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近段时间,很多领导干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主动向专家请教、拜群众为师,努力探求破解之路、发展之道。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无论是开新局,还是开新路,都需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开展扎实的调研。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可以说,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领导干部更新思想观念、认识客观世界,还能帮助其化解“忧愁”、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工作上台阶、上境界。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工作进程中,当有了“拦路虎”、有了矛盾困难时,很多领导干部就坚持搞调研、找症结、开药方,不仅消除了事关群众利益的难点淤点痛点,还破除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卡点堵点断点。相反,那些不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是以经验代替体验,坐在办公室里看稿子、想主意的人,只能让问题停留在清单上,难以打开良好的工作局面。
调研的实质是捕捉真知灼见,从而开辟新途、闯出新路,没有过硬的调研能力不行。它从来就是一个见能力、见功夫的活儿,绝不是“风风光光”下去听听汇报、开开座谈会就能有所斩获。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有了沟通能力,才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引导群众说实话、道实情;有了观察能力,才能发现问题、发现趋势,获得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组织群众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如此一来,又如何能取得好的调研成果?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掌握“交换、比较、反复”的科学方法,才能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要想通过调研破解难题,并不是简单下几次基层就能做到的,必须有良好的调研作风作保证。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下去听到的是不真实的信息,看到的是经过包装的场景,那么调研结论自然不会正确。“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在安徽省民政厅工作时,每月至少有一半时间用在下基层上。他下乡时从不向有关市县打招呼,经常让司机“把车子开到进不去的地方”,然后步行进村入户。这种以作风之实得调研之真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领导干部只有甘当小学生,放下身段、融入基层,与群众同坐小板凳、同饮一壶水,真正长时间蹲下来,才能摸到实际情况,制定出让群众信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决策和措施。
新征程上,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调研作为开创新局、开辟新路的金钥匙。只有这样,在遇到忧愁和困难时,才能通过问計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及时予以有效解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