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育合力”在德育中的作用

2023-08-21 23:30:58彭亚
留学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合力育人

彭亚

立德树人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任务,家校与社会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是学校有效实施德育的重要支撑。

如今,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将学校的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

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道德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道德教育关系着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高尚品格的塑造。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冲击和考验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因此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道德教育,为祖国培养更多道德高尚、品格健全的栋梁之才 只有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此目的。

“教育合力”是指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形成的合力,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取得最佳的教育合力,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努力探索和积极践行。如果教育是一棵大树,那么家庭教育就是树根,学校教育就是树干,社会教育就是树冠。当前,“教育合力”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待于人们不断提高认识,把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沟通与配合,学校工作要切实担负好主体教育责任。

家校社有待协同

学校教育,孤掌难鸣。如今,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时常感到孤掌难鸣,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特别是在学生德育实施方面,若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配合,将很难奏效。比如,学校大力强调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而家长在找借口给学生配备手机;学校明令禁止学生进入网吧,社会上的大小网吧却随时为未成年人敞开大门。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乐园,但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误区。部分家长未摆正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德育的地位,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德育,为孩子请家教和上各种变相的补习班,长此以往对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很多父母过度溺爱孩子,长辈说不得,老师教不得,同学惹不得,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有甚者,家长还会因为老师的管教和同学间的小矛盾到学校大闹特闹,学生以及家长殴打侮辱老师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目前越来越多单亲离异家庭的出现,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未成年人。安徽是劳务输出大省,我校农村学生60%以上都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学生和父母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有效的家庭教育了。留守儿童长时间的“亲情饥渴”导致安全感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性格等方面往往会出现偏差。

社会教育,亟待加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过度关注经济效益,忽视了作为一个公民应肩负的责任。社会德育的严重缺失问题值得每一个公民去认真思考,不能让社会教育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后腿。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有效衔接,教育合力的形成就会大打折扣。

各司其职携手育人

学校要抓好道德建设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首先要上好思想政治课。作为政治教师,要守好三尺讲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职尽责。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唯有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对社会、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发挥好学科教师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减少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缺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建立全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进行平等的师生对话,就他们学习、生活和政治思想上的问题及时展开广泛对话、谈论。比如,各学科任课教师需要分担教学辅导员的部分职能,负责部分在校学生的健康发展,设立部分学生家长接待日等。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使命,时刻都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通过言传身教影响教育熏陶每个学生。

前不久,我校小学部数学老师李晓艳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旧物回收交换用品活动。老师询问学生怎样才能搞好这次活动,学生就此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提议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开展活动;有的提出先找一块活动场地,再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有的同学说班里有一套电动汽车小玩具标价12元,只要能交换到喜欢的两本书就行了。在几位老师的精心指导组织下,热闹的学校旧物回收交换用品市场正式开张了,在学生们灿烂的笑意中,学校收获了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丰富活动,向课外延伸。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及军事实践基地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美化公园、美化城市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环卫工人的艰辛并感受劳动的快乐,让劳动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家庭要给予孩子成长的关爱。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氛围,给孩子营造足够的家庭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事实证明,在温馨和睦的亲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強,也很容易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而那些单亲家庭或者暴力家庭的孩子,心理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要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入手,找准切入点,做好家庭教育。比如:教育孩子不乱花零钱、不乱吃零食、不乱丢杂物,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亟须关爱。很多父母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给予孩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往往只记得按月给孩子往银行卡里打款,却忘记了给孩子些许温馨的关爱。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庭应至少保证父母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而经济确有困难的家庭在父母双方均外出的情况下,要委托好临时监护人,并随时向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动态,经常和孩子谈心交流。

家长要善于主动倾听孩子的真实合理心声,培养和引导孩子形成独立、坚强、自尊、守信、爱人、爱己的健全人格,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社会要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护航。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政府和社区等服务部门不可能创造一个绝对洁净的社会环境,但应尽量扫清社会环境中的“雷区”,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相关活动,可以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好的社会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教育主题,如我校附近紫光公园中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百年中国梦的核心思想观和价值观的主题宣传设计,可以对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好的社会文化要具有时代特征,对那些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从整个社会心理层面意义上来讲,正确监督和指导规范孩子的行为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的安全管理教育衔接上的“真空”现象,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至于社会留守少年儿童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讲,应继续加大对社会留守少年儿童的关注,而这样的关注需要依赖于整个国家相关法令、法规的逐渐建立、健全和规范,也更需要每个社会公民规范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孩子做好榜样。

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能够加强沟通协作,相互联手、相互信任,就一定能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好,培育出一批批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担当的合格人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健康发展。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没有上限,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安徽省涡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合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芪”心合力
陕西画报(2021年1期)2021-04-22 14:14:20
合力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考试周刊(2017年8期)2017-02-17 18:32:29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7期)2016-09-30 16:16:34
家校合育 共享成长
黑河教育(2016年4期)2016-04-27 12:06:04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