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稳 杨屏 李国强 潘胜新
摘要:通过双师入企活动,感受吉利人对问题的重视,吉利人常用8D方法解决问题,对于疑难问题还会采用创新的“3824”方法来解决。据此,以吉利豪越车型顶棚与左侧B柱内饰间隙大的问题为例,详细介绍了8D方法的运用及巧妙融入“3824”方法的部分思维。职业教师可以将“8D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入课堂,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团队思考集体根除问题的思维,为学生创业就业打牢基础。
关键词:8D方法;吉利豪越车型;内饰间隙大;职教方法
中图分类号:U472 收稿日期:2023-05-26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8.035
1 前言
“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中国吉利汽车”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因此吉利人特别重视“问题文化”。吉利人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好事,解决问题是大事,回避问题是蠢事,没有问题是坏事”的理念,端正自身心态,坚持“实事求是找自己的问题,合情合理找别人的问题;追根问底找问题的真因,千方百计找解决的办法”的工作方法。目前,吉利人有80%来自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职业院校有必要将工厂端的8D根治问题的方法引入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售后维修案例导入相结合,不能仅限于“汽车故障的简单原理分析,找出故障元件,采用更换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创新措施来根治实际问题,突破“卡脖子”技术[1-2]。
2 8D方法意义
8D方法是指问题提出与识别、团队组建与分工、问题原因说明、临时措施制定与验证、根本原因分析、永久措施制定与验证、永久措施实施与效果和横展其他车型防再发等八个步骤,通常采用的是3~5位团队一起对“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进行技术解析研究,使问题得到更全面、更透彻的分析,有利于找到根本原因,并以合理的措施根治问题,永不出现相同问题[3-4]。
3 吉利豪越车型顶棚与左侧B柱内饰间隙问题的解决
3.1 问题提出与识别
总装厂OK线将“顶棚与B柱左侧内饰接触处间隙过大的问题”反馈到技术部,技术部根据问题属性派遣内外饰科进行问题识别。公司企业标准将异常问题级别分三个级别:S级安全性问题、A级功能性问题和B级为间隙面差问题。技术部内外饰科采用工具对现场间隙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对标将吉利豪越车型顶棚与左侧B柱内饰间隙大的问题定级为B级50系数,如图1所示。该问题存在客户抱怨索赔风险,影响产品口碑甚至品牌形象。技术部内外饰科查看近两个月间隙过大数据报告,可以直观地看到数据显示,该問题车型占间隙过大数据70%,有批量趋势,迅速上升为近一个月间隙问题TOP1。严重影响整车交付,顶棚与B柱左侧内饰接触处间隙过大的问题是需要拆卸顶棚,维修时间至少需要1 h,属于重要有紧急问题,需要快速解决。
3.2 团队组建与分工
根据技术部内外饰科对“顶棚与B柱左侧内饰接触处间隙过大问题”的初步识别和判断。由技术部车身内外饰科牵头,邀请焊接工艺部、质量检验部、研发部和总装部等共同成立专项组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根本原因并消除,提高吉利品质及客户忠诚度。具体团队组建及职能分工情况如表1所示。
3.3 问题原因与说明
使用CATIA软件解析3D模型,如图2所示,初步拟出造成顶棚与左侧B柱内饰间隙过大的原因:
a.顶盖天窗安装孔向Z轴方向偏高,造成顶棚跟随Z向往上移动。
b.安全拉手安装孔向Z轴方向偏高,造成顶棚跟随Z向往上移动。
c.左B柱内饰板变形。
d.顶棚变形。
3.4 临时措施制定与验证
专项组现场讨论分析,制定三个临时措施,如图3所示,具体如表2所示。
3.5 根本原因分析
根据问题原因与说明,小组使用CATIA软件进行“3D模型”模型解析,向公司提交“顶盖天窗加强板安装孔的三坐标申请”。检测数据如图4所示,分析数据得出:天窗安装孔超差,Z向尺寸1.1~1.7 mm导致顶棚跟着往上偏移,造成B柱漏缝。利用Why分析法,层层提问,剖析根本原因:为什么顶棚与B柱漏缝隙,因为B柱与顶棚过盈量不足,导致漏缝;为什么过盈量不足,因为天窗孔超差,向上偏移导致顶棚跟随向上造成漏缝;为什么天窗孔超差,因为为了解决顶盖凹坑问题,所以将天窗孔Z向尺寸向上调整。因此,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顶盖凹坑问题,向上调整天窗孔尺寸,造成引发B柱漏缝。
3.6 永久措施制定与验证
专项组依据根本原因分析和临时措施取得的效果,对所有检测的数据进行会议讨论分析,制定三个永久措施:
a.焊装工艺部进行夹具调整,调整位置如图5所示,天窗安装孔偏高,为了避免顶盖凹坑再次复发,等价调整左B柱内板钣金,调整左B柱内板钣金,Z向向上调整1 mm。
b.更改顶棚模具,将B柱配合区域的顶棚型面的边长加长3 mm,使得顶棚有Y向限位,避免顶棚局部凹陷漏缝,如图6所示。
c.SQE工程师联系内饰板供应商,调整模具,取消定位台阶如图7所示,但该措施存在风险,可能会引起B柱饰板与安全带螺丝干涉,会造成路试异响问题。
通过第一个措施改进后,进行现场查验,查看50台车,还有五台车任然存在微小的间隙,故障率降低了80%,因此,更改钣金不能完全解决该问题,可以将不良率降低。结合第一个措施,再对第二个措施改进后,进行现场查验,查看50台车,再无间隙,合格率100%。
3.7 永久措施实施与效果
根据“永久措施制定与验证”的验证结果,对于钣金工艺调整夹具措施进行风险评估,还需要对措施2进行实施,顶棚型面的边长加长3 mm,具体如图8所示,样件到达贵阳基地进行验证,验证50台,合格率100%。
3.8 推广至其他车型
根据B柱与顶棚漏缝问题,推广至MPV嘉际及4代帝豪,发现无此问题。至此,该课题结案。
4 课堂教学中8D方法引导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通常提倡模块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形成学生从不知道到掌握技能的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和学生均有学习目标,并且这目标是可以量化和可以监测。老师将掌握一项技能作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解决制动异响故障,达到掌握汽车制动片更换技能”为例,详细的教学环节与之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5 结语
通过对8D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实现“三大结合”,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通过课堂的推广,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达到创新根治目的,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帮锋.8D方法简介——一种方便而有效的质量问题分析解决方法[J].铁道通信信号,2011(1):67-68.
[2]赵震.8D方法在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故障排除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民航大学,2019.
[3]孙芳芳.浅析8D方法在解决发动机曲轴抱瓦故障上的运用[J].汽车实用技术,2021(19):196-198.
[4]闫思敏.简述汽车B柱饰板与顶棚间隙大问题解析[C]//第十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199-200.
[5]侯立鑫,孙建,王勇力,等.浅谈A柱内饰板与顶棚配合不良问题改善[J].时代汽车,2021(12):147-148.
作者简介:
丁稳,男,1991年生,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汽车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