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右一)带领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沱江大桥下进行例行检查。(章梦晗/摄)
“现在是汛期,你们要时刻关注水位线数据,有异常立即上报,启动预警程序,防汛工作的部署一刻不能懈怠。”
8月3日,在内江市资中县沱江水域的岸边,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例行来到相关点位进行检查。對于赵军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而他却说:“对于应急人,每天都不是平常的一天。”
7月30日晚,中共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了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名单,赵军被授予殊荣。8月3日,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前往资中县应急管理局见到了赵军,见证他平常却不平凡的应急工作。
“老乡啊,不要在这里钓鱼了。你看水这么急,这边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你离水这么近很危险,之前就有人被冲走过。”赵军劝这名老乡时,头顶的大桥上一辆货车呼啸而过。在资中,沱江穿城流过,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两岸民房聚集。每到汛期,美丽的江景却暗藏危险,总让赵军这个“应急人”眉头紧皱。
沿着江边的一条小路,记者跟随赵军来到一栋老旧的建筑,这里正是资中县应急管理局所在。当天中午,赵军刚刚结束一次安全风险防范检查,回到办公室,他难得喝上一口已经放凉的茶水,稍作休息。过会儿他还要赶去另外两个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例行检查。
赵军的办公室很简洁,但书柜异常引人注目,里面放着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等方面的书籍,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最新的《安全生产法》。赵军对记者说,看书是从事安全工作以来多年养成的习惯。
2001年,29岁的赵军被任命为资中县银山镇副镇长,分管镇上的安全工作。这让之前从未受过系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培训的赵军犯了难。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赵军给自己制定了三线并行的学习计划:向前任领导、相关负责人请教;从书本出发补习基本知识;到一线参与安全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这一学习计划对于当时的赵军来说并不算简单。他向记者坦言,自己只能靠挤时间来学习。“乡镇工作比较琐碎,各种检查非常多,想要学习只能依靠晚上回家或者周末休息的时间去看法条、文件,学习不同领域的安全知识,没有节假日、时间段之分。”
赵军从小在资中的农村长大,季节性的自然灾害伴随着他的成长,也成为了他心中天然的牵挂。“比如资中农村的房屋,特别是偏远一些的乡镇,普遍都是土坯房,本身就有很多安全隐患,一旦遇上大暴雨、大风,就很容易垮塌。”在乡镇从事安全工作的几年,赵军冬春关注防火,夏秋心系防汛,全年警惕地震,生怕突发灾害后应对措施不及时耽误抢险救援工作。二十多年下来,赵军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安全工作方案,但做安全工作,赵军深知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可能显得很渺小,所以在平时,他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再尽力。
一旦灾情发生,赵军在面对灾情时却总爆发出拼命劲儿。
2020年,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资中,给赵军留下了余生难忘的回忆。那年8月16日一早,鱼溪镇就接到了沱江河水即将暴涨的预警。第二天,沱江鱼溪镇段迎来了1981年之后最大的一次洪峰过境,水位迅速上涨,沿河村社20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
时任镇党委书记的赵军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安排了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等8名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处。“部署好之后,我们得到报告,河对岸有人喊救命。”赵军来不及细想就赶去,只觉得自己在和生命赛跑。水流急,冲锋舟用不上,赵军看到一辆转运建材的装载机,提起蹲在地上被吓得不行的司机,自己先上了车,“快上来,要不对面的人就没命了!”此时漫涨的江水已经将装载机的轮胎淹没,公路桥的桥面也看不到边缘,赵军叫了个同事上车,用竹竿探路。“当时一有不慎,或者桥面有什么障碍物,可能就会开到几十米深的河里。”
当车终于抵达群众被困的楼下时,由于公路离楼房还有一段距离,赵军让驾驶员将装载车大臂举起靠近房屋,自己顺着爬上去。时间紧急,赵军只能让老人孩子踩着自己的肩膀出来,最后,这家人成功获救。岸的那边响起热烈的掌声。救援工作持续了三天三夜,2000多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但赵军却在抢险中受了伤,他强忍着直到救援结束才前往医院,那时他才知道,自己摔断了2根肋骨。医生说:“我从医20余年,第一次见到两根肋骨骨折还能坚持工作好几天的‘铁人。”
“之前虽然抢险工作多,但那一次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心底有一份责任督促我,我是这里的书记,我不上谁上?”险情结束后,这份勇气与责任深深扎在赵军心里,令他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转折点也即将到来。
在乡镇工作二十多年,赵军对农村的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工作深有体会,自己也萌生了许多制度建设的想法。经过2020年的那次险情后,赵军主导建立起了“提前预警+校验”机制。片区负责人通知险情到村里的微信群后,每一户都要做出反馈,哪一户没反应,相应负责人就要及时联系到位。
“农村的应急抢险工作要从现实出发。现在青壮年外出务工,所以留在农村、住在老房子里的很多是老人、小孩,这就意味着他们难以通过手机及时回复,就需要各村指派专门的干部去联系、做工作。”在村镇工作时,他常常忧虑,也跟同事诉说自己的担心,“资中的各个村镇很分散,远的村镇从县里过去要四五十分钟,一旦遇到险情,从县里过来的救援怎么来得及?”赵军想要推进一些应急机制。
2021年,让他推开实践的机会来了。在组织的安排下,安全工作经验丰富的赵军来到资中县应急管理局担任局长。
从乡镇到主责部门,身份和责任都发生了转变,赵军也极力去适应磨合。
与乡镇较为琐碎的事务不同,应急管理局的工作要求他要更精更专,赵军明白自己必须加大学习力度。他对记者说,其实挤时间不难,只要有毅力谁都能做到,真正难的是如何掌握不同领域的安全知识。“有些领域非常专业,许多工作涉及的行业不一样,知识会变得很多很杂,比如消防、烟花爆竹、矿山这些,如果你不专业就没法辨识出风险。但是也不能本本主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军深知实践的必要性,同时他认为,在办公室坐着挖不出安全隐患,只有到一线去,才能揪出隐患,進行整改,减少风险。赵军“应急人”的安全意识与知识就这样快速建立起来。
资中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中心工作人员陈国军对当时这个刚来的新局长感到好奇,但很快就被赵军敢想、肯干、肯拼、务实的作风折服。“我在应急部门也工作多年,应急局长和其他局长最大的不同就是紧急性,考验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还有就是全面性,涉及的行业点多、面宽、量大。同时还得细心、踏实有责任心。”
“赵局长是从心底操心安全工作,他每次到我们企业来,都要嘱咐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经常跟我们说‘员工也是家里的宝贝,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保障他们的工作安全。”一家资中本地矿业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李海(化名)对记者说。
资中县葫芦寺矿业有限公司井下操作工尹志军第一次见到赵军是在2022年3月17日。那天,赵军率队下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108m水平暗斜井挡车栏处于开启状态。“这个很危险,串车提升过程中一旦发生断绳、脱钩,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撞坏沿线电缆、设备,重则将危及下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我们撤离出矿井后,就在院子里看到赵局长,当时他特别激动地跟我们的领导说安全问题,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尹志军本以为这是公司的领导,后来才知道,这是县上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知道后我就想,领导也对我们的安全工作这么亲力亲为,就觉得很暖心。”
“赵局长总和我们说,要做好‘应急人,就要做人民群众的亲人,工作中的铁人,排查隐患的明白人。这‘三样人其实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练好铁打的身体,做到铁面执法;把知识学到位,把排查隐患工作做到位。”陈国军说。
来到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后,赵军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应急管理局的同事们都觉得这个“铁人”局长亲力亲为,不放过一丝细节。但有时也觉得精神高度紧张,很难放松下来。
2021年12月13日,晚上11点多,值班的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资中县水南镇火车站货场旁铁路桥附近有较大液化气异味,疑似发生液化气泄漏。已经在家中休息的赵军接到电话,赶忙开车前往现场,路上不停询问情况。“当时很担心,因为事发地点靠近铁路,如果是液化气泄漏随时可能爆炸,对火车运行安全有很大影响。”考虑到安全隐患,赵军立即通知铁路有关部门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停止列车通行。
赶到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燃气管道没有问题。在组织相关人员对情况进行分析时,赵军提出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在附近倾倒了东西;二是附近小作坊排放了异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最终确定是一家私人液化石油气作坊向铁路桥附近倾倒了约5公斤液化石油气废液,而此时已经到了后半夜。
赵军对记者说,资中县有4家煤矿企业,15家非矿企业,从春到冬,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安全隐患就是勒紧大家呼吸的一根绳。
尽管赵军常说要练好铁打的身体,但在采访中,赵军说话声音极低。记者追问之下,赵军表示,常年高压的安全工作让他的精神高度紧张,夜晚很难入睡,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是什么时候了。而在局里工作的员工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常年休息不好,有的员工跟我说自己已经有轻度抑郁的倾向。”
“其实我也没那么伟大。”荣誉加身,赵军却直言,面对高压、高强度的工作,自己其实也“打过退堂鼓”。“这项工作真的压力很大,也没有时间陪家人,但家人也在大力地支持我。有的时候我就想,这么多危险的事情总得要人去干,既然我干了这个工作,肯定要对得起这身制服,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尽管本职工作已经满负荷,但赵军还想多做一些什么。“县里、乡镇人力少,救援难,更不要说什么专业性。”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赵军找到了单位中的蓝天救援队员,与其商量建立起一支属于资中县自己的救援队。
资中县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服务中心主任很认可赵军的设想,加入到初期的队伍创办中。“当时赵局长写了几十页的方案,细说了队伍组建、运行的方式、制度,一开始还有人犹豫要不要加入进来,看到赵局长如此诚恳,方案也确实可行,‘天雷救援队才这样创办起来。”
天雷救援队队长凌大津是第一批入队的老人儿,如今他配合赵局长的工作方案,已经拉动上百名各行业的人加入救援队,并定期开展专业训练。“这些人有老师、医生、公务员、企业家,还有许多普通人。大家都被赵局长‘身为资中人,为资中献一份力的话所打动,主动加入进来。”现在,在赵军的主导下,各乡镇的应急反应能力已经能够在20分钟内做出响应,抵达受灾点,天雷救援队也多次参与大小救援,在抢险救灾中发光发热。
加入应急管理局以来,赵军已经主导推动多项制度建设。液化气事件后,赵军经走访调研,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后,与住建部门协商制定了“资中县城区液化石油气集中配送制度”。如今,资中县的每一个液化石油气瓶上都附有可以追溯的二维码,包含气瓶生产的详细信息。
“我不算什么人物,作为‘应急人,未来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获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后,赵军只觉得自己更要加快脚步,许多应急制度还需要尽快推进。与记者告别,赵军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安全检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