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进厨房?
问:前几天我在厨房忙活,上小学的儿子很好奇,想进来学做饭。但婆婆拦着不让进,说厨房里油烟重,而且有刀有火太危险。我老公也说,为安全起见,孩子最好不进厨房。
现在学校都有劳动课,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小厨房也是教育孩子的大课堂,怎么就不能进呢?我据理力争,但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请问,您认为孩子要不要进厨房?
韩女士
答:对这个问题,父母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动手能力就应该从小培养,可也有人觉得“孩子应该有动手能力,但未必要学做饭”。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就说她从不让孩子进厨房。“别说孩子,我自己都不进厨房。结婚前,我跟父母住,不做饭;结婚后,我跟公婆住,依然不做饭。如果老人有事不在家,就出去下馆子;不想出门,点外卖也很方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做饭做菜不是非学不可。”
你若问我的意见,我还是认为让孩子从小进厨房很有必要。因为照顾好自己是一种能力。如果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只寄希望于被他人照顾,小时候父母在身边还好,长大走上社会,父母不在身边,自理能力又差,肯定要遭罪。虽说可以下馆子、点外卖,但长期在外吃饭不现实,而且外面的高盐、高油饮食,对健康也很不利。
我女儿5岁就进厨房帮父母择菜、洗菜。如今,她上初中了,不仅是父母做饭的好帮手,还能自己下厨做些可口的家常菜。更重要的是,和父母一起做饭,让她感到很开心。
我的体会是,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进厨房,好处多多。
1. 会做饭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进厨房,能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生存必须有物质基础,而吃饭则是物质基础的基础。孩子自己择菜、洗菜、淘米,做出一桌饭菜,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对其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都很有帮助。
2. 从做饭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孩子在厨房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厨房里有刀有火,和这些危险的东西打交道,要求孩子手脚灵活、反应敏捷,也能促进其体能发育。
3. 体验劳动的辛苦。
如果孩子不动手做饭,而是经常下馆子“撮一顿”,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习性。美食谁都喜欢吃,但美食也是有差别的。自己买来新鲜食材,择好、洗净、加工,用心做出的,与坐在饭馆报个菜名,由服务员给你端来的,那滋味绝对不同。品尝自己做的美食,唇齿留香外,还会生发出自豪感、成就感,而且会因为是自己做的而倍加珍惜,不舍得浪费。
4.孩子进厨房,能密切亲子关系。
自己颠勺做菜也好,给父母打下手也好,都能让孩子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饭,还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很多父母抱怨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其实,陪伴孩子的要点,不是待在孩子身边多长时间,而是有多长的“有效时间”。和孩子在厨房一起忙活,有交流、有协作,这就是“有效时间”,对增进亲子感情很有帮助。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对孩子进行厨房教育,虽大有裨益,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考虑安全问题。
厨房里有煤气、热水、刀、火等,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进厨房前,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如做饭前洗手,不在厨房乱跑、乱摸等。
孩子初次进厨房,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使用刀具、煤气的正确方法,等孩子熟练掌握后再放手。大人用的刀,刀身沉、刀把粗,并不适合孩子,最好给孩子准备一把适合他使用的刀。
此外,还要告诉孩子,火打着后,碗碟不要离火源太近,免得拿碗碟时被烫伤。
2. 为孩子准备合身的围裙、头巾以及脚踏台等。
3. 让孩子对烹调感兴趣。
可从简单的凉拌菜教起。切菜时,选择容易切的材料,如豆腐,黄瓜等。即使孩子切得不好,也要给予表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学会凉拌菜后,再按炖、炒、烤等顺序学习,逐渐加大难度。
4. 教孩子及时打扫厨房,养成良好习惯。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
問:最近,我儿子迷上了奥特曼。在家无论干什么,洗澡、吃饭、看动画片……都要拿着奥特曼玩具。他还幻想自己是奥特曼,把我和他奶奶当怪兽,要跟我们“过招”,甚至有时会在小区欺负比他更小的孩子。我很不喜欢这一点,担心他有暴力倾向。可听孩子的奶奶说,小区里的几个男孩也是如此。
请问,这难道就是男孩所谓的英雄主义情结吗?
曹女士
答:男孩之所以为男孩,就是因为体内有雄性荷尔蒙和睾丸激素。睾丸激素让男孩好动、淘气,充满力量,喜欢运动、冒险,而能够打败各种怪兽的奥特曼迎合了男孩这方面的幻想。可以这么说,每个男孩在潜意识里都想成为英雄。
心理学家认为,英雄主义是男性区别于女性的显著心理特征之一。这种心理特征在很早的时期就能观察到。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男孩的这种特质,并利用这种特质来教育男孩。
1. 满足男孩当英雄的心理。
你儿子把自己幻想成奥特曼,把妈妈和奶奶当怪兽,要跟你们“过招”。这不代表他长大后就喜欢打架或者有暴力倾向,只需提醒他注意安全就好。扮演英雄,是男孩最快乐最投入的事情。如果这时妈妈不喜欢和孩子玩这种游戏,不妨让爸爸代劳。一般来说,爸爸会更理解儿子。
2.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奥特曼身体强壮,但他打败怪兽,更多靠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力。家长要告诉孩子,真正的英雄,不是莽撞逞强,而是聪明睿智,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拯救别人。如果连自己都顾不上,那英雄也就做不成了。
3.让英雄的力量无处不在。
如果孩子扮演奥特曼欺负别人,就告诉他:“你看奥特曼啥时候欺负过人,奥特曼想的从来都是如何帮助人!”让儿子以心中的英雄为榜样,改正缺点,友好待人。借助英雄的形象教育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让他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4.男孩需要英雄和父辈作榜样。
有些男孩崇拜爸爸,也是英雄主义情结所致。在很多男孩眼里,爸爸高大能干,妈妈不会做、做不好的事,爸爸都能妥善处理。当然,妈妈不会做、做不好的事,多是修车、扛东西之类的事。妈妈擅长做的事,比如缝缝补补等,男孩对此并无兴趣,妈妈做得再好,他也不在意。
爸爸身为男人,更喜欢户外活动,更愿意让孩子冒险,更愿意体验刺激。这些都是男孩成长必须学习的,所以男孩儿总是对爸爸做的事更感兴趣。
男孩长大一些后,还会模仿爸爸的为人处世态度。任何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找到一个榜样,而这个榜样通常是爸爸;如果爸爸不在身边,那么最好帮助他在父辈中寻找合适的人代替爸爸,发挥这一作用。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