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房,王 旭
(1.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医科大学 纪委,河北 石家庄 050017)
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就是国内外民众对这个国家文化发展整体状况的感知与评价,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文化行为、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是经济、政治等其他维度国家形象的精神支撑和内核积淀。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就是立足新时代,以通过文化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象建构为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吸引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其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国家形象战略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建构的过程就是此形象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的过程,是国家、民族与全体社会民众所表现出的整体文化素养与文化强国形象标准相匹配、与文化强国形象内在要求相符合、与文化强国身份形象相对称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立足2035年全面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文化精神力量相统一,向国内外树立并展示出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的良好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文化发展正确方向,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文化强国形象得到进一步塑造,这正体现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的内在规定与本质要求所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16。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自觉担负起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为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工作原则,强调“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方面面,为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2]。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3],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系统全面的新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使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顶层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文化建设不断提升至新的历史高度,成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塑造与提升的根本保证。
同时,一个政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突出反映和决定着这个政党对国家文化的领导与建设能力,政党文化对国家文化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体现在党的光荣传统、思想路线、政治意识形态、党员行为作风等方面,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制度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品格当中,其社会化程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不断加深,进而带动并引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紧密相连,政党文化形象更是政党在文化层面上的表达与展示,其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组成部分和鲜明特色,是对国内社会文化及其形象的核心引领,也是在对外交往中国际社会最多和最直观感触与了解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与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文化引领党风廉政建设,助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党的自身文化形象建设[4],不断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促进了政党文化发展及其形象塑造,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文化生态、文化强国形象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对内投射到社会文化当中,表现为信仰的力量以及全体民众的认同感、向心力与凝聚力,对外表现在国际社会中,则成为党际差异、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差异、人民文化信仰差异的辨识因素与突出表现,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形象、中国文化形象以及政党与国家整体形象的生动诠释,引领着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与强化。因此,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良好的政党形象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整体深入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文化工作的开展不断增强实效,文化建设也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引领并提供思想保障与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年来成就时,对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推动文化发展、思想和精神面貌层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作出肯定。同时再次明确要牢牢坚持这一根本制度,对抓紧抓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和战略性指导。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从制度层面提供保障,要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制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坚持“一个必须,四个牢牢”①“一个必须,四个牢牢”,即“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健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切实提高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二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度深抓实效,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贯穿文化强国建设各个方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文化建设全领域,使得文化建设领域各要素始终保持进步状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进一步培育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文明风尚,促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更具吸引力和信服力。三是依托创新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新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为文化强国形象建设提供内在驱动,不断深化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助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与治理,系统推进意识形态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创新发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成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鲜明旗帜与重要原则,成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鲜明表达。一是要为了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6]文化强国事关全体中国人民,强在人民、为了人民、工作成败得失由人民审阅,这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守与践行,要进一步解决文化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掌握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塑造的立足点、闪光点和优势资源。二是要依靠人民,秉持群众路线和首创精神。毛泽东提出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7],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落实“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持续开展“走转改”①“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贯彻“三贴近”②“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确保文化强国建设始终沿着群众路线前进。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者、推动者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使文化强国建设更得群众拥护、更有群众基础,更赋群众智慧、更聚群众力量,推动中国文化强国形象进一步提升。三是要滋养人民,坚守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向就在于由人民群众共享丰富的文化成果,塑造人民的文化和精神信仰,最大限度地唤起党和人民“高举旗帜”的主体意识,以此推动满足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的美好需要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坚守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化滋养人,已然成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优势展现,彰显了“高举旗帜”的特定内涵和进步意义。
文化形象的塑造和认同,其核心是对价值观的塑造与认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的内核,也是文化形象好坏的判定标准。文化强国形象是全体国民所传达出来的综合的、整体性的良好文化形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国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重要举措,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强国固本的根本途径,已然成为文化强国形象的重要标志和战略手段。同时,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包括内在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或外在的文化形象、文化产品等入手进行构建和传播,其价值理路就在于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铸魂育人,努力塑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3],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源泉和文化滋养,成为凝心聚力推进文化强国形象塑造与展现的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自身作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最突出表现之一,其对内“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使国民保持了强烈而坚定的文化认同与自信,对外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魅力,也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内容与手段。正因如此,作为其继承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受其影响的国民素养、精神信念、民族气质与凝聚力等也成为文化强国形象的直接表现以及价值与灵魂所在。
革命文化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源泉,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精神文化。以红色基因形成全社会的红色底蕴,以红色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当中,革命文化已然熔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展现出新时代人民团结、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强国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为其凝练提供了丰厚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和思想基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有机构成得到阐释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简意赅,极具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穿透力,有力地凝聚了民族精神,引领着民族文化新发展,进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精准表达,其培育和践行需要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获取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能以此为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化升级和与时俱进,进而推动文化建设全局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巩固、传播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认同与自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此塑造文化形象之魂,成为并满足了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形象特征和内在要求。
重视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轴作用,使其融入国家、社会、个人的方方面面,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其对文化建设事业的现实指向功能和强大凝聚力,为文化强国形象的建构汇聚合力,是应有之义。一是要将其融入治国理政当中,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一系列论述、指示,指明其科学内涵、重要地位、独特意义等。2013年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其作出总体工作部署。此后不断融入中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层面的现代化治理实践中,推动了中国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向国内外展现出良好的文化底色和国家形象。二是要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养良好文化生态,释放文化强大动能。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多种形式,将其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民众生产生活全领域、全方位,利用各种时机、各种方式实现广泛覆盖、纵深发展以及常态化宣传,以此推动整个社会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与保持,让全体民众在生活与实践层面感知、认知,实现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有效动员、凝聚、激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增强各族人民文化归属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三是要将其融入网络空间当中,绘制网上网下同心圆[10]61,构筑起全体民众精神文化高地。网络空间已成为文化价值观交流交锋的重要阵地,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3],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当下,良好的网络空间文化形象成为文化强国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正确区分和对待网络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三个地带”[10]5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扎扎实实做好,营造一个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生态。
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说到底就是“人化”和“化人”。“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重要表征和建设主体,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对时代新人的良好精神文化品质塑造,增强青年人对文化的认知认同以及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增强志气,就在于引导其坚定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胸怀“两个大局”“国之大者”,做心中有理想、有信仰、有国家、有人民的新时代有志气国民。增强骨气,就在于引导其坚持初心、坚定信念,保持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文化渗透、文化侵略面前坚守正确的文化旗帜,绝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崇洋媚外的“文化奴隶”“思想奴隶”。增强底气,就在于引导其明晰坚实的底气源于中华文明、源于党的领导、源于国家富强,要通过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国力、释放国家制度显著优势、创造时代发展机遇,赋予时代新人源源不断的底气。时代新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是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髓的汲取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彰显,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建构过程中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极为重要,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包括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蒸蒸日上的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有赖于培育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实现文化自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指明了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需要遵循的内在逻辑。
文化自觉是基础阶段,即中华民族及其成员懂得自身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自身文化具有“自知之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9],指明了文化自觉的重要所在。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提升文化引领力、向心力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及其形象塑造与展现的首要逻辑遵循。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自觉作为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得到凸显,党领导各族人民时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明确文化纲领,制定文化政策,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合乎规律的认识文化、科学理性的认知文化,加之文化反思与文化自省,构筑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展现出理性认知与主动担当的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两个大局”和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实际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智慧、理念价值以及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与认同,表现在对党、国家、民族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自信态度。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3],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的继承与保护,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为“双创”);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3],传播和利用好革命文化;强调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高文化软实力;强调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宣传者、引领者;强调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研究,探索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强调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自信,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生力量和外在表现,成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集中表达。
坚定文化自信决不能言而不行、坐而论道,必须落实到实践当中,体现到文化自强的行动之上。文化自强,首先是坚守“自”,这表现在中国既坚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守人民立场,独立自主,统筹发展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坚定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又重点强调自主创新,增强文化自主创新实力,激发创新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同时要做到“强”,表现在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提升文化感染力、竞争力,释放文化强国形象塑造的新动能,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只有高度的文化自强,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创建文化强国、分享文化强国成果的精神动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牢牢站稳步伐、不断阔步前行,尽显中国文明大国整体形象、发展中大国形象,以及负责任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象。
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不仅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内容展现与现实表达,也是其战略目标和重要手段。同时,三者又是一个动态向上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发展过程,展现了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文化自觉作为基础,是文化强国形象塑造的活力源泉和前提条件;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自觉的纵深发展,推动方向和底气的坚定,生成了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与信心,是文化强国形象的集中展现;文化自强作为战略要旨和现实检验,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建构和维护支撑起骨架脊梁。
一种形象的塑造、传播与认同,需要系统科学的战略手段加以支撑。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应注重从内、外两个角度入手,促进对内和对外的双向联动,以此形成合力,保证文化强国形象的高质量塑造、有效传播以及国内外的高度认同。
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所在、本质要求和重要步骤,是加快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新形象的实践路径与实现手段。
1.健全“两个体系”,以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强化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内涵。“两个体系”即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其塑造与维护的重要抓手,这有赖于“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1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文化产业链、创新链,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助力文化强国形象新的内涵建构。
2.深化文化“两侧”改革,以文化供需良性平衡打造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样态。文化“两侧”改革,即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供给和满足需求,是中国文化建设、文化治理的路径选择和主要目标,也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重要表现。中国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12],深化文化“两侧”改革,就是不断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释放文化产业潜能,推动充分、优质的文化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的适应平衡形成良性闭环,推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3],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效果日益凸显。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释放文化创造活力理顺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13],文化领域的改革理应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根本尺度做出考量与设计。为此,中国从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入手,进一步破除制度发展障碍,完善各项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例如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推进文化法治建设;设立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新机构,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发布《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不断释放并展示出国家文化创新创造潜力,进一步展示出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活力形象。
4.推动文化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引领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跨越。文化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与其他环节绝非割裂开来的。新发展阶段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贯彻“协调”理念,文化与科技、旅游以及其他产业、领域间的融合不断向着更加全面、广阔而深入推进,协同治理成果日益显现。未来,要继续通过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内涵增值、文化产业蝶变升级等,共同构建起文化强国新格局,塑造好协调、融合的文化强国形象。
5.推进现代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辟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途径。数字技术是推动中国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文化创新创造、文化现代化治理的全过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14],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标志着该战略已正式部署并加快实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数字化,打通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助力中国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的新发展新升级[14],推动完善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标准体系,进一步打造文化新场景、推进文化新基建、培育文化新业态、引领文化新潮流,实现文化内容优化、形式优化、传播方式优化、治理效果优化,有效塑造和展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形象、新面貌。
6.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适应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新要求。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受限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在供需之间存在的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低端和无效供给的问题日益暴露。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一,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多元主体文化供给,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整体服务水平。其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意见》明确强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15],以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属性进一步展现和塑造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其三,系统提升文艺作品质量,打造文化文艺精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夯实基层文化阵地,进一步促进文化强国形象塑造与维护。
文化形象的对外传播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的战略目标与实现手段之一,对外树形象首先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16],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就要通过“讲故事”塑造可敬、可爱、可信的文化强国形象。
1.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打破文化隔阂,塑造“可敬”的文化强国形象。文化之间存在的隔阂、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文明相通、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阻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强国形象的对外塑造与传播,始终“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17]。一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凝结的中外优秀文化共鸣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作为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战略思想,凝结和彰显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深厚底蕴,同时实现了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价值观,尤其是对文明等级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论调的彻底批判与超越,严格遵循着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和文明共识,真正回答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逻辑与发展前景,推动着中华民族优良作风形象对内向国民、对外向国际社会的演绎与展示。二是讲好“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文化联结点。“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1]20,在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融中,将极具中国内涵、中国精神的文化理念、文化内容、文化底色传达给世界,例如确立具有融通中外深厚文化意蕴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这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文化隔阂,使全世界人民对共同价值追求更加清晰、精神文化向往更加明确,对内推动了自觉、自信、团结统一的文化强国形象,对外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东方大国的宽广胸怀,展现了和平发展、团结友爱、负责任的“可敬”形象。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坚守与弘扬,也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把握与遵循;不仅作为国家形象战略的内核方针,也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内容构成与展现手段。
2.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消除文化误读,塑造“可爱”的文化强国形象。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消除文化误读、促进民心相通、展现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不可否认的是,西方世界总是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片面地、狭隘地认识中国、解读中国、评价中国和指责中国[18],对中国的文化误读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塑造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可爱”形象。一是阐释好中国文化特色,展现新时代文明悠久且立体生动的文化强国形象。加快推进各类平台建设、现象级文艺作品创作、高端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对外翻译与传播工作等,有效利用、展现好文化内容、文化产品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牌、中国符号,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二是坚持好开放包容态度,塑造新时代极具亲和力的文化强国形象。“世界交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9],文化的交往也要兼顾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20],文化强国形象,绝不表现在一家独大、傲慢欺压的“强”上。中国高度重视和运用好国内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在文明交流中立足自身文化土壤,秉持互相尊重、平等包容、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助力中华文化“双创”和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展现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胸怀、亲和友善的良好形象。三是致力于推动世界文化共同繁荣,彰显新时代负责任的文化强国形象。文化交流过程中,主张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①1990年12月,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总结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不仅展现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智慧所在,也展现出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共创繁荣的理想追求,更展现出新时代勇于担当、开放自信的负责任的文化强国形象。
3.推进文化主动传播避免被动失真,塑造“可信”的文化强国形象。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抛弃主动就会陷入被动,良好的文化形象乃至整个国家形象就会难以维护。中国文化“走出去”,既需要具备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需要文化形象的主动塑造和传播,避免“失真”“失声”,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可信的一面。一是讲求文化供给和传播同受众主体的文化需求相适应,推动文化强国形象得到进一步传播与认同。一方面,基于供给侧,着力打造展现中华文化实力与魅力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不断突出比较优势,让国际社会更鲜明地感受到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的形象面貌。另一方面,基于需求侧,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心理特点、接受习惯以及政治与意识形态导向,发掘文化交流契合点、联结点,推进中华文化的全球化、区域化、精准化、分众化表达。二是讲求文化形象由“他塑”转向主动、全面的“自塑”,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战略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下好文化形象“自塑”的“先手棋”,打赢“主动仗”,既要主动讲、善于讲、讲清楚中国文化的道理所在,避免不良“他塑”形成的先入为主,又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21],回应并解决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客观的“他塑”。另一方面,要强化中国文化话语权,推动全球文化治理体系变革,既要积极对接和把握当下西方主导的文化话语格局,在全球交往格局的既定游戏规则中做好国际传播[22],在适应中生存壮大,又要加快自身综合国力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对外传播体系,主动提出中国文明方案、发出全球文明倡议、阐释中国文化道路,助力重塑世界文化新格局,实现从主动适应到高效引领的跨越发展。三是讲求善用互联网,让“最大变量”变成文化强国形象塑造的“最大增量”。建设网络强国与文化强国都是“十四五”规划当中的重要国家战略,二者相辅相成,其内涵、价值指向方面都存在相通性。要站在两大战略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互联网核心技术攻关,认真研究、把握、利用好互联网传播规律,打造并善用“互联网+文化”,发挥互联网在国际社会中讲述中国文化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声音、展现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的平台优势,促使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扩大新时代文化强国形象认同范围与良好态势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