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传播特点研究

2023-08-21 13:11匡文波王天娇
关键词:媒介人工智能机器人

匡文波,王天娇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

ChatGPT作为新一代生成式对话机器人一经发布便迅速普及,引领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引起了业界学界的关注。目前,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侧重ChatGPT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实践研究,例如:在出版领域,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将带来原创优质内容筛选、初级劳动力替代、意识形态把关、不准确内容识别等方面的考验[1];在数字教育方面,ChatGPT新技术赋予教育人机协同、知识突破、向下兼容、向“智”迭代的机遇[2];在新闻业领域,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新闻打破行业生产规则,刺激产业链重构再造,全新的新闻产品样态将诞生[3]。二是侧重于从计算机技术、算法技术方面分析ChatGPT的运行逻辑,如分析该软件打分模型训练过程,ChatGPT可以将打分模型视为判别式的语言模型对标注语料进行微调,也可以随机初始化在语料基础上进行直接训练[4]。三是聚焦于ChatGPT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如有研究认为ChatGPT带来社会正义问题、数字不平等分配加剧等价值挑战[5];ChatGPT提升谣言生产与传播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舆论操纵与认知影响的效率[6]。

目前,ChatGPT相关研究多聚焦于以上几个方面,针对其传播特点的研究相对较少。ChatGPT传播特点是其技术逻辑在传播活动中的进一步表现,研究其传播特点有助于理解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变革发展,有助于推动未来人机互动方式的革新;同时其传播特点也能够说明某些影响与挑战产生的内在原因。本文从ChatGPT基础技术特性切入分析新技术赋能下该对话机器人的传播特点,并分析这些传播特点可能带来的挑战与影响,以期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ChatGPT的概念内涵及技术特性

(一)ChatGPT的内涵

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美国初创公司OpenAI开发并于2022年11月发布上线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上线短短5天,ChatGPT用户量即超过百万,两个月后,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是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ChatGPT的走红也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入局,百度、谷歌等知名企业均宣布将推出类似服务[7]。在OpenAI的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游戏和语言模型训练等多种技术发展路线中,GPT是让人工智能用语言学习理解人类世界的人工智能系列。2019年初OpenAI发布的GPT-2模型已经初步实现按照用户输入的内容生成文本,ChatGPT在此基础之上完善技术模型成为这一系列的高光之作。

ChatGPT 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模型,是一种人工智能,它使用第三代生成性预训练变换模型 (GPT-3) 来生成类似人类撰写的文本,从简单的聊天对话到编写软件代码、生成文案和论文[8]。ChatGPT是具有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是新一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引领者。从2012年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冠军证明机器人可以深度学习到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再到目前GPT系列的最新产品,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从最开始的边缘位置走向中心地位,ChatGPT的出现再一次证明机器人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并将这种学习能力作为其重要的发展动力。

ChatGPT通过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和内容来源收集信息,并以对话形式生成答案,提供一系列信息内容服务,显著提高了信息搜索能力和效率,所以也可以将其视作为一种高搜索整合能力的集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二)ChatGPT的技术特性

ChatGPT“火出圈”是因为它能使人们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进步,它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在文字和逻辑理解方面的性能提升显著,对于问题的理解和给出的解答是目前模型中表现最好的[9]。ChatGPT在技术特性上与以往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机器人有较大不同,也因此在用户体验上有很大提升,获得了业界、学界和广大用户的诸多好评。

第一,ChatGPT更加完备的对话内容与模式依托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语言模型可以让该软件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广泛的学习和知识储备,除此之外还有几万人工标注数据为大语言模型提供辅助。基于这种技术思路,ChatGPT 拥有多达1 750亿个模型参数,巨量的模型参数能够容纳海量的人类文明知识[10]。该模型使ChatGPT在内容回答上有了创造性的提升,增强了它的语言理解、语言生成和上下文学习能力,并能够针对特定的话语输入提示,输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内容结果。ChatGPT和其他AI聊天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回答的长度和细节之上,由OpenAI开发的GPT-3语言模型已经能够学习理解数百万词语之间的关系,而ChatGPT使用的GPT-3.5是一个更复杂先进的模型[11]。

第二,ChatGPT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假设人类向其灌输世界上所有能够获得的文本或图片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大语言模型应自动学习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学习过程无需人的介入就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2]。这项技术尤其训练ChatGPT重点学习了人类语言偏好,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和文字间的关系,创建人类偏好数据,从而能够给出让人感觉更合适的答案。此外,ChatGPT采用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RLHF)技术,使其回答与人类的认知、价值需求、常识、基本文化背景尽量保持一致。这些深度学习技术赋予ChatGPT更高的拟人度,使其逐渐向人类日常思维方式贴近,有助于提供更人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第三,ChatGPT可以利用嵌入技术强化使用效果。嵌入技术在新媒体中广泛运用,例如在智能手机中嵌入各种APP和数字化工具、在互联网页面中嵌入多种功能和服务等。ChatGPT作为一种对话和内容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嵌入其他媒体形式和软件当中的潜能,例如它可以嵌入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应用程序,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完成复杂的信息搜索指令,作为一种功能的补充和拓展。这种嵌入能更大程度发挥原有人工智能的优势,并优化原有的智能功能,实现增强效应。

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有监督学习向无监督学习条件下“大数据+大模型”的大规模预训练范式转变,即基于海量广域数据训练并且经过微调学习自动适应广泛下游任务的模型[13]。ChatGPT在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核心技术上,已经超越了现有的大众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如小爱同学、Siri和人工客服机器人等,其语言的整合能力更强,无论在信息的广泛度还是回答的有效性上都有突破性提升。

二、ChatGPT的传播特点

基于以上对于ChatGPT的技术特性分析可以看出,作为新兴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的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媒介接触方式更加灵活,其完善的数据和算法支撑也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其传播活动表现出智能性更加优越等诸多特点。

(一)对话+内容生成模式

过去10年左右,随着大数据、算法和算力的发展进入新的临界点,智能技术对社会信息传播开始产生显著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聊天机器人、智能音箱、机器人主播、计算宣传(机器人账号)等纷纷涌现[14]。以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功能相对单一,对话类机器人一般只能完成简单的任务要求,和使用者以简短问答、单次问答或单句问答形式进行交流,如常见的客服机器人、车载智能系统、智能音箱等,它们并不能进行复杂内容的回复。以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有内容生成类型,但都专注于某一特定类型内容,如新闻稿件自动生成机器人可以根据输入的基本要素输出一篇相对完整的新闻文本,但是并不能进行其他方面内容的撰写。此外,还有特殊功能机器人,如棋牌类自动机器人等,它们则不具备内容生成或聊天对话等功能。

ChatGPT在功能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创新融合发展,在内容生成方面,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内容生成方式,能够进行文本写作、多语言翻译、程序代码生成、开放式回答、输出策划方案和工作报告、给出行动建议、完成部分学科的考试题目,以及简单的议论文写作等,其包含的内容类型大大超越了以往的内容生成机器人,集各种内容生成功能于一身。ChatGPT的发布时间是许多国家学生的期末季,一些学生甚至直接使用该软件生成的内容辅助完成作业,并反馈十分“好用”,虽然此行为后续被学校禁止,但也可以看出ChatGPT满足了大量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用户,多种内容生成的功能突破了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使用界限。

在完成多种内容生成的同时,ChatGPT也是一款直面大众的聊天软件。与以往简单对答式的机器人不同,该软件能够给出更加详尽的回应,聊天范围更加广泛,不局限于命令式提问或其他固定的对话方式,很大程度拓展了软件使用场景,并根据不同场景组织适合的语言、输出更优秀的回答。

ChatGPT开创了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使用功能与使用形式,拓展了内容生成的广度和深度,并将多种内容生成与更加详尽的人机聊天对话相结合。功能上的大幅度融合提升是大众对于ChatGPT最直观的使用感受,也是大众认可该软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于偏好数据贴合用户需求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否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记忆力是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表现的重要评价维度。知识储备量确实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基础,但是在实际交流当中,知识储备量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当下很多常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虽然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储备远超单个人类自身,然而依然会大量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也很可能回答内容完全偏离主题,所输出的内容多需要用户二次编辑才能使用。

ChatGPT的大型语言模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人类语言偏好。机器理解语言和人类理解语言本就有很大差异,ChatGPT的大量偏好数据记载和提前训练使其能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从用户的一段提问中找到关键的信息,并组合提取相关知识点进行回答,以此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用户在提问时也无需使用标准化、格式化语言,只需用日常语言进行提问。ChatGPT依托偏好数据理解人类语言偏好,交流中在很大程度上抹掉了机器语言的痕迹,用人的习惯进行对答,更加精准抓取用户诉求点,在提取需求信息和润色语言方面有很大进步,这些都是不同于以往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的创造性革新。

高质量的信息回答使ChatGPT和使用者近乎平等地站在对话传播的两端,在这种对话框架之中信息的传播再作用于ChatGPT对于人类习惯偏好的学习,使下一次对话更加深入精准,这种反馈学习强化策略逐渐拓宽所提供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ChatGPT的超越性不仅体现在传播信息的范围,其符合人类语法规则和人类对话方式的传播形式以及高质量内容提供也为未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确立了新标准。

(三)跨文化传播能力增强

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ChatGPT突破了语言限制,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更强,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学习能力也更强。以往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因为数据和模型的限制,其知识储备和回答一般局限于一种或几种语言当中,对于机器人的训练也是高度依赖语言,并且需要使用特定语种对机器人进行预训练,或格外强化某一种语言的训练。

在ChatGPT的使用中,语言的边界感减弱,提问与生成内容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灵活转换,各种不同的语言库之间的知识储备多数也是共通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即使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也能得出基本类似的答案,同时ChatGPT也可以随时提取转换来自其他语言知识储备中的内容进行回答,突破了以往对语言的限制。这使得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用户都能够使用同一个巨大的知识储备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也都可以对软件的知识储备进行内容补充。多种文化共处于同一个平台当中,提问内容和生成内容都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界限,各种文化内容互相交流和共享,提升了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了用户群体。

ChatGPT的发展依赖于全世界用户的持续使用和智慧贡献,在赛博空间创造了一个跨越地域和文化限制的信息交流场域,促进人类知识在赛博空间的扩散,ChatGPT作为一个中介联结了人类社会实践和赛博空间的信息与文化交流,作为一个平台在不同人群当中建立信息和意义连接,在成为全球数字商业平台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全世界用户共创共享的交流平台。

(四)促进情感传播与价值传播

ChatGPT 应用了“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训练方式,用人类偏好作为奖励信号为训练模型,促使模型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认知理解模式[15]。ChatGPT摆脱了以往智能机器人在语言理解和运用时的束缚,通过大量的偏好数据学习了人类思维习惯和日常语言表达习惯,并在与人的交流反馈中不断强化学习和提升这些技能。

虽然ChatGPT在内容上依然努力做到客观中立式回答,但其在语言表达上学习了人的交流能力,并学习了人的情感,在一些问题上还能体现人文关怀,例如:当人询问疾病科普知识类内容或者在提问中展现焦虑情感时,ChatGPT的回答除了解决具体问题以外还能够对人的病情和焦虑心情进行安慰关怀,并且使用符合日常人类交流习惯的语言,ChatGPT同时具有智能表现和恰当的情感反应,在客观内容中伴随价值输出,建立了拟人化的思维方式。

情感需求是个人使用媒介的重要动机之一,回应用户的情感诉求和产生情感共鸣可以消除用户使用该软件时产生的距离感,建立共情能够提升用户对传播活动的接受程度,用户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收获情感体验。当用户感知到算法更公平、更负责、更透明、更可解释时,他们认为算法更可信、更有用[16]。对情感与价值传播的偏向提升了用户对ChatGPT传播内容可信度的感知和软件使用黏着性。

情感和价值的传播最初来自人际交往,是人际互动的重要特点,ChatGPT这种高拟人度的技术突出了人的色彩而弱化了机器的特征,使人机传播逐渐向人际传播靠近,人与机器的交流最终达到人与人交流的效果,机器的人性化程度大幅提升。能够像人类一样说话并诉诸情感是ChatGPT作为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另一大传播特点。

(五)可供性提升

可供性被解释为环境赋予主体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好坏可以增强或削弱主体采取某个行为的动机[17]。媒介发展中可供性与新技术实践相结合并用于解释媒介的技术属性,侧重研究这些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媒介可供性包括3个层面:内容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每个层面又可以再分解成多个可供力,新媒介具有更高的媒介可供性[18]。媒介可供性关注的是媒介能够激发用户某种或多种行动的可能性,以及媒介对于用户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随着新媒介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播可供性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新技术能够促进人工智能产品提升媒介使用者对媒介行动可能性的感知,多种使用可能性的延展强化用户的媒介参与实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促进了用户与媒介之间的互动行为,增强具有技术属性的媒介平台和用户使用意图之间的有效沟通。多样化、示能性的“可能”与“可用”倾向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传播活动所展现的特点。

ChatGPT的用户界面变革提升了该软件的可供性,具有以往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具备的用户界面形态,解决了人工智能难以使用的难题,ChatGPT为大多数用户提供了一个可用界面,提高了用户进一步使用的可能性。这种看似简单的界面升级能够为用户打通接触智能媒介的首要障碍,为接下来快捷有效的人机传播提供更多机会,创造灵活使用该软件的可能性。

ChatGPT在内容生产可供性、信息可供性方面也有大幅提升,该软件所回答内容的信息广泛度和内容详尽程度体现出不同以往的优越性,通过对话获取大量信息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有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其生成内容形式多样、内容生产逻辑更加完善,针对不同的用户提问给出不同可能性的回答,这些也都体现了ChatGPT内容生产的可供性。

三、ChatGPT对媒介发展的挑战与影响

从传播特点上来看,ChatGPT具有更优越的智能表现和高效的信息生成方式,并能够同时关照用户的情感与价值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完善的使用体验,这些都是ChatGPT能够引领人工智能领域变革的优越之处。但与此同时,ChatGPT在这些传播活动中展现的特点也对当下社会文化生活与媒介发展带来挑战,例如:高效创新的内容生成虽然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但此过程也带来了潜在的媒介版权危机,其优越的智能表现和情感关照对现有传媒行业造成了挤压现象,算法价值判断对媒介文化传承产生不利影响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中持续关注的问题。

(一)版权问题和新媒介法规

ChatGPT在大幅度提升智能创作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问题和法律风险。ChatGPT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但是按照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来看,该软件并不能成为其智能生成内容的作者,也很难在法律上赋予其作者身份。目前,法律规定拥有作者身份和权利的主体应该是一个人而非机器和软件,即使是人工智能自主生成的内容,其版权在大部分情况下也应归属于贡献软件开发的人。

但是,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的水平,同时机器自主创作和原创性内容的比例也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创作内容如果不能称之为作品并受到版权保护的话,也很可能影响现有版权秩序,造成法律纠纷并影响软件的商业价值。所以,有关ChatGPT生成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哪些独创内容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归属等问题,还需要在日后进一步完善解决。

此外,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中所存在的误导性信息、错误信息应该得到相应监管。这些误导信息导致用户某些不良行动出现,或间接损害个人和社会利益的情况也应该提前给予考虑。在未来,针对人工智能管理的新媒介法律规定将日益完善,以应对更加复杂的人工智能使用情况。

(二)对传媒业的部分取替和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对互联网和传媒行业的取代早在ChatGPT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而ChatGPT强大的融合性功能使这种机器取代人类的势头更加迅猛,如客服机器人、简单代码生成、新闻文本与稿件撰写等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力被机器所取代的情况。在ChatGPT发布后,Adobe系列也宣布嵌入GPT类技术,该系列的各种媒体编辑软件将可以接受直接输入的编辑指令,辅助完成多种媒介形式的处理任务。ChatGPT具有的嵌入潜能也能改变传统的媒体内容生成方式,对于各种传媒行业和专业来讲是一种冲击。

当情感回应、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也被人工智能大量学习以后,人工智能机器能取代的工作将越来越多,对未来的互联网和传媒行业都会产生影响。比较明显的情况是机器和软件对简单媒介劳动的大量取代,这种替代从最开始的客服工作、互联网营销到后来的新闻编写与播报,以及未来的媒介艺术创作,最终将会形成一种规模,并催生新的传媒产业模式。

从长期来看,这种取代是没有必要回避的,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如何将现有的人工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如何让人工智能和人工形成更加高级的配合方式,依然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ChatGPT带来的影响也并不只有消极的方面,纵观媒介发展历史,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最终还是会催生新的知识体系和产业结构。人工智能与传媒都具有多元化、信息化特征,其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这也为人工智能和传媒行业的交融做了铺垫,例如:人工智能中的研究方向包含了新媒体研究以及媒介创新研究,这样能够积极地带动社交网络、多媒体传播等领域的智能科技化发展[19]。

(三)对媒介传承社会文化知识的影响

传统媒介和新媒介都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功能,如今新媒体已经取代传统纸质出版物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主要的文化交流空间。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延续这一趋势,通过人机互动获取知识和文化将会成为日后常见的媒介使用形式,未来对话式人工智能庞大的数据库、高效的信息交流能力和广大的用户群体也将推动其承担起社会文化知识传承的作用。能否将社会文化知识传承的功能发挥到位将影响未来包括ChatGPT在内的众多智能媒介发展。

虽然ChatGPT的内容生成与自主创作能力显著提升,但是其知识储备和偏好学习是依赖于人类经验与知识的,需要人类对其长期的培训和内容灌输,这种长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决定人工智能日后的智能表现和情感回应。当吸取正确的、高质量的内容并收到反馈之后,ChatGPT才能给出更完善详尽和有效的回答。这种培养过程存在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结果的不确定性。

ChatGPT输出内容虽然详尽,但经常缺少有力论据支撑,有时则提供误导性引用,也有时将真实的文章来源和虚假引用混合在一起,导致真假难辨。在目前的回答中,ChatGPT依然存在回答错误和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在一些薄弱学科方面它几乎不能给出正确回答。

此外,ChatGPT相较于以往的人工智能软件已经形成了跨文化传播的能力,但是并不代表它对所有的文化一视同仁,某些文化内容或知识成为一种更弱势的存在,被传播与交流的机会更少,这不利于人类整体文化与知识的传承,未来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ChatGPT发展的挑战与限制

人工智能的准备投入使用程度受到一些因素限制。第一,在投入使用的领域必须要有足够的、可获得的数据并对要完成的目标有清晰认识;第二,需要完善开发适合特定场景的算法、应用和软件以让其功能符合该领域;第三,要有合理的经济负担[20]。ChatGPT的发展依赖于发掘更多适合的使用场景,以及更深刻地与其他软件应用嵌入结合。使用场景的拓展也依托于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因为目前在一些领域如数学、医药等,ChatGPT还不能够做出理想的回答。ChatGPT也有望和更多媒介结合发展,并拓展回答内容的多种媒介样式。

此外,ChatGPT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和拓展国内用户方面也存在挑战。信息价值指的是ChatGPT输出信息蕴含的价值观念,有的受访者认为,ChatGPT本身没有价值观评判标准,但是ChatGPT由他国技术人员研发,根植于西方价值观体系,输出的信息难免会蕴含西化的价值观念[21]。我国与西方文化背景、政治与人文社会生活环境差异较大,国内用户接受难度相对更高,在使用体验上也与多数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我国目前受众群体基数庞大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字节跳动系列产品,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将ChatGPT嵌入到应用当中。这些都不利于ChatGPT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和其用户群体拓展。

四、结论与建议

ChatGPT的出现代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革新,依托更加完善的功能让人们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实用性,其语言偏好学习和情感回应也让人机传播进一步趋向人际传播。ChatGPT火爆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对这种更高级人工智能的需求,机器在向人学习之后,人也开始需要向机器学习。虽然目前ChatGPT在传播中仍然存在问题,但是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终将会带来人机传播生态更加积极的改变。

(一)确定创新性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的3个阶段是算法智能、语言智能和想象力智能,未来的里程碑发展应该在想象力创作上[22]。目前,ChatGPT已经达到了前两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也有了显著突破,但是在艺术创作和创造性内容生成方面还应该继续发展。其中,创造性的内容生成也应该包含更多媒介形式的使用与融合,不局限于文字的内容形式,应从内涵深度和形式丰富度两方面同时发展,使ChatGPT不仅可以像人一样思考,也能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提升创造性生成内容的占比和质量,推动其向更高阶段的智能机器人发展。

(二)强化人工智能治理

2023年1月1日生效的《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公安部共同发布的,该规定明确界定“深度合成技术,是指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23]。此规定中的定义是对技术的描述,而非特定的产品或平台,是针对技术服务的管理办法。按照此定义来看,ChatGPT可以被纳入该管理规定的范围当中,但是目前规定所具体列举的软件应用还未包含ChatGPT。

ChatGPT庞大繁杂的数据引用和内容输出夹杂误导性信息,由于其隐蔽性更强,导致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难以被检测。另外,ChatGPT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获取能力,所以涉及的个人层面的隐私信息保护和国家层面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都应该成为治理政策中的重点。建议在未来的治理政策中能够更加细化包含ChatGPT在内的各种新兴人工智能应用和使用场景,对于ChatGPT的治理以算法和算力为工具,从以多种零散的技术为治理对象逐渐过渡到以数据和人工智能治理为核心。

(三)嵌入式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嵌入互联网与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其他媒介和软件之中,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媒介增效方面作用明显,媒介使用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是ChatGPT用户明显的使用感受。解决用户媒介使用的提效问题也是提升用户黏性、提升软件本身长期实用性的途径,这有助于ChatGPT长远发展,同时作为已经嵌入人工智能的其他媒介来说也会产生增强效果,这种嵌入有助于提升互联网和媒介的创造力,可以加速现有媒体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嵌入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原有媒介运用和数字劳动的部分取代,但这种取代不全是消极的,当重复性和低效率的工作被取代后,人和媒介的创造性都会大幅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各种媒介应该积极与此类人工智能嵌入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产生更多新功能和新使用形式,用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产生新的创作方式,在这种融合发展中提升更多媒介和媒体行业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猜你喜欢
媒介人工智能机器人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数读人工智能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