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琼,方平平,张 楠,宋 杰,陈 建 Guo Qiong & Fang Pingping & Zhang Nan & Song Jie & Chen Jian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人力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1],具有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持续增强的创新能力,围绕着家具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的泛家居产业是湾区优势领域,推动设计类人才实现湾区聚集是保障泛家居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同时也是实现产品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3]。对标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改善需求,由政府、家具协会、企业和高校多方举办的家具设计竞赛正是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来提高设计人才与设计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知识应用技能,培养成熟的设计类人才[4],为泛家居行业注入新鲜活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泛家居产业的增益效能,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以推动经济发展[5]。
家具设计竞赛目的在于整合国内外家具设计资源,发现和培养家具设计新星,激发家具行业设计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家具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竞赛,参赛人员完整经历设计作品从概念产出、方案呈现再到作品评价的整个流程,有助于其对家具设计环节的融会贯通和设计技能的查漏补缺,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自主学习、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6]。家具设计竞赛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家具设计专业课程的培养体系[7-8],而且能够及时将高校学生的创意想法向设计领域进行展示,让其独特的设计理解和鲜活的创新灵感快速融入到家具产业中来,对家具设计教育和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作用[9]。
当前国内家具设计竞赛类型丰富,涵盖广泛[10]。从赛事主办方来看,主要由企业、家具协会和地方政府中的一方或几方联合举办,规模不一,形式多样[11](表1-表2)。
表1 现有家具设计竞赛类型
目前,企业主导的家具设计竞赛通常以自身需求作为比赛主题,更重视设计作品的产出,希望择优生产落地。也有部分企业通过举办设计训练营的形式,借助其在行业内的资源储备对设计师开展短期培训,孵化优质设计作品。行业协会主导的设计竞赛则通常对问题思维和创意思维更为看重。由设计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主构成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审,评审标准更贴近行业经济发展与区域民生改善中的优势领域和热点。地方政府主导的设计竞赛往往更着眼于解决当地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要求参赛选手对产业困境或实地情况进行设计改善或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思路。
总体上看,当前的家具设计竞赛在企业、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更加聚焦于为企业、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创意和思路[12],但就设计人才培育而言,特别是对增强设计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缺失,围绕高校设计类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开展家具设计竞赛是当前家具设计竞赛中仍需加强的方向[13]。
学生参赛时多以获奖或完成课程任务为目的,缺乏对竞赛主题的准确理解。当前的家具设计竞赛形式单一,竞赛评审后,学生无法获得对自身作品的准确评价,作品中的创意想法落地性弱,没有结合实际生产流程进行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方案深化,无法形成成熟的学生个人代表作品,对学生专业知识提升、表现技术训练帮助有限,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作用较小。
将竞赛引入教学,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竞赛中加强校企联合,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教育拥有更多发展资源和机会。当前的竞赛模式与高校教学环节匹配度低[14],竞赛和教学独立进行,缺乏良性互动,无法充分发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实践效果,对所学知识体系的验证、对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训练效果不彰。
企业深度参与赛事活动,使其拥有更多机会筛选出优秀作品,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企业知名度。当前的家具设计竞赛缺乏和企业的深入互动,在创意构思、作品评审中缺乏企业介入,设计作品呈现出不成熟、难落地的特点。概念设计阶段,学生的创意想法在响应结构、材料、用户需求方面仍有差距,无法体现足够的商业价值。
在行业需要方面,家具设计竞赛有利于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业态发展而言,举办家具设计竞赛,可以增加业态活力,有效破解产业同质化带来的僵局,促进区域人才、教育和业态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
家具设计竞赛“3+3+1”模式将竞赛过程分为设计作品产出、产品商业化准备、明星设计师打造三个主要环节。在设计作品产出阶段提出学生合作互促、导师带队深化、企业设计师共创的3个步骤,在产品商业化准备阶段分为工厂打样磨合、多元化评审考核、知识产权保护的3个步骤,最后开展明星设计师打造的路线,构建“3+3+1”的家具设计竞赛新模式(图1)。
图1 “3+3+1”家具设计竞赛模式探索
3.2.1 学生合作互促
“3+3+1”模式倡导参赛学生跨校、跨专业合作组队,突出不同院校的设计优势、不同专业的设计辅助能力[15],增强设计作品设计效果的同时构筑沟通桥梁,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大赛初期,参赛选手根据大赛主题设计参赛作品。组委会依据参赛作品进行人员选拔,将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跨院校和跨专业的多元组合,建立思维活跃、技术扎实的新团队。比赛中期,参赛队伍针对原有队员的方案进行深化修改和图纸增设,实现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之间的交流,在完善作品的同时弥补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盲点。
3.2.2 导师带队深化
导师带队深化是“3+3+1”模式在设计作品产出阶段的独特创新。导师带队对设计作品展开进一步深化,一改传统竞赛仅有评审作品的模式,使作品呈现更高的成熟度,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来自不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优秀教师,在竞赛初选完成后与脱颖而出的参赛学生互选配对进行作品的深化。过程中,导师为参赛学生提供点对点指导,参赛选手获得高效且系统的作品修改建议,在进行最终评审之前可以充分了解作品不足并展开针对性地完善。同时,导师根据各组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案,以小组带队的形式,组织各小组进行展示分享、互相评价和作品完善,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突破原有作品上限[16],共同获得成长。
3.2.3 企业设计师共创
图3 第一届“穗宝杯”大赛活动全程
企业设计师共创同样是竞赛新模式的创新之处。企业设计师结合生产一线和市场前沿的实践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打造更加专业化、更具商业性、更强落地能力的作品。同时,企业设计师通过设定科学的规范和标准,将设计方案产品化。不仅如此,企业设计师还可以采用直播或者录播的形式形成课程资料,更好帮助参赛学生了解家具设计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增强学生概念方案的落地性,助力培养具备行业发展眼光和产品生产制作能力的家具设计人才。
3.3.1 工厂打样磨合
新竞赛模式倡导在进行最终评审前对设计作品进行打样。在打样环节中,参赛选手对接打样工厂,提供施工图纸并交涉打样过程中的实物细节处理问题,这个过程能够极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作品尺度把握能力,充分考验学生对于色彩、材料、工艺、尺寸、结构和功能实现等家具设计全方位落实到实际的能力,使家具设计人才对现代生产内容具有真实的认识和理解。
3.3.2 多元化评审考核
创新家具设计竞赛模式还应该关注作品的评审考核环节,从评委构成和评审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多元的评审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证大赛公平公正,充分挖掘每一件作品的闪光点。行业协会、专业教师、设计师、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等领域代表组成评委小组,提供全面、综合的评审视角。在评审维度上,设计作品的概念创新性、商业价值性、产品美观度、实物呈现完整度都应该加以充分考量,同时参赛选手的现场答辩展示、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也加入竞赛的考核范围。
3.3.3 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竞赛的重要一环,既保障选手个人权益,也避免选手的侵权行为。参赛选手在赛前需签署作品版权说明,并承诺作品属于原创,不涉及任何侵权行为,杜绝一稿多投的行径[17]。在公开展示前,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保护选手作品,防止成果被他人剽窃。
竞赛为参赛选手提供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包装的平台。通过走进高校宣讲推广和行业媒体宣传的方式扩大选手曝光量,向着塑造明星设计师方向发力。鼓励选手个性表达,并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趣味性。例如,参赛选手自制宣传视频、推文或参加作品答辩、路演和展览等;在赛事宣传过程中,将选手作为宣传主体详细介绍;赛后设置媒体采访环节,邀请选手分享获奖心得等。
“穗宝杯”卧室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由华南农业大学和穗宝集团联合举办,大赛以“穗意来袭,潮玩家居”为主题,围绕卧室家具产品创意,旨在培养家具设计类优秀人才,赛事践行了“3+3+1”家具设计竞赛新模式,其详细过程见图2。
图2 第一届“穗宝杯”大赛过程图
作品征集阶段,“穗宝杯”大赛通过高校现场宣讲、线上直播的方式讲解大赛主题和赛制安排,广泛号召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实现学生合作互促。初赛阶段,针对来自全国的千余份作品进行初选,选拔出其中前50份优秀作品的参赛队伍进入50强。选取大湾区内不同高校的10位老师与入选队伍进行互选匹配,进入导师带队深化环节。复赛阶段,进行多元化评审:由高校、企业、协会针对深化后的作品进行评审打分,选拔出10支队伍进入决赛。
决赛评审前,10强队伍需继续进行工厂打样磨合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实物打样环节,小组成员通过与技术工人交流和沟通来进一步规范作品效果图和施工图。同时,各组按标准格式提交专利申报所需的文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决赛评审由大众评审(10%)、专业评委(60%)、经销商评审(30%)三部分组成。大众评审以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专业评审组织来自家具协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考核打分。考核分为两个环节:作品展示答辩和选手综合素质考核。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和作品展示打分。在选手进行答辩与问答的同时,企业邀请的经销商将对作品实物进行打分。综合大众评审、专业评委评分、经销商投票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颜值奖等综合性奖项[17]。对于获奖选手,展开明星设计师路线打造,邀请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宣传,将获奖作品实物与选手个人介绍展板在高校内进行展示[18-19]。
图4 “穗宝杯”大赛赛后回访及其数据显示
“穗宝杯”大赛作为家具设计竞赛新模式的有效实践,在家具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20-21]。通过赛后回访,有92.32%的参赛选手认为大赛对于增强个人竞争力、个人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有85.72%的企业人员认为大赛对于企业吸引人才、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研发也有较大的正向作用。同时,有90.48%的高校导师认为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打破高校间界限,为设计新星提供展示自我和提升设计能力的平台有重要意义[22]。
面对急速增长的大湾区泛家居产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家具设计类竞赛模式改革并融入家具设计教育中,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家具设计竞赛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设计技能和综合素养,促进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发掘和塑造更多家具产业应用综合型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