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娜,付宏岐,薛 萍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26)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国家不断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把控[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内容涵盖了许多内容,不仅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原材料、终端产品进行检测,同时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进行检测,由于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物质的成分会发生改变,给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要求检测者在检测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及时调整检测内容。为了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现阶段食品检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对食品检验检测、监督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2]。据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显示,2020 年,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 000 亿元,但是全国食品检验员不足8 万人。因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食品安全检验人员十分必要。
在高等职业院校多数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多数采用的是“课堂理论讲授- 实验室实践检测- 考核”的教学模式[3],由于实践教学教学成本较高,尤其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课程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常用到大型仪器,更是提高了实践教学成本。由于高职类学校的实践教学专用资金紧张等原因,使学生的实践学习条件受到限制,最终造成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上岗后适应期长,企业培养成本增加,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此外,地方性高职院校课程实践性教学采取工学结合受客观条件制约,教学环境缺乏真实的工作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目的性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瓶颈[4]。
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能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但在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学生、家长、社会对其概念的不理解和不认可;大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机制不健全;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某些岗位的要求,难免影响企业的生产,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进而导致参与的大企业数量少,出现了“政府热、学校热、企业冷、学生冷”的局面,如何调动企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已成为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3]。
基于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为例,根据学校的办学现状及其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以校中企业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为教学实践基地,将以职业资格准入为指导,融入相关技能要点实践,做到教考、课证融合,并要求学生参与在校内企业(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 的真实工作项目,使学生在企业“拜师”跟随企业师傅学习,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校时就成为“准工作者”,进而探索以校中企为依托、项目化教学为载体的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案,试图通过探索该培养模式为高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提供实践教学新模式,为高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向[6-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8]。提高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要重视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3]。而近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血热疫情、禽流感疫情等事件中,食品安全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培养合格的食品检验员尤为重要。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设有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两大高职食品类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食品检验检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生产等食品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9]。自专业开设以来,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多处学生校外实训基地。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带学生在校外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学、实训时,存在企业沟通不方便、学生交通安全无保障,同时由于食品行业属于特殊,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外来人员,更使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外企业中的探索受到影响。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根据食品类专业办学现状及其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将结合校内企业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的实践教学基地,要求学生参与校内企业(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 的检测项目,跟随教师、企业师傅学习,进而通过以校内企为依托、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实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走访调研企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确定食品检验检测专业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内容、目标;确定其培养的主要岗位群是食品企业的质量控制、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验员及相关行业从事实验室管理和科研辅助等[10]。要求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对食品中的一般成分,有毒、有害成分等内容进行分析检测,并能够独自熟练操作一般仪器、大型仪器等,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面临的检测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将结合食品企业、质检部门等食品检验任务作为教学项目,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食品质检人员。
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进入校内企业,参与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真正做到了解食品检测人员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使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在校理论教师,也能成为学生的在校技能“师傅”,实现实质性的“双师”型教师,解决了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实践技能欠缺的现状。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需要使用大型仪器如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成本不仅大,且耗材成本也大,使其教学成本大大增加,针对成本问题,学校将以校内企业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将学生的课堂搬到企业中进行,使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中完成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学习时,不脱离实践教操作,进而实现校企合作的职教办学理念。使学生足不出校能够完成企业实训,避免了外出实践带来的不便。同时,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时将跟随企业“师傅”学习,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成为“准工作者”,通过现代学徒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无缝对接。
结合专业的教学目标、任务,以及企业、学校的实验条件,将专业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项目化教学任务参考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规定中的操作、技能要求融入课程,同时将结合学校“1+X”证书的培养模式,以职业资格准入为指导,融入相关技能要点实践,完成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下达课前任务,引导学生复习、预习,发现问题;课中教师将在校内企业内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课后教师鼓励、要求学生进入校内企业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跟随企业师傅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模拟仿真软件、教学机、线上相关网站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减少了教学试剂的消耗和仪器设备的折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定期举办食品检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技能。
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检测任务的独立设计与完成,使学生从“做中学、学中做”中得到自学能力、拓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品检测的新方法,使其更简单、更方便、更快速,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职业理念。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时,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企业质检员岗位标准、学生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进行评价,使其评价内容、标准有据可依,结合在校教师、企业师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结果,进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充分重视企业师傅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校内企业进行实践工作时,鼓励企业适当给与学生补助,学生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能够激发学时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积极性。
在校内企中,通过真实的项目工作,能够更容易将课程思政融入理论、实践教学中,实现了专业课程培育综合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由于校内企可以接受社会食品检验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感,在真实工作任务中塑造了学生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客观公正的工匠精神[11]。
教师鼓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内企(陕西基亚尔检测研发有限公司) 的真实检测项目,使学生足不出校,实现了理论学习不脱离实践训练的工学相结合的职教理念。学生通过参与在校内企的检测项目中,跟随企业师傅学习,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4 名学生在2021 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为后续考取《食品检验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时将跟随企业师傅学习,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成为“准工作者”,实现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无缝对接。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受到了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突破。
通过以校内企为依托、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实现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现代化培养模式,使学生足不出校,完成了实践操作学习任务。同时,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时将跟随企业师傅学习,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成为“准工作者”,实现了现代学徒制职教理念在职业教育中进一步融合;使其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培养效果。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后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技能培养环境,进而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