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丽
范本呈现
知止与知进
◎何 勇
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做事上知进,欲望前知止,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不断向廉洁自律的高标准看齐,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才能练就过硬的作风、保持清廉的本色。
知足和知止,是中国古人修身的重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援引《吕氏春秋》里的“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告诫党员、干部在生活上做到自觉自律。人的客观需要总是有限的。遏制贪欲,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提升是关键。心态不失衡,行为就不会失范。经常修剪欲望,不为诱惑所动,才能筑牢廉洁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知敬畏者能知止。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有效的自我约束,离不开外部制度设计、社会道德约束等他律作为保证。遵党纪、守法律、存敬畏,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觉悟。每名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知进者更能知止。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干事创业上应知进。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为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始终坚守信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谷文昌、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一大批优秀干部,他们始终牢记宗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擁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担当作为、踔厉奋发,照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湖南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在宿舍里住了近9年,从未添过一件家具,东西都是之前留下的,却带领一个贫困人口占比近20%的山区县摆脱贫困,并打造了一个跻身全省前20名的工业园区,受到百姓爱戴。党员、干部能力有大有小,但都应当竭尽全力在各自领域、各自岗位发光发热,为国担当,为民造福,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郑板桥有这样一副名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知足知止,难在坚守,关键在于常修身、常反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廉洁堤坝面前知止,在为民服务方面知进。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3日)
技法提炼
1.论据要充分。
论据是支撑论证、证明论点的材料,只有论据充分,才能切实有效地说服读者。选文首段开宗明义,通过引用二十大报告内容,提出党员、干部应“做事上知进,欲望前知止”的中心论点。在证明分论点“知敬畏者能知止”时,作者表明:一方面,要通过他律等手段让领导干部“知敬畏”;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也应提升自身觉悟,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在证明分论点“知进者更能知止”时,作者又通过谷文昌、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人物加以论证,充分证明了论点。
2.论据要真实。
论据必须是真实的,要和论点保持一致,不能靠推测或假想糊弄读者。论据只有确凿可靠,才能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选文第六段列举了湖南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党员干部应当知进”的观点,达到了呼吁党员、干部应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担当、为民造福、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的目的,建议中肯,说服力强。
3.论据要典型。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越典型,越具有代表性,就越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选文第二段写习近平总书记援引《吕氏春秋》中的话,告诫广大党员应自觉自律;最后一段又引用郑板桥的名联,提醒广大党员应常修身、常反省,前后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角度多变,富有新意,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在廉洁堤坝面前知止,在为民服务方面知进”的建议,达到了号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