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医学术语泛化语言学分析

2023-08-22 06:34
名家名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术语新闻报道语义

齐 畅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医学术语逐渐被大众熟知,其使用范围突破医学领域并不断扩大,最终一些被泛化到非医学领域词汇系统当中,同时产生与原来词义有所差异的意义和用法。新闻报道中可见大量医学术语的泛化用法,如:

(1)“斥资9000 万已进入后期制作,华纳首部流媒体电影却宣布[流产]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2)“我国航空货运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 ST 神州聚官微)

上例中的“流产”“恢复”都属于医学术语的范畴,在突破原属的医学领域过程中,这些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医学术语的语义、用法以及情感色彩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从而产生语言变异和词义泛化。

本文涉及的泛化医学术语来自THUOCL 清华大学thunlp 组医学术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比对重合筛选的1 505 条结果,语料来源均有注释。

一、新闻传媒中医学术语泛化的广泛性

医学术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其泛化呈现着大量和成系统的特征。通过分析语料发现,新传报道中的医学术语涵盖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可分为生理机体、疾病、临床表现症状、医疗手段和药品五个类型。

1.生理机体

有关机体生命活动的医学术语多为名词泛化到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中,通常突出涉及事物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如:

(3)“直击世界最大特高压换流站:给‘巨无霸’、安装‘超级[心脏]’”(《四川日报》)

(4)“江苏南京试点数字化供电所建设:供电所有了‘[中枢]大脑’”(人民网-江苏频道)

例(3)将表示生理机体的医学术语“心脏”代替“换流阀”应用到科技领域中,强调换流阀之于换流站相似于心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中枢”属于神经生理学名词,在例(4)中应用到科技新闻中,表示在整体中起主导作用。

2.疾病

有关机体功能、代谢以及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医学术语同样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如:

(5)“辣辣辣辣辣 | [变态]辣|||微辣微辣微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新浪新闻)

(6)“苍兰诀[后遗症],很难不担心诀人的精神状态,什么都可以和东方青苍扯上关系,峡谷里的云中君实惨!”(娱乐星期九)

“变态”表示在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变化,泛化后突出其不正常的状态,例(5)中“变态”强调的是超乎接受程度的辣;例(6)将“后遗症”运用到娱乐新闻中,指观看电视剧《苍兰诀》后产生的系列影响。

3.临床表现症状

临床表现症状是疾病表现的体征,同样经常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用以表示事物经历变化后的状态或结果。如:

(7)“CNNIC 报告: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4.8%,网络文学与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出现[萎缩]”(和讯网)

(8)“小黑控球没看到篮下大[错位]的浓眉 后者非常着急连续在篮下跳脚”(直播吧)

例(7)“萎缩”提取本义之“体积缩小”,比喻规模减小:“错位”指关节或结构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例(8)突出其方位概念描述球员未实现理想站位。

4.医疗手段

医务工作者对病患的介入与治疗统称为医疗手段,泛化后在新闻报道中常以动词形式表示处理问题的方式。如:

(9)“如何[预防]及应对自然灾害”(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10)“全面[诊断]、细致帮扶 山东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人民网-山东频道)

“预防疾病”深入人心,在例(9)中,“预防”表示事先防备,未雨绸缪;医学中用以分析判断疾病的“诊断”在例(10)中泛化到经济领域,可用于检查判断“企业安全生产”。

5.药品

药品名称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时多被突出其药性与价值。如:

(11)“打捞‘时间[胶囊]’”(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2)“肉苁蓉个大、肉厚、味甜,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羊城晚报》)

“胶囊”泛化时提取其空心置物容器的特征,例(11)将古沉船比喻为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时间胶囊”;“人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例(12)把“肉苁蓉”比喻为“沙漠人参”同样强调其功效。

二、医学术语泛化的语言学解释

新闻报道中医学术语的泛化现象可从词汇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不同角度展开分析。

1.词汇学角度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语言的词汇系统存在的先天不自足性逐渐凸显,需要词汇系统内部不断地动态调节满足语言交际需要。其中包括借用含义精确的科技术语, 在保持其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产生新的使用方式,扩大指称范围,衍生出有别于原义的新义,最终应用于非专业语境中。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使用于其他领域的医学术语就是其语义泛化的体现和应用,具体而论,就是扩大医学术语的语义范围,从而可以在其他多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应用。这样一来,大量的医学术语在保留原义项的同时,在原义基础上将语义转移到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之中,医学术语语义的专业性、单义性、准确性、理据性经泛化后增强了大众性和通俗性。于是,这些医学术语在无需改变语音形式和结构形式的情况下发生了语义变异,生出更复杂的语义内涵。

例如,医学术语“精神”本意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都可见到“精神”的泛化用法。如:

(1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福建日报》)

(14)“(体育)钟天使走进‘冠军带你去探营’为青少年讲述体育[精神]”(新华社)

上述例(13)、例(14)中的“精神”将原义“人类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保留,并扩大其语义范围,在非医学领域的新闻中抽象为“理念;宗旨;主要的意义”。如例(13)中“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做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例(14)中“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可见,“精神”一词在语言系统的动态调节下,语义内涵变得丰富起来。

除上述的“精神”之外,还有使用更频繁的此类医学术语,比如“敏感”是一种神经上的病态体现,表现为对外界情况容易引起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语义扩大为“心理、生理上超乎寻常程度的感受与反应”,再经泛化后语义指“尖锐的、容易引起是非的(事件)”,新闻传媒报道中常见的“敏感案事件”“敏感文件”“敏感时期”等便是此意。

2.语用学角度

语用学认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决定人们要尽可能选择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新闻报道更提倡语言精练、篇幅简短的行文风格。在此原则的支配下,简洁清晰的词汇替换繁杂累赘的语言表述成为必然。医学术语含义丰富、形式简明,是实践语言经济原则的优质素材,经济原则驱动着医学术语泛化,扩大其使用范围至新闻领域,减少冗长啰唆的表达,满足新闻报道言简意赅的重要条件。如:

(15)“打破技术垄断!华龙一号用上国产[中枢神经]系统”(光明网)

(16)“输[麻木]了!”(腾讯新闻)

例(15)中“中枢神经”实质指核电站“华龙一号”的数字化仪控系统,此系统是整个核电站运行监控、操作控制的核心装备,“中枢神经”本指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在新闻标题上以“中枢神经”替换具体名词及概念,在准确描述客观事实的同时,起到一语中的、简明扼要的效果;例(16)中“麻木”反映的是球队接连失败、士气萎靡,此用法同样为报道节省篇幅。上述两例都将医学术语运用至新闻报道中,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准确且经济的表达效果,由此可见,语言的经济原则是医学术语泛化的主要动因。

另外,新闻文本真实准确、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写作要求同样催发医学术语泛化进入新闻报道。如例(15)中,“中枢神经”与“数字化仪控系统”相比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此装备的功能及地位,更兼顾新闻受众的文化程度和职业范围;例(16)中“麻木”鲜活演绎出球队的消沉状态。医学术语含义丰富、形式简练,满足新媒体时代传媒报道的文本特点,所以在新闻报道中,部分普及较广的医学术语在新闻语言词汇材料的选择中具有明显优势,更能在文本中增强表达效果的张力和深度,实现言语的语用价值。

3.认知语言学角度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动态的,在扩充新概念的过程中,大脑对新事物的认知总是以最节约的方式与已存在的概念相联系:依据新认识事物的物理、功能等属性寻找最为相近的已认识事物归类重合。此时的原概念就被扩充为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不断产生围绕原型意义的放射形抽象语义,这就是医学术语泛化现象产生的认知原理与源动力。语言不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语言表达的需求和语言系统的缺位致使人们寻求其他领域中已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从而使医学术语突破原有的使用范围,被吸引进入新的应用领域——新闻传媒报道。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医学术语在其他领域中使用的机制大多是通过隐喻运转后产生的现象和结果。Lakoff 和Johnson 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遍布语言、思维与行为中,几乎无所不在”。人们通过隐喻捕捉事物(始源域)的某些特征,放大、深刻并抽象此特征,以此形容另一件事物(映射域),在此过程中说话人的思维态度与观点起主导决定作用。医学术语在各领域的新闻报道中泛化使用的本质是利用医学概念域理解并表达新闻传媒报道中的其他概念域,是在确定具有相似特征的前提下,通过隐喻提取医学术语显著常规的属性特征,投射在报道中所要形容的目标事物形象上。

例如,医学术语“复苏”原义为“生物体或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其泛化含义多提取“恢复正常活动”之属性,映射在各种机体或事件上。如:

(17)“水利部印发方案 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重点关注三类河湖”(人民网-人民日报)

(18)“[复苏]!八方游客来桂林”(腾讯网)

以上两例将“复苏”与“母亲河”“旅游业”组合使用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利用“复苏”概念中包含的“机体衰弱后走向好转”这一变化,运用隐喻形象展现“河流”与“旅游业”的良好动态发展,使读者快速充分了解文章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语言文字的张力。

4.社会语言学角度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同质的、孤立的符号系统,它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国人的生活、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新时代社会现实的相应状况产生的表达需要与词汇的缓慢进化出现冲突,而部分医学术语及其他科技术语恰好能够填补一般词汇不能满足的表达新需求、缓和社会发展与词汇滞后激发的新矛盾,这促使以医学术语为代表的科技术语泛化进入其他领域。同样,新闻传媒与时俱进,其报道对象及内容紧跟社会时代步伐,对新兴事物的表达与形容空缺吸引医学术语突破自身领域,成为新闻报道的语言材料。

此外,医学术语攀升的社会价值是其泛化的另一动机。近年来医疗改革讨论不减,同时医学知识普及、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医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医学术语的社会价值与日俱增。而社会价值高的词语更易引起人们的语言中枢兴奋,其相较于价值低的词语产生语义泛化的概率具有明显优势。与一般词汇相比,医学术语看似更具有说服力和“社会威望”,其科学性与专业性满足了社会大众追求高品质的心理,所以新闻语言更倾向选择采用医学术语凸显报道的内容权威与立场客观,增添新闻的价值观。

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医学术语具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语境和范围,可被列入“社会方言”(sociolect)的范畴。社会方言与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医学术语在受众广泛的新闻报道中使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多依赖“高语境”(high-context)交流的具体表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交流突出提前编制好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往往大部分储存在交流背景之中,传播的讯息表面反而包含较少的信息。”内隐含蓄的东方文化倾向使用这种预先设定、先入为主的高语境思维交流信息:单义性、专业性的医学术语随着使用范围的改变更多地应用在中国新闻报道中,其词义也随之改变,具体的词义依赖具体语境选择出现。新闻报道中的医学术语所涵盖的信息内容远多于报道中出现的寥寥几字,其形象、简洁的特点背后,可窥视到东方文化的“尚象”思想。

医学术语泛化在新闻报道呈现出来源类型多、使用范围广以及接受程度高的特点。通过从词汇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多角度分析,可知医学术语泛化在新闻领域是词汇系统缺位、语言经济原则、对新事物的认知思维以及医学术语社会价值提高等语言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猜你喜欢
术语新闻报道语义
语言与语义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