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兰 · 巴尔特叙事学角度分析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2023-08-24 15:17刘海峰
今古文创 2023年28期
关键词:罗兰叙事学

【摘要】本文从罗兰·巴尔特叙事学的三个层次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小说中分布性功能和整合性功能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功能网络:行动层中,人物之间通过交流、渴望以及折磨构成叙事层面;叙事层中,通过延异和扩展,整篇小说完整连贯。

【关键词】罗兰·巴尔特;叙事学;《东方快车谋杀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8-001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8.006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之一,她笔下的“波洛”是推理史上第一个“安乐椅”神探,与柯南·道尔(Conan Doyle)小说中福尔摩斯亲临现场、追逐凶犯的形象不同,波洛是以拼凑、整合案件信息,抽丝破茧、推理真相的能力而得名。因此,阿加莎在故事中安插伏笔、铺垫信息的技巧与策略值得更多的关注,以结构主义的阅读方式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阿加莎侦探小说的新视野。故本文拟利用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叙事学理论,从“功能层”“行动层”“叙事作用层”三个层面分析阿加莎最具代表性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小说中分布性功能和整合性功能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功能网络:行动层中,人物之间通过交流、渴望以及折磨构成叙事层面;叙事层中,通过延异和扩展,整篇小说完整连贯。

一、罗兰·巴尔特叙事学

在《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中,张卫东提到:叙事文本的结构是基于语言学理论进行建构的。它是一个放大了的句子。功能作为叙事文本的最小单位参与文本的构造。行动层对应句子中的谓语,它通过特定的序列组合成文本生成的骨架。最终这些要素通过扩展、延异使得文本催化生成。巴尔特的叙事学首先确立了最小单元—功能,核心功能和催化功能按照敘事者本身的需求参与叙事生成。行动层(人物)通过交流、渴望、折磨三种述谓关系来推动叙事,叙事的施者通过延异、拓展、拟态、意义等各种叙事技巧创造性地构筑故事。[1]

罗兰·巴尔特曾将叙事作品主要分成三个层次,首先第一个层次便是功能层,紧随其后的第二个则是行动层,最后一个则是叙述作用层。而这三个层级是相互交织和相互关联的,或者说他们之间是一种逐步深入的关系,若是将这三者单独分开来分析的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并且这样也得不出任何结果,只有将三者放在一起,并且按照特定的方式来分析,这样才能体现其意义。[2]

以下将通过这三个层次对阿加莎所著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进行分析。

二、功能层

张卫东曾经提到,罗兰·巴尔特将其所提到的三个层次(功能层、行动层,叙事作用层)中的功能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分布性功能,第二类就是整合性功能。分布性功能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铺垫,就是行为A是行为B的前提,必须有行为A才会有之后的行为B,行为A就是分布性功能,若是只有行为A,没有行为B,那么行为A则是无用的功能。整合性功能则是分散的,并且对于故事的构建是有必要的。[3]

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一书中,整合性功能的体现非常明显。例如,阿巴思诺特上校和德贝纳姆小姐在站台上的隐晦谈话。

一阵声音让他认出来站在货车厢阴影中的两个模糊的人影。阿巴斯诺特正在说着:

“玛丽——”

女子打断他。

“不是现在,不是现在。等一切都结束了,等事情都过去了,再——”

波洛先生小心地转身走开了,他奇怪着……[4]

德贝纳姆小姐在第一趟车火车上出现故障,因此会耽误她赶上辛普朗东方快车时表现得十分焦急。

“可我们不能误点!火车应该在六点五十五分到达,可我还得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对岸去坐九点钟的辛普朗东方快车,如果万一两个小时,就不能赶上那趟列车了。”

“有可能——没错。”他承认道。

他好奇地看着她。她握着窗口栏杆的那只手有些不稳,嘴唇也在哆嗦着。

“这对你很重要吗,小姐?”他问。

“嗯嗯,很重要。我——我必须赶上那趟车。”[5]

然而,第二次辛普朗东方快车因为撞进雪堆里而不能前进时,德贝纳姆小姐只是表现出了不耐烦,并没有第一次的焦急。

“我们还要在这儿呆多久?”玛丽·德贝纳姆问,“没人知道吗?”

声音里有种不耐烦,但波洛注意到,托罗斯快车停车检查时她的那种近乎疯狂的焦虑已经消失不见了。[6]

这些整合性功能告诉读者,玛丽·德贝纳姆小姐与辛普朗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脱不了关系。

还有波洛发现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死者正是阿姆斯特朗绑架案(阿姆斯特朗女儿,三岁的黛西被绑架,阿姆斯特朗夫妇交了二十万美元的赎金之后,发现了至少死了两个星期的孩子的尸体。阿姆斯特朗太太当事正怀着孕,由于受到这个巨大的刺激,她早产生下一个死胎,之后便撒手人寰了,她丈夫伤心欲绝,也开枪自杀了)主谋。

“大约六个月以后,这个卡塞蒂作为绑架团伙的投资被逮捕了。他们过去也犯过几次这样的案子,如果发觉被警察盯上了,他们就撕票,把尸体藏起来,在案发之前尽可能勒索更多钱财。

“现在,我跟你讲清楚,我的朋友。卡塞蒂就是这个人!依靠他积累起来的巨大钱财,以及手头上掌握了很多人的秘密,钻了法律的漏洞,竟然逃脱了。如果不是他狡猾,溜之大吉,早就被民众处以私刑了。我现在明白发生什么事了。他改名换姓离开了美国,从此成了一个悠闲的绅士,靠着利息在国外旅行。”[7]

在波洛询问格丽塔·奥尔松时,她说明了自己的职业是一名护士。

知道她懂法语,所以这场谈话就用了这种语言。波洛首先问了几个他依然知道答案的问题——姓名、年龄,住址。还问了她的职业。

她说她在斯坦布尔附近的一所教会学校做护士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8]

波洛从阿姆斯特朗太太的妹妹口中得知,曾经有个护士照顾过小黛西。

“那谁是护士?”

“那个受过训练的医院护士,叫斯坦格尔伯格,他对黛西也是全心全意的,对我姐姐也是。”[9]

从这些整合性功能,读者可以明确的是,格丽塔·奥尔松是与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是有关系的。

除此之外,《东方快车杀人案》一书中还有许多整合性功能。

至于分布性功能,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因此只简单选取两处说明。

例如,在辛普朗东方快车驶出一段时间后,遇到了大雪,这就导致东方列车被大雪堵住,没有办法前进了,所有的人都只能停留在车上。

又如雷切特先生的尸体被发现之后,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十分慌张,想请大侦探波洛来找出凶手。

这些功能在小说中交织,构成整个功能网络。

三、行动层

罗兰·巴尔特曾提出在叙事作品中的三种关系。第一种便是交流(communication),交流是整个叙事过程中最基本的元素,因为在人物的交流之中,故事向前发展,情节得以推动,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与其他各方面割裂的人物,只有参与到交流中的人物,才得以完整。第二种便是渴望(desire),简单来说,渴望是作品人物内心的诉求,因为在叙事文本中,每一个人物,或者说每一个存在都会有其自己的诉求,就像是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会有自己的愿望,生活或者毁灭。第三种便是折磨(ordeal),折磨是推动整个叙事的关键性步骤。因为叙述文本中的人物的渴求并不能立刻或者是任何时刻都得到满足,因为一旦得到了满足就没有办法推动情节和故事的发展了。在叙事文本中,各种人物都会因为各种困难,折磨而被限制了自己的渴望,从而推动了叙事的发展。[10]

小说中的交流在此不多赘述,主要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渴望与折磨。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大部分人物的渴望都是杀了伪装成另一个人的卡塞蒂,从一开始的玛丽·德贝纳姆小姐和阿巴斯诺特上校,到后面出场的赫克托·麦奎因,德拉戈米罗公主,哈巴特太太等都是想杀了伪装成雷切特的卡塞蒂。而卡塞蒂则渴望则是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他被谋杀了,这对他来说便是折磨,因为他的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渴望则是赶快回到伦敦处理自己的事情,不過却因为凶杀案的出现,转化成为找出凶手。布克先生作为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他的渴望自然是赶快找出凶手,将一切都风险降到最低。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那些参与凶杀案的人,他们的渴望则都转变成了干扰大侦探波洛查出真相,将卡塞蒂被杀的真相隐藏起来,保护所有参与这个谋杀案的凶手。自然,大侦探波洛的渴望仍然是找出凶手。

到了小说最后一部分,大侦探波洛找出了所有凶手,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折磨,因为凶手们的诉求被没有得到满足,他们还是被发现了。到最后,波洛的渴求从找出凶手,转化成为保护凶手。因此,《东方快车谋杀案》很明显地表现出了,通过交流、渴望和折磨,推动小说的叙事。

四、叙事作用层

张卫东在《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一书中提到:罗兰·巴尔特认为叙事作用层和行动层、功能层的相互促进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延异(distortion)和扩展(expansion)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第二种则是通过拟态(mimesis)和意义(meaning)的方式来获得结果。[11]

在《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小说中,主要是通过延异和拓展的方式。延异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一种突然插入的一种其他片段,将整体分裂开来,还能达到一种设置悬念的效果。

《东方快车谋杀案》从整体上来看,主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部分就是事实,也就是故事开头可谋杀案的发生,第二部分就是证词,也就是侦探波洛的取证,讯问嫌疑人,以及推理部分,最后一部分就是结局,揭示谋杀案的真相。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互动,是通过延异来完成的。谋杀案的发生,并没有对当时除侦探波洛视角外的情况进行描述,而第二段证词部分充满了列车上乘客对于谋杀案当晚情况的回忆。而第一部分中的悬念,也是在第二部分中解开的,因此两个部分通过延异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同时,第三部分的结局,也是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延异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故事,与此同时,第三部分中还通过扩展补充了发生在第一部分的之前的内容,让整个故事更加充实,更加完整,浑然一体。

五、总结

通过罗兰·巴尔特的叙事学角度分析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小说中的各种线索,证据不再是零散无序的。小说中所隐藏的线索,所做的铺垫,都可以将其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组织在一起。在侦探小说中,读者所看到的内容往往都是杂乱无章的,线索也都是东一点,西一点,若是从罗兰·巴尔特的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侦探小说,往往可以将其杂乱的线索、无序的回忆都给整合起来,形成有条理的、思路清晰的情节,这样一来,就更容易看懂侦探小说了。罗兰·巴尔特的叙事学不仅仅对于侦探小说的读者来说,有助于阅读。对于侦探小说的作者来说,更能清晰明确地把握小说节奏,能让前后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95.

[2]Barthes,R.The Semiotic Challenge,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NewYork:Hill&Wang,1988,p.103.

[3]张卫东.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85.

[4](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0.

[5](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1.

[6](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34.

[7](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61.

[8](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94-95.

[9](英)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M].郑桥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99.

[10]张卫东.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89.

[11]张卫东.文化的符号与结构: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93.

作者简介:

刘海峰,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罗兰叙事学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基于S7-1500的罗兰双料检测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
致罗曼·罗兰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还有一只鸡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罗兰·希尔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