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十三师红星一场设施农业特色越发凸显,产业定位明晰,五大产业基本成型。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及现代化设施装备,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当地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设施农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黄金期”。但仍存在设施基础设备整体投入不高、各产业现代化设备分布不均、高端珍稀蔬果占比不高、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对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对今后发展提出加强产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释放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示范作用、强化品牌意识及加快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064-03
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设施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装备,对作物生长环境因素进行调控,突破自然环境的制约,实现生产环境相对可控,达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通过在有限土地資源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增加土地、光热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形成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的工作部署和设施农业装备与配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团场以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逐步进行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 基本情况
红星一场地处哈密市东郊8 km处,距离十三师新星市15 km,紧邻大营房,由3条穿场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属于典型的城郊团场。2009—2010年,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寿光机打土墙日光温室为样板,后墙多以干打垒土墙为主,砖混结构为辅,有立柱设施日光温室。2020年至今,围绕设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建、改建33座现代化高标准日光温室,推动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通过10余年的发展,现有各类日光温室704座,其中,现代化高标准日光温室33座,普通日光温室671座,面积113.53 hm2,占十三师设施农业总面积26.3%,各类果蔬总产3 000余t,产值2 600余万元。同时,根据“良种、良料、良舍、良养”科学饲养管理方式,围绕“一棚十舍”探索、创新草畜一体化(沙培牧草)产业,开展设施装备在畜牧业的推广应用。
1.1 产业发展方式及现状
初期,以设施葡萄高密度定植技术和设施蔬菜反季节栽培为主,聘请东北葡萄专家开展设施葡萄密植平茬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火焰无核、全球红设施春季促早栽培,实现当地设施葡萄5月上市。同时,围绕“菜篮子”工作,聘请山东蔬菜专家,进行西红柿、黄瓜及辣椒等蔬菜的反季节周年栽培;中期,围绕采摘业开展草莓、桃的种植,填补当地采摘业的空白,初步形成以“设施反季节蔬菜生产为主,草莓采摘为辅”的经营模式,主动适应市场大环境[1]。目前,团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三服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发展城郊休闲经济”的定位,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利用资源禀赋,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兴特色产业之路,推动当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近3年来,成功获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不断夯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基础,做强、做大城郊休闲设施农业,逐步形成番茄、草莓、桃、花卉、菌类五大产业,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1.2 各栽培技术、装备水平及经营模式
由表1可见,根据设施产业发展实际,不断优化棚室结构,提高现代化先进技术装备水平,但在各产业应用不均衡。新品种引进多为种植户自育,暂未开展工厂化育苗,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基本普及。各设施种植区积极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开展绿色防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变种植区连年种植棉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生境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 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 优势
2.1.1 区位优势 红星一场场部与哈密市伊州区接壤,距离原师部大营房东南7 km,距离十三师新星市15 km,距离辖区内兵团级经济开发区——新星经济开发区7 km,距离哈密市火车站15 km,距离哈密市飞机场8 km。多条公路、铁路穿场而过,其中,大营房至一场至黄田农场城际快速道路全长22 km,西连师部大营房,东连新星市;红光路全长10 km,连接哈密市与红星一场;红星大道全长8 km,连接哈密市伊州区与红星一场;312国道、兰新线和兰新高线穿场而过。当地交通便利,属于典型的近郊团场。
2.1.2 基础设施条件 团场3个设施生产区均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多年生产栽培,形成一定的栽培习惯以及番茄、草莓、桃、花卉、菌类大大产业区,同时,在乡村旅游服务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条件及发展前景。其中,三连片区紧邻红星大道,种植草莓、圣女果、桃等蔬果花卉,具有良好的观光采摘基础。周边现有5 000 m2的智能温室大棚,其中3 700 m2的农业种植观光区,种植作物200余种;占地3.33 km2牡丹园,种植驯化牡丹花卉10余种,新星高科农业有限公司、花呗花市以及红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可看、可玩的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采摘观光。另外,一连片区紧挨大营房—红星一场—黄田快速路,依托“一连一品”项目,积极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二连片区紧邻场部及新星市经济开发区,通过能人带动,大力发展桃产业,具有较大的休闲农业发展潜能[2]。
2.1.3 发展环境优越定位清晰 团场紧盯“发展城郊休闲经济”的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服务于十三师、哈密市、新星市及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打造“五大基地、十大工程”,重点“抓规划、抓项目、抓招商、抓合作、抓示范、抓推广”,聚力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休闲美丽乡村”“全国农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兵团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形成“两村、两园,一县、一镇,一区、一试点”的新发展格局,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资金,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有力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2.2 存在的问题
2.2.1 设施基础不够坚实 现有设施仅33座为现代化高标准日光温室,其他温室多为机打土墙和砖混结构,与现代化高标准日光温室有很大的差距。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现有设施主要配备卷帘机放风,进行粗放式控温,个别温室配备简易施肥灌,整体生产过程农事活动主要依赖人工,机械化管理水平低,劳动强度大,不便于种植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由于设施生产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产业,大多数种植户不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和发展设施生产,在设施建设投入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单纯依靠政府的扶持,自身投入不足,标准不高,导致现代化设施生产设备在各产业之间分布不均,同时,随着多年的生产经营,棚室设备逐渐老化。
2.2.2 设施高产高效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生产单位仍以“小家庭”为主,种植户综合素质能力不强,種植模式单一,品种繁杂,以生产大路菜为主,珍稀蔬果所占的比例小,整体效益提升空间较大。各产业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但在指标量化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不适,新技术的引进推广速度较慢,在合力共谋发展,拓宽市场方面不足。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头作用未得到发挥,辖区现有各类合作社3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兵团级示范社5家,师市级示范社11家,4家农工专业合作社完成“两品一标”认证工作,2家合作社进行商标注册,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深入,各产业之间未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没有建立“产加销”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市场相运行机制,合作意识淡薄。
2.2.3 土壤条件和生产环境不完善 各生产区因多年连坐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由于设施属于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缺少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产出高,需肥量大,加之种植户在化肥施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量化肥的使用和灌水不当,导致耕作层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逐年加剧,土壤板结,病虫害加重,影响农作物生长,连作障碍问题逐年突显,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2.2.4 品牌意识薄弱 种植户品牌意识较为薄弱,目前,辖区涉及设施领域公司2家、合作社2家,创立品牌1个。果蔬生产销售以批发采摘为主、包装简易,在销售推广过程中,不注重品牌宣介,商超对接开展订单农业意识淡薄,导致现有品牌知名度低,市场认可度低,竞争力薄弱。
2.2.5 设施技术人员较为欠缺 当前,设施农业正加速朝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但现有设施农业技术人员2名,均为兼职,人数少,虽有一定的栽培技术推广经验,但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同时,大多数种植户仍凭经验进行日常生产,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速度较为缓慢,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3 对策
3.1 开展设施基础升级,打造高端设施农业示范区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创建现代化设施示范区,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施建设,对现有老旧设施大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棚室质量。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种植户加大对现代化设施装备的安装与应用力度,提高装备技术水平。
3.2 强化引领示范,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加大对现有设施农业经营大户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合作攻关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应用,立足园区生产实际条件,加大研究推广与设施配套的农业技术力度,形成技术支撑体系。各龙头企业打破合作壁垒,充分提高社会效应,利用现有优势资源,为种植户提供学习互鉴平台,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种植户”发展模式走深、走实,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种植户增收的主体。多途径、多形式地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引技术、打品牌,通过市场条件下的“五统一”引导种植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带领职工闯市场,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引导设施农业向园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3.3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产品包装及品牌推介
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引领示范,形成产业化经营。以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为方向,积极推动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现有产业创建特色品牌,利用现有储运加工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多方位开展产品推介,打造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绿色有机优质品牌,依托大数据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不断拓宽市场。
3.4 合理轮作,培肥地力
面对当前初步形成的产业类型,种植户已经养成一定的种植习惯,需合理引导种植户根据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开展轮作换茬,同时,结合作物生长周期需肥特点,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及生物菌肥,控制“N”肥施用量,开展配方施肥,消除连作障碍。
3.5 加大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设施农业生产涉及种植技术面广,面对不同品种高效种植、不同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技能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培育迫在眉睫,利用现有专家工作站、技术服务专家,加大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服务队伍。同时,做好种植户的技术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助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岩平.吐鲁番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S2):227 -228.
[2] 肖林刚,宋兵伟,曹新伟,等.新疆沙漠地区皮山县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42(5):139-147.
责任編辑:黄艳飞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ngxing First Farm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the Hami 13th Division
Ma Run-fang (Hongxing First Farm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Xinxing City, Xinjiang Hami 13th Division, Xinxing, Xinjiang 839108)
Abstract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3th Red Star facility agriculture wer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industrial positioning was detailed, and the five major industries were basically form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varieties, new technologies and modern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we have gradually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to modern agriculture, and realized the large-scale,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strived for project funds and created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acility agriculture was in the “golden perio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low overall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odern equipment in various industries, low proportion of high-end rare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low brand awareness.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and release the leading and demonstration role of new business entit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Strengthen brand awareness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eam and othe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Key words Facility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atus; Advantages
作者简介 马润芳(1989—),女,山东济南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