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9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21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使命担当和政治品质。回顾过往,从古人对“天下”的政治想象,传统“天下”观念的流行;到近代以来,“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民族—国家”理论体系的兴起,传统“天下观”的解体;到当代“新天下主义”的讨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天下观”的传承与创新,“天下”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变化过程,而理论变化发展背后的逻辑是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其理想目标不是建立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等级国际秩序,更不是重拾朝贡体系的天下治理方式,而是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共同体”“国际主义”等思想的丰富发展,是对传统文化“天下观”的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审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多重面向,可以更好地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在传统文化中,“天下”是一种开放性的、模糊化的表达,它“既可以是本朝普天之下的王土,也可以是‘天之所覆、地之所在’的广阔空间,以及人类社会”[2]。“天下”地理空间伸缩的灵活性也使政治层面的“天下”可以指涉国内政治和涉外关系两个层面,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政治语境中又有所差别。在传统文化中,“天下”是指以“华夏”为中心的差序等级的权力结构与政治系统,既表达中心内部的政治关系,也涉及中心与边缘之间的政治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既受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也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中内嵌的等级制权力结构的扬弃,其既立足国内,处理好本国的国内事务,践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也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的辩证统一。
所谓“民心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被赋予政治心理上的意义,指的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政治心理及其认同建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262这揭示了政治统治合法性与民心之间的关系,道出了天下的得失取决于是否顺应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自觉遵循,体现了对“民心天下”这一政治文化规律的深刻认识,更是对我们党百年奋进史的深刻总结。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民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顺应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凝聚民心,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知道:不能“专凭红军打天下”,而应深刻注意从政治上动员苏区内外千百万工农劳苦群众瓦解白军,一致来参加和发展民族革命战争[5]。在全民族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6]512。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毛泽东指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呢? 只有人民,只有我们,才能正确答复这个问题。对的,正确的,只会是人民,只会是我们。”[7]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只要我们的政策正确,依靠贫雇农,紧紧地团结中农,保护工商业、中等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利益,不杀俘虏官兵,这个天下我们就可以得到。”[8]共产党人和人民打成一片,赢得民心,依靠人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在“治天下”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赢得民心与赢得天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警惕在取得天下后存在的摆老资格、恃功挟赏的落后思想,指出“这个天下是全党同志和群众一起打下来的,这份功劳应该首先归在人民大众身上”[9],要克服那种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妄自尊大的思想。坚持“粮食定,天下定”[10]的理念,注重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定天下、稳民心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共产党人坚持“敢为天下先”的观念,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和风格,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细处入手抓落实,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人民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用“天下何以治? 得民心而已! 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来强调民心民意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来号召全党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用“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来明确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11]15。这既是政权存废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重要维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胸怀天下”,遵循的是“立己达人”的逻辑进路,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又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首先要做好自身,修身养性,并由己而外推,从内向外不断拓展,由身及家、由家及国,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牺牲民族、国家利益的“世界主义”,而是坚持内外双修,兼善天下,“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以中国自身的改造着眼及于世界的改造。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心一意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国共产党秉持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秉承为世界谋大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是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的当代表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大地,搞好本国革命,致力于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时又放眼世界,为世界革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是主张世界大同运动的国际主义者,也是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这种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并不冲突,因为只有中国的独立解放,才有可能去参加世界的大同运动。”[12]中国共产党人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秉持“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6]521的理念,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推翻了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既着眼于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着眼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重要理论思想,在维护和巩固中国大国地位的同时,又致力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指出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同时也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3]78,坚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13]300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中国共产党坚持忧患意识,不断发展自身,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官方话语表述也经历了从“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4]到“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5]的转变。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既注重自身发展,又着眼造福世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千年梦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新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取得伟大成就,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党领导中国人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不仅代表着地域范围、权力结构和政治系统,还是一种强调以德性、德治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如果说“有德者据天下”,阐述了道德是“天下”的理想统治者所应具有的一种品质。那么顾炎武的“亡国,有亡天下”之辩,则强调了“伦理道德”是“天下”本身必备的品格。“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16]“亡国”就是改朝换代,统治者的政权转手。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仁义充塞”,道德伦理的丧失。“天下”不仅是一种地域范围,还强调以德性、德治为核心的道德伦理秩序。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既受到传统“德性伦理”价值模式的影响,也在传承借鉴的基础上发挥其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建立“华夏文明”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更不是维护美国秩序的和平,而是在现实世界中扬道德之善,顺大势、行大道、担大义,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为中国传统天下主义“外化表现”的朝贡体系,展现的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中的“厚往薄来”,互惠互利,既注重商业的“利”,也服从伦理上的“义”[17]。可以说,立己达人、兼济天下、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和践行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既是对传统“天下观”的历史传承,也蕴含着守正出新的时代创造,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丰富了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为开拓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1]61中国始终不忘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底色,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讲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利益,不断扩大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更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好地重视和照顾他们的需求,更多考虑对方利益,见利思义,必要时舍利取义。中国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合作倡议,同周边国家分享合作红利,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致力于推动全方位和互利共赢的中非合作,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积极支持非洲可持续发展;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不断深化经济贸易往来、科技创新合作、文化交流互鉴,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中拉友好合作提质升级;携手抗疫,促进中国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推动弥合“免疫鸿沟”。中国秉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做到弘义融利,一起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突出道义,强调的是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并与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但绝不意味着放弃我们的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1]249对于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任何人、任何势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给予迎头痛击。
“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是对西方国际理论所奉行的“利益至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等理念的批判与超越,也有别于西方传统大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甚至用武力来实现自身利益的陋习。在国际现实中,西方有些国家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在国际交往中,恃强凌弱,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中国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国所坚持和践行的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强调相互尊重彼此关切,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18]指出天下太平是由公正得来。而在“以力假仁”的“霸道”与“以德行仁”的“王道”之间,中国古代先贤推崇“以德行仁”的“王道”,认为国家之间讲道义、修仁德,天下方能太平。“公则天下平”“以德行仁”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血脉深处,也践行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实践之中。
“维护公平正义,必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19]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倡导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国家来发号施令。中国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筑墙”“拆台”“退群”等单边行为。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方坚持客观公道,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判断,倡导依托多边平台,加强沟通协调,聚同化异,扩大共识。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倡导世界各国增强紧密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制,使之更加公正合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秉持公理正义,说公道话,办公道事,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坚决抵制少数西方国家打着“正义”旗号行“霸权”之实,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搞小圈子、小集团、借“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的各种行为,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也是对西方所谓“国强必霸论”陈旧逻辑的批判与超越。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作为历史上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更多是以道德的感召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倡导的是“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化干戈为玉帛”等理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列强的侵略、凌辱、掠夺,更深知维护和平、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中国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通过殖民、战争和冲突的进行,而是以和平、合作与共赢方式推进,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不仅有经济的互惠共赢、政治上的团结合作,而且把公平正义作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应有属性,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主义色彩,并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响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延续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也蕴含着“天下一家”的伦理意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家”具有丰富的内涵,“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20],“四海之内皆兄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1],纵然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天下一家有不同的诠释,但其包含的仁爱、道德内涵,其对个体与共同体一体共生关系的辩证认识,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绝不是把世界看成是中国的“天下”,或者说要试图构造一个“中国特色”的政治共同体,而是基于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基于生生流行的人道关爱,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体提供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坚持“天下一家”,不是从天下“人性本仁”同理心的先验逻辑出发,来推出“天下之为一家”的理念。坚持“天下一家”是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基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的客观现实,基于“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人民利益的空前深度融合,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演进,更是基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前所未有,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的时代境遇,来倡导“天下一家”,旨在促进各国人民彼此理解,相知相亲,和衷共济,共同谋求联动发展,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以共同的力量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在现实当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勇于承担国际人道主义责任,开展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为守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贡献重要力量,以实际行动彰显“天下一家”的道德情怀。
中国共产党秉持和践行“天下一家”的理念,也是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与超越。诚然西方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一度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话语,从某个视角揭示了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现实存在,但其总体上有悖于国际关系变革发展的现实,逐渐与“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失去对应性,并一度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或以权力或以国际制度或以集体文化认同为核心来阐述定义国际关系,按照其基本逻辑,国际关系或将陷入“安全困境”,上演“大国政治的悲剧”,或将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由于国际公共产品的缺乏而引发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动荡不安,或只能演变为西方价值联盟所主导的世界格局,其由于理论上的偏狭导致了解释现实的苍白,更无法从“应然性”的角度为当今国际关系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也具有“文明共同体”的意蕴。正如列文森指出:“在早期‘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价值体。”[22]王朝代表着统治秩序,而天下代表一种文化价值。回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作为王朝的“国”接连更替,盛衰无常,但中华文明连绵不断,一以贯之。作为“天下”的中国代表一种文明秩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23]其意见虽有偏颇,但也指出“天下”具有的文明向度。人终究无法摆脱“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24]669,政党现代价值意识的建构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定向的影响。立足现实,放眼世界,中国共产党提出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丰富了传统“天下观”的文明内涵,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是在对中国“天下主义”批判继承和世界文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坚持代表不同价值观与利益诉求的文明可以以和谐的方式共存。诚然,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中国的“天下主义”蕴含着建立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等级文明秩序。但中国和四夷都是“天下”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的,也存在“华夷互变”“华夷一体”之说,其中蕴含着的“和而不同”理念,汲取转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优质文化资源。
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多元和多极化的世界,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都是独特的,各有千秋。各类文明姹紫嫣红,有特色、地域之别,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又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文明的差异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任意一个特定民族企图将本民族的特殊文化上升为普世的人类文明都是徒劳,用某一种价值模式去同化和改造其他价值的企图也是妄想,“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25]。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坚持文明多元共生,是对西方以扩张方式进行“文明发展模式”的否定,是对持“先进文明”“落后文明”的论调以及各式各样的“文明优越论”的批判与超越。西方文明的扩张,伴随着西方工业化而展开,西方国家在近代的领先性,也使其盲目乐观将其发展模式与文明定于一尊,不承认、不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承认其他民族文明的独立性与合理性,并强行向非西方国家推行自己所谓的文明,强行为其他国家制订价值准则,使其他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附庸”。“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4]405西方文明的强势压迫,也使非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26]的困境。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中国价值的对外扩张,实现中华文明的“一统天下”,而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兼收并蓄,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破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是一个无远弗届的同心圆,一层一层地开化,推向未开化”[27],所谓“王者无外”“无彼我则无内外也”,“天下”原则的先验性预设了世界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把一切外部性化为内部性,也就在逻辑上取消了外部和敌人的概念,排除了不可化解的死敌、绝对异己或者精神敌人的概念 ,也就没有绝对的“我”和“他”的界限。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不是封闭的、僵死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原与边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互动史。这种“互动”不是靠武力的方式单向输出,也不是靠穷兵黩武和对外扩张,而是坚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是靠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强调的是文化的交融与互鉴,以德服人、以文化人。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就是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对传统“天下主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9]5“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29]7我们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在坚守民族精神独立性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外学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63,以元首外交、非正式外交勾勒出不同文明交相辉映、互学互鉴的图景;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机制,拉紧文明交流的纽带;倡导并以实际措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共体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重要多边会议,为促进各国文明交流对话、合作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对“西方文明冲突论”的批判与超越。西方文化对“自我”与“他者”进行二元划分,以界定“他者”凸显“我”的意义,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敌我思维。基督教中固化的“异教徒”思维方式、霍布斯的“人与人之间是狼对狼的状态”的“丛林假定”、卡尔·施米特的“区分敌友”的政治理论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体现了“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文明冲突论”把美国“二元对立”的哲学范式、“非友即敌”的对抗性世界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正如亨廷顿在界定文明认同时指出,“我们只有在了解我们不是谁、并常常只有了解我们反对谁时,才了解我们是谁”[30]。亨廷顿把儒家和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对立起来,并预言中国的崛起将导致全球文明冲突。这种以“二元对立论”为基础来解释世界文明的范式,对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治理合作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消极和破坏性的,甚至有可能使地区和全球局势陷入危险紧张的状态,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尽管文明优越、文明冲突等论调时而甚嚣尘上,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仍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真诚对话、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融合发展。
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不仅指一种合理的政治秩序,而是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人类社会最高之价值,代表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追求。统治者只有遵循、效法天命、天理,才能开创太平盛世,实现天下大治。但传统“天下观”毕竟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性观念,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华夏中心论”的色彩。立足当今时代,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中国共产党在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基于多种文化交流互鉴的文化现实,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断拓展价值共识的深度与广度,为全球发展方向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的超越。
人作为“现实的人”,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漫长的历史中,不仅具有某些共同的自然属性,也会逐步积累一些相似的体验、认识、经验,形成一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价值,并存在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中[32]。全人类共同价值就是对不同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积极合理因素的某种认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3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倡导,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近代以来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各种文明相互隔绝的状态,各民族的历史日益成为“世界的历史”,各民族的文化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同时,各种文化在交流触碰中,彼此的差异性也日益显现。世界范围内文明共存与文明激荡交相辉映,文明共存中有文明的激荡,文明的激荡中包含着文明的共存与交汇,不同文明在共存激荡中发生交汇与碰撞而不断走向融合。中国共产党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跨越文化隔阂,融合观念差异,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在聚同化异中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助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同于西方所推行的“普世文明”。“普世文明”以西方价值观唯我独尊,企图建立西方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所谓“普世文明”,既不是“普世”的,其推行的方式也并不“文明”。中国共产党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坚持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34]。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从二者相结合的视角多维度阐释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深层意蕴,有利于廓清和驳斥舆论和思想领域存在的错误认识,也有助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中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情怀与担当,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