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昌丽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身处贵州地区的先民们在自己信仰的天地里,创造了独特的、与中原文化迥异的地域文化,这是一种大美、奇美。贵州农民画作为农民画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黄金十年”的后发赶超为农民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创作者以画绘初心,用农民画这种民间艺术的形式歌颂生活的新变化、新感受,用画笔画下了一幅幅绚丽多彩,充满地域风情的农民画,记录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地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贵州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其历史的演变,挖掘其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将其与学校的美育教育工作相融合,才能让贵州农民画在本土发扬光大。
一、贵州农民画的历史与迁衍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国兴起于中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的中心。宋代,“贵州”作为地名第一次在文献中被记载。明永历十一年(1413),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立行省,在此之前贵州一直被看作“蛮荒”“化外”之地,但此地的各民族先民仍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美术成就。
远古时期,贵州各民族先民已经学会运用材料和工具来描绘、记录生活,从植物或矿物中提炼颜料,对糯米熟食进行染色加工。每当逢年过节或重大节庆日,还会用颜料装扮身体,以示对自然神奇力量和上苍的膜拜。由于西南少数民族——如苗族、布依族等——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他们对重大事件的记载和生产物事的记录都是用颜料在石头上进行象形的描绘。在许多苗寨、侗寨、彝寨等少数民族古村寨溶洞的石壁上,现在仍然可以见到各种描绘的原始农具、祭祀礼仪、鸟身人面等图案痕迹。随着纺织工艺的产生和发展,布匹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用品,贵州各族先民运用古朴的编织技法,把生活场景以及对浩渺时空的想象、认识作为题材,展现在布匹的图案上。可以说,这就是贵州农民画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以后,贵州农民画在政府的重视下逐渐成长与发展。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条件刚刚恢复,贵州农民画以画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美好未来等为主要题材,以墙面为载体,记录着人们朴实劳作、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纯朴之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贵州先后出现了大方、水城、剑河、麻江和黄平共5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被誉为贵州农民画的“五朵金花”。这些画乡所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取材于生活,植根于悠久的民间艺术沃土,借鉴苗族刺绣、蜡染、雕刻等技法,以其笔法饱满、构图奇异、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画风淳朴粗犷的特点,形成贵州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党的十八大后,贵州农民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题材更趋多样化,将减税降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高速平原等主题都融入其中,以鲜亮的色彩、生动的场景、朴实的笔触,展现近年来贵州的时代巨变。贵州农民画画家用手中画笔记录了这一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麻江县赵元桥的作品《凯里香炉山》、《铜鼓苗寨》、《苗岭新时代》(图1)、《庆丰收》中折射出从留住乡愁到绘就美丽乡村的转变;麻江县陈其林作品《满院金秋谢党恩》(图2)表达了丰收时节颂党恩党的情怀;毕节市大方县周秦作品(图3)表现的是乌蒙山彝族人兴高采烈摘果子的丰收场景;黔东南州剑河县姜芝凡作品《苗疆菌业 乡村振兴》(图4)描绘乡村振兴背景下,苗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红红火火地发展乡村产业,共同富裕的画面;六盘水市水城县何剑春农民画作品《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到彝家》(图5)则是描绘了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基层宣讲时热闹的场景。这一幅幅作品始终承载着农民的美好梦想,寄托着农民的幸福希望。
二、贵州农民画的美学价值
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农民画中记录着淳朴民风民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美的缩影和价值体现,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传承和汲取农民画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学校尤其需要在立德树人中强化以美育人,发挥贵州本土农民画资源优势,从中挖掘其美学价值,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力和感受力。
(一)原生态之质朴美
“原生态”即原本的、原始的、未经刻意雕琢的本真生态环境。贵州农民画的表现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绘画语言、创作手法方面有所变化,但在画面中总能找到其质朴的魅力。如贵州农民画上种类繁多的花纹样式来源于创作者对植物的观察和提取,这些鲜活的纹样装饰使画面更加轻快,贴近生活,直观地表达出作者纯真、质朴、热烈、奔放的情感。
(二)民族民俗之图案美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和风俗文化。贵州农民画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记录了贵州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如苗族农民画以描画农耕劳作、水鼓舞、芦笙舞、游方等生活内容为主题,但在画面的空隙部分,特别是人物的上空,则添加苗龙、蝴蝶妈妈、吉宇鸟等苗族古老神话传说中的吉祥图案,这些图案既传统又极具创造力,通过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呈现给世人。
(三)地域风情之真善美
贵州农民画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千百年来,贵州的17个世居少数民族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和睦相处,创造了“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姊妹节、火把节、跳花节等民族节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民族歌舞,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民族建筑,仰阿莎、亚鲁王等民族史诗,无一不记录着山地文明的厚重与淳朴。贵州农民画在这种厚重与淳朴的土壤中展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如通过描画梯田美景中劳作、庆丰收等场景,表达农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画面中呈现的淳朴、平和、温馨、宁静之美折射出贵州农民这一群体坚忍不拔、向善、向美的品格。(四)心物合一之意境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贴近生活、反映时代气息与行业特点的主题都在贵州农民画中有所体现。通过描绘黔山秀水、民族百态、乡村变化等贵州特有的场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展示了积极向上、朴素天真的精神风貌,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意境之美、时代之美。如麻江县农民画家赵元桥的《二十大精神进乡村》作品充满喜庆气氛,表现了农民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状态,对乡村振兴语境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三、贵州农民画的校园传承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当前贵州农民画在校园传承上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学校对贵州农民画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二是教师缺乏对贵州农民画的研究;三是学生缺乏对贵州农民画的了解。因此,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处理好学校、教师、学生与农民画传承的问题,才能让贵州农民画在本土焕发新的活力。
(一)坚定文化自信,让学校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推进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学校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农民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进入课堂和学校:一是开发农民画校本课程,将农民画引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农民画的过程中,感受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和丰富情感,从而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乃至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二是把优秀的农民画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如举办校园农民画文化节,向师生介绍优秀农民画艺术家,展示农民画创作过程,加强学生与农民画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二)凝聚农民画艺术家,让教师成农民画传承的主引擎
教师是架起贵州农民画校园传承的桥梁,作为传承农民画传承的中心力量,务必要加大对教师传承作用的重视。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贵州农民画的资源优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学校可以聘请非遗文化传承人,以美术教师为主要授课对象,以学促教,以行践学,有效扩大农民画进校园的实施范围及影响力。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农民画家赵元桥坚持进校园、进“非遗”工坊,指导农民画爱好者进行创作,指导并培养了近400名学画者;二是研读课标,研究教材,重视科研,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科研是教學的源头活水,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民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培养兴趣爱好,让学生成为农民画创新的主力军
学生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上要做到突破,一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贵州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二是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创新发展农民画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对农民画的兴趣,主动融入学习,让贵州农民画中蕴含的艺术魅力感化学生,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