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校附属第一幼儿园 黄 丹
幼儿园教育活动重视幼儿的发现性学习,这正是幼儿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与陶行知教育理念下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契合。陶行知先生强调学习者应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探索知识,体现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组织幼儿园自然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摆脱传统说教方式,把陶行知教育理念与自然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使大自然教育环境可以发挥其基本作用,充分拓展幼儿的认知水平,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自然教育活动中获得健康成长。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充分说明了实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应该走进幼儿的实际生活,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的环境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可以培养幼儿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意识。实践活动不同于华而不实的走过场活动,在幼儿园开展自然活动有具体的载体,保证了自然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在渗透自然教育时需要依托具体的环境,使幼儿在自然环境的支持下获得知识,这为幼儿园教育指明了方向,即在开发幼儿智力的过程中,需要让幼儿的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让幼儿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心智与性格。
教师要在开展幼儿园自然教育时,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主张以幼儿的生活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在生活实践与自然实践中接受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明确幼儿已经积累的实践经验,并从幼儿的实践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幼儿认知特征的自然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大自然开放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让幼儿开展自主发现、探究与实践。在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要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要学会倾听,并根据幼儿的想法予以恰当指导。在开展自然教育时,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户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可以与幼儿一同在生活中寻找自然素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幼儿与动植物的友好交流,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在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时,创设与自然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教师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利用宽阔平坦的场地,带领幼儿参与游戏或制作风车,通过讲解风力、风向等概念,让幼儿感知这些基础的科学理论,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如在树林、园林或公园等地,可以让幼儿看到树木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观察树木或花草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种植、浇水、除虫、收获等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把幼儿的劳动与肉眼可见的植物变化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幼儿感知到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再从植物的生长延伸到幼儿的成长,让幼儿紧紧把握住成长的黄金阶段;再如,每粒种子、每片树叶都有天然的颜色与结构,其变化无穷的特征可以让幼儿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接触到美丽的色彩与完美的构图,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让幼儿在不同植物的造型中感知大自然各有特色的美。
但是,不是每次自然教育活动都有机会带领幼儿来到户外,因此,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选择丰富的自然材料,尽量选择可塑性强的材料,让幼儿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如狗尾巴草可以编成好看的手环,这可以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同时认识到传统手艺中的编结;如可塑性较强的粘土、泥巴等,这些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来塑造不同造型的自然材料,为幼儿的自然探究活动提供了无限可能。教师在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时,可以利用这些自然材料,打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主张幼儿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中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喜爱动植物,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奥妙。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规律,教师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可以组织游戏活动,以激发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户外游戏活动,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在观赏各种各样的花朵时,教师所组织的游戏活动是让幼儿在观察中比较,看看谁能够发现花朵有哪些不同点。幼儿可以分析植物开花的位置是否相同以及花朵的颜色、形状、香味等,在对比中感知不同植物在开花时呈现的不同状态。幼儿享受着花朵观赏带来的美感,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可以充分体会到大自然的奥秘。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户外寻宝”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草地上或植物周边寻找小动物,如蚂蚁、蜗牛、瓢虫等,目的是让幼儿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不断探索,以提升发现与观察的能力,让幼儿有与动植物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幼儿寻找到相应的“宝物”后,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这些小昆虫或小动物的名字,与幼儿一同探讨它们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加深幼儿对动植物的印象。又比如,为了活跃幼儿的思维,展现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在秋天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观察不同落叶的颜色与形状,并让幼儿把落叶收集起来,带回教室。之后,教师组织幼儿用树叶完成自己的创意想象作品。幼儿可以利用树叶的粘贴呈现出一幅画作,也可以通过给树叶涂色来体现自己对色彩的运用“超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需要在创新系统中得到有效运作。在开发幼儿潜能、提升幼儿创造力的自然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物的造型活动,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
首先,为了促进幼儿创造性潜能的开发,教师在选择自然物进行造型活动时,要确保其具备视觉艺术,可以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幼儿在审美领域产生愉悦感与满足感。
其次,教师要通过自然物千姿百态的造型引起幼儿对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好奇心,利用自然物天生的色泽、质感以及形态上的可塑性进行造型活动。
最后,幼儿的手部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这需要幼儿在智力、精神、情感上得到充分锻炼。因此,在组织自然物造型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具体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以手部操作开发幼儿大脑潜能。根据不同自然物的造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与体验,打通幼儿的感知通道,利用联想、想象与创造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利用自然物精心制作的作品,如利用枯树枝拼接的小屋、利用落叶与小花制作的压花艺术画、利用枫树叶做成的玫瑰花等,色彩丰富、造型可爱的自然物作品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教师则可以根据幼儿想要制作的自然物造型作品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幼儿根据想象与联想进行创作。
比如,在幼儿观察到教师带来的树叶造型帆船、树叶在画布上粘贴的树叶画等作品后,教师则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树叶,让幼儿说说这些树叶的颜色。根据展示的作品,教师询问幼儿:“如果让你用树叶完成一个作品,你会选择用树叶做什么呢?”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与讨论。有幼儿表示长长窄窄的叶子可以变成鱼,也有幼儿表示可以用很多树叶拼成孔雀的尾巴……。幼儿的想象力无穷无尽,教师还可准备胶棒、树枝、彩纸等素材,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促使幼儿完成作品。
幼儿园自然教育环境布置应该与开展自然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整体基调是健康、文明、向上的,环境的颜色应是多彩的、明快的,而且自然材料要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突出季节性或不同时期的变化,把自然教育中的知识、趣味、艺术等融合起来,促进幼儿在不同时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自然材料,置身于不同的环境布置场景中。这让幼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自然活动环境与外界保持一致,不会产生幼儿园与大自然环境不同的割裂感,进而让幼儿在参与自然活动时可以探索生物的生长规律,发现生物的秘密等。
教师可以在幼儿园自然园区种植不同的观赏性植物,带领幼儿根据季节的变化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师根据每株植物的名称设计了植物观察日记,每天都由三名幼儿担当日记观察员,把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如叶片数量、植物高度以及浇水情况等。这样幼儿可以掌握植物生长的条件,发现植物生长规律。教师可以每周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一次自然园区的植物生长情况,与幼儿围绕植物的颜色、高度等话题展开讨论。
比如,教师利用“长寿花有什么颜色?花瓣是什么形状?开花的时长是多久?薄荷的叶子闻起来有什么味道?你知道薄荷的作用吗?”等问题展开师幼互动,科普植物知识,增加幼儿对植物的了解程度。又比如,教师在秋季与幼儿参与户外自然活动时,搜集了丰富的自然素材,包括干枯的树枝、掉落的松果等,把这些收集起来制作成了挂画或把松果制作成小山丘等。在整个秋季期间,幼儿都可以看到这些自己在户外采集来的自然素材所制作的作品,提高幼儿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成就感,同时产生亲手制作的冲动。以自然材料丰富室内自然教育的环境,使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了解大自然,积累自然知识,也可以通过对材料的二次加工展现自身创造性,增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当前建设地球村的主要任务。为了让幼儿把保护环境当作自己的任务,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自然教育活动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在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无论是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公园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还是呼吸清新空气,提高幼儿对环保的重视程度,都可以通过自然活动来渗透环保教育。比如,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观察草地上经过的昆虫。每当幼儿观察到一种昆虫,教师需利用手机拍照,并在一旁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些昆虫的名称以及其对大自然的重要性。等回到教室后,教师利用手机连接电脑,播放每一张刚才观察到的昆虫图片,组织幼儿围绕昆虫说出自己积累的自然知识,提高幼儿对昆虫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可以自觉做到保护昆虫的生长环境。
其次,教师在环境教育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构建师幼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美好且伟大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带的“威望感”,在带领幼儿参与自然教育活动时做榜样,用自身行为影响幼儿的行为。比如,在带领幼儿观察动植物时,教师观察植物叶片会小心翼翼地捧起一片叶子,向幼儿讲解树叶的结构。幼儿也会模仿教师的样子,轻轻托起身边植物的叶片。从点滴的行为上给幼儿做榜样,并且针对具体的行为讲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小心托起植物的叶片,是为了保护植物,而保护植物不仅是为了增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的稳定,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分解出氧气,这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养分。
最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每次教育的契机,在自然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恰当引导。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春游时,不仅带领幼儿观赏了美丽的春色,而且让幼儿围坐在草坪上玩游戏。准备返程时,教师发现有的幼儿把垃圾袋、果皮、食品包装纸等丢在一旁。教师可以改变教育措施,不再大声训斥幼儿或者命令幼儿收拾包装纸,而是通过讲解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家园的,从动物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意识到自己作为地球的一分子,应该自觉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在听完故事后,幼儿开始主动收拾食品包装纸,边收拾还边说着保护环境的做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组织自然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深入践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大自然的资源,为幼儿的主动发现与主动探索创设条件。同时,在幼儿园内建设自然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参加自然活动的环境,让幼儿园充满生机与希望。具备良好的学习与活动环境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得到保证,在观察与实践中发展幼儿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物造型来开发幼儿智力,利用自然物造型的可塑性,组织幼儿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发掘自身潜能。此外,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机会,不仅带领幼儿观察动植物,分析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还要借助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