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政策调整方向: 重建财政缓冲机制稳定货币金融体系

2023-08-24 10:46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经济增长

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 王宇 译

摘   要:世界经济正在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阴霾,但挑战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通货膨胀高企等问题不容忽视。为此,货币政策方面,应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点,稳定货币金融体系;财政政策方面,应进行财政整顿,重建财政缓冲机制。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23)07-0043-03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3.07.005

一、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挑战依然存在

世界经济正在恢复,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衰退逐步走向复苏,全球供应链的瓶颈问题正在缓解;由俄乌冲突所导致的国际能源价格上升和国际粮食市场混乱现象正在消退;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紧缩成效正在显现,通货膨胀率正在向其目标水平回落。

最近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在2.8%的水平上触底反弹,2024年将进一步加快至3%。同时,全球通货膨胀率将从2022年的8.7%下降至2023年的7.0%,2024年将进一步下降至4.9%。

但挑战依然存在,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2023年一些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元区和英国将会出现明显的经济放缓,预计2023年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速将分别下降至0.8%和-0.3%,2024年可能回升至1.4%和1.0%。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提高,按年末同比计算,将会从2022年的2.8%上升至2023年的4.5%。

二、核心通货膨胀仍在高位,但“工资—物价螺旋”没有失控

最近发生于欧美地区的银行危机警示了整个世界,各国金融的脆弱性依然存在,经济的下行风险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最近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能源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回落。多数國家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尚未见顶,尽管2023年按年末同比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将降至5.1%,但还是远远高于2%左右的通货膨胀目标。

此轮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韧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随着全球货币政策紧缩,原本认为各国产出和就业将会大幅走弱。然而,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很多国家的产出预估值,就业形势也明显好于预期。因此,下一步各国中央银行将会继续实施加息操作,维持货币政策紧缩态势。

去年以来,经济学家一直担心,在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存在大量空缺职位的情况下,“工资—物价螺旋”存在失控的风险。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种现象并没有出现。一方面,当前名义工资增长仍然低于物价水平上涨,表明实际工资仍在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工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后还没有重新就业,这意味着实际工资应当提升。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值得重视,即近年来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工资水平仅略有上行,企业利润率明显增加了,而企业利润率上升可以部分对冲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总之,只要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得到锚定,“工资—物价螺旋”就不会失控。

三、世界金融体系还将经受进一步的考验

2022年以来,各国货币政策紧缩对金融部门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这一影响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滞后才显现出来的。在此轮紧缩周期中,货币政策时滞的确是延长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各国长期保持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使银行体系和金融部门对于“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错配”等问题放松了警惕。2022年全球货币政策紧缩,造成固定资产收益损失,提高了融资成本。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吸收损失的能力。2022年秋天,英国国债市场出现剧烈动荡。2023年春天,美国银行体系也经历了大幅波动。这些情况表明,许多国家的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脆弱性,对损失的吸收能力下降。《世界经济展望》还分析了这样一种情景:在此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由于融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将压缩贷款规模,从而导致产出进一步减少。

世界金融体系还将经受进一步的考验,因为国际投机者正在寻找下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就像瑞信银行(一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但陷入困境的欧洲银行)刚刚发生过的情况一样。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过高,并且过度依赖短期资金,其所在地方政府的财政空间又有限,那么,这家金融机构就有可能成为国际投机者的下一个目标。

四、高度不确定性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全球货币政策收紧会对信贷环境和公共财政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引起一些国家的资本外流、风险溢价上升和经济增速放缓。

的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放缓、金融风险上升、通货膨胀高企等问题正在对世界经济金融构成严峻挑战,这要求各国政策制定者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沉稳应对,清晰表达,积极沟通。

(一)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心

在欧美银行危机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各国货币政策应当继续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重心,并且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这里存在一个有利条件:近期发生的欧美银行危机会促使各国银行部门和金融机构压缩贷款规模,由此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会降低各国中央银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不过,任何关于中央银行应当尽早停止加息的观点都有可能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二)财政整顿有助于重建财政缓冲机制

在目前条件下,财政政策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各国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给本国经济活动降温,以配合货币政策的紧缩操作,使实际利率更快回归中性水平。财政整顿不仅有助于重建财政缓冲机制,而且有助于金融体系稳定。2023年以来,不少国家通过财政整顿扩大了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

金融监管机构也应当尽快采取行动,通过加强监管、管控压力,以确保各国业已存在的金融脆弱性不会再次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安全网,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防性机制。

五、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及其深层矛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表明,世界经济中期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今年年初,对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已经从2011年的4.6%下调至2023年的3%(见图3)。这种现象与最近一个时期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紧缩有关,也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长期性创伤;各国结构性改革步伐放慢;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 外国直接投资减少 。这些将会使整个世界分裂成为不同的政治集团。

在一个政治经济相互割裂的世界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成果将无法惠及整个人类,成功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成果也无法为所有人带来福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会与各国政府一起共同努力。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财政缓冲机制,稳定货币金融体系。

猜你喜欢
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经济增长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