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长荣 杨延菊 李慧 吴苓
摘要:当前现有的汽车充电桩带有很长一段的线缆,导致充电桩的故障率升高,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STM32单片机设计一款汽车充电桩收放线系统,实现充电时充电线的释放功能和充电完毕充电线的回收功能,更好地提供充电线的存放环境,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降低充电桩的故障率。
关键词:STM32;充电桩;收放线系统
中图分类号:U463 收稿日期:2023-05-28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3.08.022
1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节能低碳出行,让市民绿色出行“不断电”[1]。因此,加快充電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
但是现有的充电桩中有些充电枪连接了很长一段的线缆,如图1所示,大部分用户在使用完后不会将充电线整理收纳好,而是任其所处摆放。充电枪也存在随意摆放的问题,用户在使用完后没有将充电枪正确插回锁止口或者直接不放回。这些情况都需要后续人工将线缆收放整齐,将充电枪放好。没有及时收纳整理的时候,就会出现被人踩踏、车辆碾压导致充电线断裂,充电枪破损等情况。迫使充电装置的故障率升高,同时日晒夜露的使用环境会带来充电线塑料层的老化,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2]。
2 充电桩收放线系统总体设计
为此,本文设计一种充电桩的收放线系统,用于解决以上难题。设计7 kW的单相交流充电桩收放线系统。
本控制系统主要的功能有:
a.实现充电时的充电线的释放功能。
b.充电完毕实现充电线的回收功能。
充电桩收放线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为了满足充电时释放充电线,充电完成时,回收充电线。系统通过单片机串口通信实现与充电板的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电机的动作;系统采用直流电机进行设计,通过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实现充电线的释放和回收,并通过过流检测电路实现电机的保护,通过限位检测电路实现充电线的释放和回收极限位置的识别。
3 充电桩收放线系统硬件设计
3.1 STM32单片机模块
主控芯片采用的是ST公司32位高性能ARM CortexM3处理器,型号为 STM32F103RBT6作为主控芯片,通过芯片的PA1、PA2、PA3引脚与MAX485芯片进行通信,通过PB10引脚进行限位检测,PB11引脚进行过流检测,PB0、PB1引脚进行电机驱动。芯片最小系统包括电源电路、晶体振荡电路以及复位电路,其中:
a.电源电路的目的是为STM32F103RBT6单片机系统供电,将输入电源转化为单片机所需的稳定电源。
b.晶体振荡电路通过电阻电容的配合,产生单片机所需要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c.复位电路主要是将单片机程序复位到初始状态,从初始状态重新开始运行。当程序运行错误或电源不稳定时,可实行复位功能。
3.2 RS485通信模块
RS485通信模块采用MAX485芯片进行设计,MAX485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a.具备差分输入和输出以及驱动和接收能力。
b.可允许共多达32个驱动节点连接到单个总线上。
c.具有防止瞬态电压损坏的特性。
d.支持高速通信(最高可以达到2.5 Mbps)。
e.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RS485的信号从MAX485的A、B端输入,通过芯片转换后由光耦进行隔离,然后从STM32单片机的串口2连接。
3.3 限位检测
限位检测通过24 V串联限位开关进行设计,当电机收线到位时,光耦U6A的二极管导通,电路的中的发光二极管D5A发光,IN端得到高电平送单片机识别。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3.4 电机驱动
收放线的直流电机采用TA6586进行设计,它是一款DC双向电机驱动电路,最大工作电流为5 A,极限工作电流为9 A,工作电压选用12 V、有紧急停止功能、有过热保护功能、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它有单片机的PB0和PB1控制输入端子,用来控制电机前进、后退及制动,驱动电路如图4所示,引脚功能如表1所示。输入真值见表2。
3.5 过流检测
过流检测采用ACS712-5模块设计,该模块最大工作电流为5 A,通过P1接口的1、2引脚检测电机的工作电流,由P2端口的2脚输出模拟电流值,硬件电路设计如图5所示。
VIOUT输出电流值送LM393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将比较后的电流值通过单片机的I/O口识别,当电机过流时,停止I/O口的PB0和PB1输出,电机停转,硬件电路设计如图6所示。
4 充电桩收放线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MDK 5软件进行编程,系统的软件流程如图7所示,在程序开始后,先对各个模块包括串口、I/O口进行初始化,随后进入 while 主循环,在主循环中,首先进入等待串口接收数据,当串口接收到有效数据后,执行串口指令启动直流电机动作,实现释放充电线缆或者回收充电线缆。当直流减速电机遇到限位开关时,电机停转,充电线缆释放或者回收到位。
5 系统调试
通过硬件搭建和软件编写,实现了系统的功能。当RS485接收到充电指令后,释放充电线,充电完成后回收充电线缆,到一定的限位后,自动停止,如图8所示。
6 结语
通过STM32的单片机进行设计的充电桩收放线系统,能够解决充电线的释放和回收功能,使充电线不再接收日晒雨淋的环境,能更好地提供充电线的存放环境,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降低充电桩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侯波,傅留虎,董渊.关于充电桩的使用及前景[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0(3):225-226.
[2]颜少卿.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场安全问题的探究[J].低碳世界,2021(8):243-244.
作者简介:
廖长荣,男,1979年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电路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