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怡睿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相传这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七夕也由此被赋予了勇气和爱情的内涵。
又是一年七夕夜。在这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仰望漫天繁星,你是否会想起那些美好隽永的神话传说,想起了那只在月宫里与嫦娥相伴、捣制仙药的玉兔?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在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月亮、嫦娥和玉兔的传说。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终日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此药可以长生成仙。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玉兔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爱人的思念。在敦煌莫高窟第35窟的壁画中,就有这样一只拿着玉杵捣药的玉兔形象。只见它在桂树下翘首眺望,仿佛是在期待着有人能够登云步月,与它共赴星河。
而此时此刻,在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之遥的月球上,还有一只来自中国的“玉兔”,它就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玉兔二号”。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携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为中国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并由此开启了它踽踽独行的月球探索之旅。2016年7月31日,在月球上兢兢业业工作了972天后,“玉兔号”月球车超额完成任务,停止工作,光荣“退休”。
2019年1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四期首次任务—“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更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如今,“玉兔二号”工作已超过4年,累计行驶近1500米,对外发布各级科学数据超过940.1GB,为研究月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创造了多个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人类历史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今天,当我们仰望浩瀚苍穹,“玉兔”“鹊桥”“嫦娥”“天宫”“天问”“北斗”……这些家喻户晓的中国航天器,或翱翔于太空,或在不同星球相望相伴,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将中国式的浪漫“写入”广袤宇宙。
彼时,玉兔东升,星光闪烁;今昔,繁星辉映,共赴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