、社会、文化机制的和谐、稳定,实现人的城镇化的过程。
谈苏南地区的城镇化过程,必谈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只有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才带来了苏南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壮大,也进一步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苏南模式”。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增加,为农村社队企业的兴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更为有利的条件是,随着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政府改变了原有的政绩观念,把地方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政绩是否突出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为苏南模式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以苏南为代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被称为“苏南模式”,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主体模式。“苏南模式”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利用市场条件和市场机制,与农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兴办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多行业的内向组合与多渠道的外向开发相结合,促进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共同富裕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1]
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南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苏南地区的工业化不仅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持续的政策支持,也受到广大的农民所拥护,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变[2]。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政府价格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化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遭遇到了各种现实障碍。乡镇企业面临着不得不对其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的局面。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苏南模式下的各乡镇企业开始进行企业改制。1998年苏南乡镇企业开始第一次改制。当时的做法较多是把乡镇企业改成集体控股的企业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但在这次股份合作制化后,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依然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端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在2000年,苏南企业又开始了第二次改制。第二次改制逐步确立了私人所有的产权制度,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乡镇企业的第二次改制也逐步形成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苏南发展模式并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3]。
总的来看,苏南模式的发展是苏南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也是苏南地区工农业关系转变的重要原因。苏南模式的发展不仅是苏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苏南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等机制同步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身份与职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农业生产者转向非农生产者,逐步实行了城镇化的过程。其中,苏南地区的传统茶农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并且也在此过程中推动着苏南茶产业的发展[4]。
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苏南地区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工业经济比例在不断上升。从以农支工到以工补农,再到本世纪的以工为主农分化,工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其中,工农关系演变对茶农的影响引起笔者注意。工农关系的演变不仅促进了茶农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繁荣,而且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提高了茶农自身的整体素质与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探其原因,首先是,苏南地区自古以来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比较严重,逼迫农民需要寻找其他的经济收入方式来实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原有集体经济积累为社队企业发展提供了最初发展的资金来源;再次是土地的保障,由于社队企业是集体化的性质,在利用土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集体组织提供了充足的低成本的土地与厂房;最后是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随着国家政策的放松,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的转变,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政治事务之一。
在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宽的条件下,社队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到1983年-1984年,国家出台相关文件,认为根据农村恢复乡、村建制的现实,决定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并规定乡镇企业包括乡、村两级的集体企业、部分农民经营的合作企业,以及农民家庭经营的个体企业,提出要大规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第一,工业经济的比重持续上升,逐步开始超越农业经济总量。自上世纪70年代兴办社队企业以来,工业经济比重持续上升,已经开始超越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工业与农业两者处于并存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苏南地区茶厂开始转型升级,茶叶加工设备也更新换代,工业产品结构趋向于多元化,产品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断升高,经济发展前景越来越开阔。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与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乡镇企业的逐步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移,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同时,农民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从单一的农业收入开始转向农业与工业收入双重渠道。苏南地区就有较多茶农在采摘淡季选择进入工厂上班,以此获得薪资来补贴家用。
第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与收入来源的变化,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逐渐下降,大量的工农兼业者与工人新身份的出现,其中就有大量的茶农从原来的种植者身份转变为加工者身份。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逐渐上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则难以维持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量的农民开始弃农从工,较多当地的茶农选择放弃原有工作转而向乡镇企业转移。苏南地区本着“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目的,开始实行“以工补农”的政策,通过农业合作发展基金等方式来补助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利用工业经济的补助,逐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的程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农业,全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稳定必将会受到影响。在乡镇企业不断发展与逐步壮大的过程中,如果抛弃了农业经济这个基础,小城镇同样不能繁荣发展与持续进步,所以,如何缩小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之间的差距一直是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予以重视的现实问题。采取“以工补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农收入之间的差距,对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直接保障作用与现实意义。以无锡市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仅农村工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就多达12亿元,平均每亩耕地400多元。[5]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本世纪初乡镇企业制度的改革与转型,集体企业的性质逐步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同时,在企业内部也开始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企业发展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新苏南模式开始出现。工农关系则进一步出现新变化,工业经济发展已占据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经济生产部门转移;工业从业人员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则不断下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农业经济收入则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原有“以工补农”的扶持方式发生转变,各类乡镇企业通过税收的方式上交到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扶持的方式来支持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在财政扶持政策的引导下也逐渐开始发生转变,从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与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此同时,茶产业生产也开始分化,从分散的茶叶种植者向着专业化的茶产业生产经营者转变,提高了专业化茶产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保障了其经济生产的基本条件还巩固了生产的基础性地位。
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促使着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身份的转变。随着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农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茶农的生产、生活行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与变化。于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新型职业茶农应运而生。茶农自身身份的转变,一方面是苏南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苏南地区工农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标志之一。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6]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茶农”一词成为大家眼中贫穷的象征,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众所周知,青壮年外出务工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如果不早作准备,“今后谁来种茶采茶”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急需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以茶业为职业的新型职业茶农来引领茶产业向前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从业者的要求。
广大茶农的致富之路与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紧密相连,相较传统茶农而言,新型职业茶农的出现更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国家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等方式,充分帮助农民尽快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新现状。现阶段,在农村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针对茶农的培训工作问题逐渐呈现出来。而且农村地区的茶农劳动力越来越多,整体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升。
因此,为有效推动茶农综合能力提升,帮助茶农有效掌握特色农业产业的从业技能,还需要合理明确茶农创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新型职业茶农基础教育水平低、参加培训人员的主动学习意愿不强等,进而结合问题具有针对性的探索茶农创业培训方式,进而合理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最大化提升茶农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
苏南模式的出现是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必要要求。在整个苏南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转变到现代化机械生产模式,而且也对工农业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茶农从原来传统茶农身份向新型职业茶农身份的转变,使得他们在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上也大有改善,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苏南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也已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城镇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