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至今,科创板已运行四周年。截至2023年7月22日,据统计,科创板拥有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46家。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科创板是A股资本市场率先试点注册制的板块,注册制下,企业发行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科创板允许符合板块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旨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赋能,培育出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打开资本赋能实体经济的新格局。”安永华中区审计服务副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说。
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科技竞争,中国要加快支持本土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科创板已经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主阵地。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持续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北交所、主板等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全面注册制平稳落地。汤哲辉认为,证监会以“试点先行、先增量后存量、逐步推开”的改革路径,由科创板开始,随后在创业板以及北交所试点注册制,推进注册制“一揽子”改革,打开了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新局面。
目前,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4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从首批的25家扩容至546家,IPO募资总额超8500亿元,总市值约6.4万亿元。
近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于8月7日推出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该指数从科创50样本以外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主要编制方案要素与科创50指数保持一致,以反映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的整体表现,进一步丰富科创板规模指数体系。
科创板设立四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分别突破1万亿元、1千亿元、1千亿元,最近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0%、59%,居A股各板块之首。超三成公司连续3年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10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比如,君实生物-U、诺诚健华-U、康希诺等33家公司近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诺唯赞、万润新能、圣湘生物等47家公司近4年净利潤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资本助力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得以壮大,546家科创板公司总市值近6.47万亿元,千亿市值公司已经有7家,百亿市值公司达到174家。
科创板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助力A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有力支持了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并践行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据安永观察,2022年,依托科创板改革红利,上海证券交易所以526亿美元融资额位列全球证券交易所首位。2023年上半年,上交所协助企业首发融资166亿美元,继续实现全球领跑,而在全球前6大IPO中,科创板更是包揽其中3席,彰显其对“硬科技”企业融资的支持。
汤哲辉认为,科创板的制度改革,使得科创企业上市更加容易、上市更可预期、发行定价更加自主。通过科创板四年来渐进式改革,不少可借鉴、可复制的注册制相关规章制度都被运用到A股主板改革中。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从年内上市新股来看,截至7月20日,今年以来,A股新增上市公司200家,其中民企161家,占比80.5%,超过八成。民营企业已经成为A股IPO的绝对主力军。
设立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是对我国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积极实践。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简称《意见》 )发布,在融资支持方面,《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从《意见》来看,后续围绕民企债券融资有望出台更多支持举措,在科技创新公司债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方面继续发力。
据统计,截至7月20日,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支持民企股债融资合计4595.39亿元。其中,股权融资3437.92亿元,交易所债市融资1157.47亿元。
汤哲辉认为,A股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战场,并将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成为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体现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以往在核准制下较难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在注册制新规下,顺利实现A股IPO:如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泽景生物、君实生物等;带股权激励方案上市的沪硅产业、格科微等;设置特别表决权的优刻得等,更有不少科技类中概股纷纷将科创板视为最佳回归地或第二上市地,比如大全能源,是美国上市中概股分拆境内主要运营子公司回A第一股,2022年以191亿元净利润领跑科创板。而2021年科创板单家融资额排名第一的百济神州,系首家美股、港股、科创板三地上市的本土创新药企。
“在全面注册制下,科技创新企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将获益于全面注册制改革,中国投资者也将享受此领域高成长公司快速增长的红利。”汤哲辉说。
以气候科技产业为例,在双碳战略下,上述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根据安永与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于2023年6月联合发布的《资本赋能,迈向2060的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白皮书显示,借助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春风,中国气候科技产业中如光伏、动力电池、储能等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纷纷选择到科创板上市,组成了科创板中的气候科技军团。以光伏为例,科创板光伏产业链已初具雏形,涵盖硅料、组件、热场系统、硅片切割设备、EVA和逆变器等多个产业环节。截至2023年5月,科创板的光伏军团,平均市盈率为86.31,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37.08。
“国家战略性、先导性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在科创板形成集聚效应。科创板开市四周年,在科创板上市的集成电路公司已达100余家,覆盖从上游芯片设计和IDM,到中游晶圆制造到下游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同时还兼备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支撑环节。”汤哲辉说。他认为,从2022年业绩增速看,集成电路是最亮眼的板块,中芯国际和华润微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11月,由安永作为申报会计师的华虹半导体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在2023年6月完成注册,中国大陆两家晶圆制造巨头将实现在科创板的聚首。
汤哲辉表示,得益于科创板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气候科技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等新兴产业,通过便利的融资渠道实现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并在局部实现全球领跑,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主力军,并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