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旭,王汶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作为能够对数据实现有效管控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并表现出规模大、速度快、丰富性、真实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越来越被教育专家们所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采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高校教学改革中,既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创新性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导,面向地方主导产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挖掘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与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的重点。
学生画像这一概念产生于用户画像。用户画像即用户信息标签化,是通过分析用户社会属性、消费习惯、偏好特征等各个维度数据来对用户特征进行标签化刻画,从而挖掘潜在的用户信息,它在公安刑侦、情报分析、市场营销等方面有突出的应用,实际上就是通过用户的数据构建出系统化的标签进而来描述一个信息化实体。而学生画像技术,就是综合运用大数据、行为分析、模拟与预测等技术手段,围绕学生在学习、生活、个人发展、社会交往等多个角度产生的行为数据进行数据筛选与加工,为学生定义独立的个体和群体画像,使学生画像更够有效反映其特点,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及其专业教师提供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直观且精确的描述,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教学改革等事务提供更有效的运行支撑。
国家教育部在2015年指出,为了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向应用型转变,着重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1]人才市场对茶艺与茶叶营销岗位需求一直居高不下,难以有效满足茶叶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实际需求。高等职业院校茶艺与茶叶营销人才培养要符合学校及地方的需求实际,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进行专业特色建设、不断探索新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出学生特征画像、挖掘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以及教育活动特点,发掘教学规律并预测发展趋势,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画像有利于帮助教学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分析学生学习成绩、行为特征、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职业素养等方面,对这些方面进行总结性归纳形成一个个动态的标签,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数据支撑作用,以学生画像数据为基础,发挥大数据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动态分层的分段调整机制,全面提升茶艺与茶叶营销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
伴随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大数据愈发丰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学生画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茶艺与茶叶营销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资源。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训成绩、校园内消费、学生上网和心理测评等数据为基础,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师生评价、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构建学生的标签体系,分析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及群体特征,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学生画像建立首要环节是数据采集,大多数据均源自学校二级学院,储存在学校各类业务系统中,这就要求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教学管理者以全校为归档范畴创建数据采集方案,整合数据资源。[2]譬如,将结构化数据储存到结构化数据库中,针对文本、图片和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应先抓取随后储存到非结构化数据。一般而言,高校归档数据来源相对广泛,规模大,但质量不高,无法直接用于学生画像模型,需要展开数据清洗,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各种数据表等,随后根据学生画像需求进行整合,储存在学生画像数据库,从而形成可以直接读取的数据资源。此外,学生画像数据采集类型和方法不仅和现有大数据资源联系密切,还同画像算法涉及的入口数据需求存在一定联系,要结合具体算法需求进行具体分析。譬如,专业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工作经验与行为BP算法需求,把数据采集划分成多个类目,分段量化,作为反向传播算法的一种入口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专业教师能够找出隐藏于学生画像中的数据关系,了解学生各项行为的内在联系及外在特征,掌握学生行为规范、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实践能力等,从而定位学生个体差异,进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服务,实现分层培养,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画像是为充分反映学生行为诊断和需求预测属性标签体系所刻画的用户画像方法。画像标签的构建在学生画像中占有重要位置,拟定画像标签应从分析茶艺与茶叶营销教学场景入手,提出描绘场景中学生的画像需求,剖析画像需求属性,而后运用对应功能标签响应此需求。从本质角度来讲,标签名称属于语义化文本,主要目的是概括标签功能与含义。同时,标签还具有分级特征,分级标签体系好似一棵标签树,围绕树根标签进行逐级分解。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茶艺与茶叶营销的特点,把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分为思政素养、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五类标签,每一类标签又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其中包含多个不同的数据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就可以进行学生画像系统的初步构建。
通过对茶艺与茶叶营销学生画像的分析,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特征,使教学管理者能够对学生整体水平有深入的了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数据支撑,为专业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量化数据支持,结合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岗位的需求,进而使茶艺与茶叶营销人才培养更具有应用性和创新性。
(1)学生画像技术与茶叶营销特点结合,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充足依据。高职院校茶艺与茶叶营销从自身特点出发与教育大数据画像技术的分析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整合及大数据画像分析功能应用相结合,对学生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科学先进的大数据工具来实现学生信息更为精准的标签整合,从专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学生标签预匹配的建模思路及大数据动态的标签输出,使画像分析能够真实有效反映茶艺与茶叶营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特点。[3]进而可以及时分析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突出茶叶营销特色,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区域支柱产业结合,重构课程体系,注重现代数字化营销技术的使用,培养既能从事传统茶叶营销亦能从事互联网营销、数字营销、新媒体运营、全媒体营销策划等现代茶叶营销岗位工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2)学生画像技术对全面精准评估学生的学情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学生画像,能够清晰评估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优劣,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环节设置、师资配置等问题。例如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方面存在问题,茶艺与茶叶营销院系在教学管理中可以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环节,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画像开展个性化教学工作。借助学生的个性画像,教师可以客观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学生,结合茶叶营销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及时地、精准地帮助与辅导,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4]借助画像技术,可以将学生进行标记,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针对不善沟通与表达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帮扶方案,茶叶营销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要强,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人际沟通的自信心,同时在课上或课外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针对学习态度相对端正但知识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展开“一对一”帮扶,或通过“开小灶”,向学生重复讲解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加深学生知识理解与记忆。针对知识学习快,但缺少韧劲的学生,教师要创建督促机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督促学习。[5]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掌握云班课或雨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上的参与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学生加以改正。针对由于社会实践或社团活动占用学习时间过多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提醒学生平衡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时间,保证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向专业教师展现群体画像的情况,通过群体画像的可视化,敦促专业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知识内容结构,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操作技能的优化,借助群体画像,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特点进行准确的、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突出不同班级学生特点,找到短板进行提升。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情特点,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茶艺与茶叶营销改革的主要方向。
(3)学生画像技术为茶叶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根据学生画像,可以针对学生在实践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做出调整。[6]例如发现学生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缺乏,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院系可以及时做出应对,积极探索茶艺与茶叶营销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基于产学融合全仿真就业环境的人才培养等,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在校内建立电商实训基地,搭建电商直播间等,使校内实训基地真正成为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更好的与行业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教学场所,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可以利用多方资源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建立产业学院,邀请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进校座谈、演讲,把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带到校园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平稳踏出校园迈入职场。
总而言之,大数据为各行各业都带来的巨大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作用。基于校园大数据的学生画像系统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学生画像技术的茶艺与茶叶营销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学生画像系统构建,可为茶艺与茶叶营销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茶叶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茶叶营销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