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畅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00)
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基础,依托社区资源和组织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模式[1],主要面向社区居民和在职人员,为其提供学习、文化、科技、健康、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服务。社区教育对于推动全民教育、提升人民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学习型社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社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国家相关政策也不断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各地纷纷探索建设社区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教育服务、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等工作,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国际上,社区教育也是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注重社区教育的建设,通过组建社区教育中心、实施社区教育计划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而在发展中国家,社区教育则主要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是指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开展教育服务,形成一种多元合作的模式[2]。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资源、提高教育服务质量,而且还能够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具有以下意义和作用:
(1)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可以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一个集学习、科技、文化、健康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能够通过各方的合作,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各个主体可以共同探索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可以让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社区教育事业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5G+智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由学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企业(珠海联通)、社会服务机构(珠海海川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共同参与建设。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协调联动机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互相交换对彼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研究部署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家共建单位在目标一致、定位清晰、统筹安排、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各自建设了本单位的数字化教学点,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教育培训内容,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差异化的社区教育服务。
“5G+智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牵头建设,9位教师组成的校内团队依托学校智慧旅游实训基地、会展策划综合实训基地、新媒体文化传播实训基地、酒店管理实训基地等场地,利用智慧教学系统、5G+VR实训设备、一体机、电脑机房和校内超星、智慧树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教育学习活动;研发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教学资源,为老中青幼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如职业技能培训、科学探索、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家庭教育等不同类别的课程内容。学校学生志愿者团队配合实施学习活动。
合作单位中国联通珠海市分公司在校内建有50平方米的5G体验展厅和校外912平方米的研学基地,为教师团队的社区教育线上教学提供5G技术支持和联通云课堂教学资源库;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实现5G+远程互动教学、5G+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5G+AI教育教学测评等教学模式创新。联通5G及云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基地教学资源的补充,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教学资源。
合作单位珠海市海川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拥有3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负责组织和发动居民、配合教师团队实施学习活动等。服务中心扎根社区8年,为十二村等社区提供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和惠民政策宣传与咨询、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等培训服务,培训规模达每年3000人日以上。服务中心在社区教育和社区服务中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地向社会主流文化靠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发挥了社群文化的社区治理功能。
1.教学点建设
校企社三方共同参与对社区原有教室的数字化改造,增加网络、投影、投屏等相关设备,可用于进行线下集中收看直播课堂学习和线上智慧教学平台学习。
学校和企业分别对本单位设立的教学点进行建设,针对社区教育的特点重新配置相关资源,调配相关设备,设计相应流程,开发相关课程。学校侧重于教学点的数字化课程和教学平台建设,以及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发。企业侧重于教学点的5G+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和5G直播课堂等项目的开发。
2.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
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有职业技能提升类课程、再就业与创业类课程、数字技能提升类课程、文化素质提升类课程等。
(1)职业技能提升类课程:针对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现有基础,开发建设针对计算机操作、文档处理、表格制作、应用文写作、图像处理、新媒体文案编发等相关技能的课程。建设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应用文写作实务、图像处理基础、新媒体文案编写实务等。
(2)再就业与创业类课程:提升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再就业质量与助其创业的相关课程。建设的主要课程有:音视频处理实务、网页设计基础、新媒体营销、微店经营与管理、网络直播等。
(3)数字技能提升类课程:围绕数字化时代应当具备的数字获取技能、数字交流技能、数字消费技能、数字安全技能、数字健康技能等,针对社区居民实际开发建设相关课程。建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智能手机应用基础、搜索引擎使用技巧、手机摄影基础、多媒体相册制作、数字家庭生活技能等。
(4)文化素质提升类课程: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社交礼仪、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电影欣赏、摄影欣赏、心理健康、生活与健康等,开发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相关课程。建设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国文化漫谈、中国文学欣赏、社交礼仪、旅游与中外习俗、从国宴看餐饮文化、摄影技术与欣赏、积极心理学、饮食与健康等。
3.学习活动项目开发
(1)职业技能考证项目开发:围绕珠澳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开展职业技能考证项目开发,利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学院的基础和优势开展茶艺师、花艺师、调酒师、导游、会展职业经理人等考证培训,培训过程以“技能操作+模拟仿真培训”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培训完成后,再由第三方进行结果考核或评价。
(2)才艺与技能比赛项目开发:面向社区居民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开发适应居民需求、广受关注、形式多样的才艺与技能比赛项目。例如继续完善已经有较好基础的“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开发文艺汇演、歌唱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作文比赛等。
(3)游学与研学项目开发:主要针对社区青少年,立足基地建设单位,面向珠海市开发相关的游学与研学项目。例如,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公众开放日组织相应的参观游学项目,针对航空、人工智能、茶艺等若干主题开发相应的研学项目;联通公司利用本身的5G+相关资源开发相应的游学与研学项目;同时,校企社三家建设单位共同利用珠海市的旅游资源、工业园区资源、海岛资源开发相关的游学与研学项目,例如红旗镇三板乡的鹭鸟研学游。
(4)社区主题沙龙活动项目开发:面向社区居民,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开发各种形式的主题沙龙活动,例如:国学沙龙、读书沙龙、音乐沙龙、舞蹈沙龙、健康沙龙、心理沙龙等。以此为基础,逐步培养和建立学习共同体,拓宽学习路径,创新学习方法,深化学习成果,形成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探索了社区教育多元协同建设机制,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教育新格局
“5G+智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由学校、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多元主体共建,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有人才、师资、科研、技术等多方面资源优势,珠海联通有5G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势,海川中心有长期扎根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的丰富经验。三方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立足香洲区南屏镇十二村社区,辐射南湾片区、新香洲片区、金湾西城社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建立学习共同体,探索多元协同建设机制,探索应用5G数字技术创新社区教育新模式,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教育新格局。
2.利用5G技术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提升社区居民数字素养,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
基地通过对学校、企业、社区三个教学点分别进行改造,完成了“5G+数字化教学点”建设,将其建设成为能够适应社区教育的“5G+数字化教学点”。基地依托学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联通的网络课程整合资源,搭建面向社区教育的“5G+数字化学习平台”、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完善“互联网+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同时,基地在面向社区搭建的“5G+数字化学习平台”基础上,开发建设职业技能提升、再就业与创业、数字技能提升、文化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社区课堂。基地还围绕数字化时代应当具备的数字获取技能、数字交流技能、数字消费技能、数字安全技能、数字健康技能等需求,针对社区居民实际开发建设相关课程。建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智能手机应用基础、搜索引擎使用技巧、手机摄影基础、多媒体相册制作、数字家庭生活技能等,通过多种数字技能提升培训提高社区居民数字素养。
3.创新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学习共同体,探索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及激励机制
基地在目前已有的社区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那些有共同目标、期望、知识、志趣和情感的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等学习共同体[3]。这些因共同的精神因素而凝聚在一起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切磋,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组员中能者为师,相互借鉴,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平等相待,共同学习,最大程度地共享利益,从而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基地在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除单门课程外,还针对一些工作岗位开发由系列课程组成的岗位课程,以便学员更系统深入地掌握某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这比一门课程更能反映学习者的能力。学完单门课程或岗位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基地向学员颁发相应的证书并使其累积一定的学习积分,使得学习的成果更加具体化和有形化,有助于学员知晓自己所达到的水平,也为教学者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还可以使学员在求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学习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作为奖励优先向这部分爱学习的社区居民开放学校和企业的学习场所和学习资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4.围绕地方产业,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资源,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创新创业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是珠海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务院最近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人才需求量大。基地利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学院的基础和优势开发的导游、会展职业经理人等考证培训,培训过程均以“技能操作+模拟仿真培训”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培训完成后,由第三方进行结果考核或评价。通过者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行业证书,并享受政府有关的培训补贴。除此之外,开发的电子商务培训、直播培训、办公软件、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课程帮助了社区居民创业,譬如开设网店、直播带货等。这些教育培训课程能够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创新创业,对获取了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还能增加他们落户珠海的积分[4]。
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资金、制度保障、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基地的发展和创新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合作关系不稳定
由于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合作关系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各方的团队成员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化,往往使得社区教育基地共建中某个具体项目的工作职责划分、任务承担、项目对接等合作工作协调难度增大,给基地建设项目的工作推进带来难度。
2.基地建设管理难
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学校、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由于单位本身的性质不同,各自在共建基地方面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实际的建设中如何合理地让多方共同承担基地建设资金,这对于一些合作共建单位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各方单位对团队成员在基地建设中的工作量认定没有明确的制度,导致后期成员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对团队成员缺乏个人考核机制约束,这给基地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3.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局限性
基地建设以学校教学资源为主,整合社会公共平台数字资源,力争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但由于年龄、职业、阶层等因素影响,社区居民存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这部分个性化定制课程受教师团队的专业限制,受社区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技能限制,课程建设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性。
4.教育模式创新难度大
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需要探索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但由于目前社区教育普遍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社区服务机构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教育模式创新难度大。
校企社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基地是一种多方资源互补的共建模式,如果能有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措施给予支持和保障,该共建模式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明确社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区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支持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民间资本等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2.加强制度保障
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建立协调机制,促进各方协同合作,确保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顺利进行。同时,应加强监管和评估,提高示范基地的质量和效果。
3.强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成功运营需要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当前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培训和提升。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将学校教师投入社区教育服务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职称等考核中,稳定教师队伍从而提高社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创新模式
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区教育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可以探索建立社区教育数字化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在线学习等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学习需求[5]。
5.拓宽社区教育资源渠道
社区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拓宽社区教育资源渠道,提高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开展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助,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项目通过多元主体的协作,构建了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共建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然而,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多元主体共建示范基地建设的制度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数字化创新模式,拓宽资源渠道。未来,社区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主体共建,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实现更好的社区教育服务。同时,数字化教育和在线教育的发展将为社区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相信通过多元主体共建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经验和探索,未来社区教育将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普惠化,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