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实践

2023-08-20 10:51:19叶静
关键词:跨学科初中英语学科

摘 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教学策略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革。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落实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英语教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照本宣科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跨学科融合能够集中各科教学内容与资源,给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色添彩,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前提下,完成传统文化教学活动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构建,让大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逐步融入初中英语课堂,让学生可以得到新颖的学习体验,拓展传统文化的学习视野,并从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 跨学科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33

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教育理念就是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利用,力图实现相融相合、相互促进。国际化的到来难免造成外来文化的侵袭。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得到重视。传统文化充满着迷人的魅力,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向往。对于初中英语这门学科,其中存在着许多内容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是部分教学课堂受教育条件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课堂构建能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在良好的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拓展学习,并调动内心情感,于是,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英语跨学科融合课堂来向学生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提升初中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将英语知识与传统文化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一、初中英语跨学科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要点

1.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完成教学设计

为了高效落实学科育人理念,教师需要拥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将重心放在语法教学、阅读理解、生词背诵等板块,未能及时将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渗透,这也造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精力也都放在基础内容上,忽视了文本中蕴含的文化思想,更不会去完成拓展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原因。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构建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并将教育内容充分融合在一起。初中英语教学中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构建是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也是实现英语学科教育价值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养培养是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一定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产生清晰的认知,并且更加关注学生的特点,选取和挖掘跨学科教学素材,拓展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设计英语跨学科教育课程时,教师需要建立文化育人理念,在跨学科课程创设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把更多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资源引入英语课堂,让学生具备更加开阔的学习空间,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让学生在拥有丰富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树立优秀的文化意识、积极探索英语的奥秘、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学生在融合传统文化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中既能得到身心放松,也可以锻炼學生的各项能力,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学习水平。

2.结合多样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英语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上,教师主要通过多样性教学创设,将英语的主要学习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组织起来,与其他学科融合课堂相结合,提升教学实践性,使教学更加具有整体性。这种活动编排能够简化英语知识的理解难度,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会得到显著提升,并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实现高质高效的教育目标。教师要提升跨学科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用生动灵活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符合需求、具有成长意义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平台。目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教育形式仍旧相对狭窄,有些教学活动单纯为了“教”而创设,降低了教育价值;还有一些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过于直接,让学生心生反感。英语教师必须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要灵活、科学、合理地创设跨学科教学活动,尊重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认知英语学科,并进一步完成深度思考分析,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自身文化气质、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在跨学科教育活动创设中实现英语教育水平的发展。所以,初中英语教师也要时刻自我反省,总结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现状问题进行优化,保障传统文化渗透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在跨学科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感受,并从中收获满满。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过后,可以顺利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种类、内涵,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素养,这样才能实现跨学科融合课堂构建的价值。

二、初中英语跨学科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策略

1.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通过情境创设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

信息技术是目前初中教学中备受关注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网络资源以及应用。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将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创设阅读情境,并将二者的优势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激发热情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去理解文章、记忆知识,又可以进行总结、拓展,而且这本身也是锻炼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机会,实现对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效果的双向促进。提升初中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将英语知识与传统文化建立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们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也增长了自身的眼界。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传统文化渗透中又蕴含了大量拓展知识内容,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宽广、更具活力的学习路径。这样学生才能走进课堂,沉浸其中。

举例来说,在初中英语《China and the world》的教学中,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世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自古就有大量的科技文化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此时教师可以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网络资源的获取》相结合。布置一个探析任务:“What influence do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on the world?”让学生从历史角度,用互联网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用英语制作成PPT,结合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用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也可以实现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锻炼。有的学生的演讲主题是:“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changed the world”,讲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带来的改变。有的学生则是:“The Silk Roa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展现出唐代丝绸之路的风采,也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开拓进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得到拓展,思考各种充满文化气息的生活场景,理解英语学习也是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过程。从英语学科特点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渲染和熏陶的过程。而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的跨学科课堂,则给学生提供了拓展、实践的空间。传统文化的渗透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巨大,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英语知识,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意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结合跨学科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消化吸收。以此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感受到,英语学习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文化元素。教学优化中,教师需要明确以传统文化渗透为基础,合理构建跨学科融合教育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体会到英语的文化传递价值,促进家国情怀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理念的落实。

2.与语文学科融合,通过课外阅读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素质、身心健康成长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能完全局限在教材上。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素养发展的重要板块,同时,阅读文本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文化、思想,教师可以巧妙进行运用,拓展教学宽度,引入适宜的教学素材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初中语文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古诗词、文言文,教师可以尝试将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将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古诗词转化成英文,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初中英语与语文的跨学科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互动引导的方式,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文本细读。其实,英语教学这一板块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是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跨学科阅读教育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并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引导。否则,单纯阅读词语或者采取语法教学,这就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局限性。英语阅读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帮助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找到其蕴含的深层思想内核、精神内涵,是助力学生完成深度阅读的一种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举例来说,英语教师可以从初中语文学科中选取素材,引入“Memorial on Sending Out the Troops”的课外阅读文本,也就是语文教材中的《出师表》,本文展示出诸葛亮一心报国、殚精竭虑的心境,而这种家国情怀,也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帮助学生深度解析故事内容,如:“From which angles does Zhuge Liang put forward suggestions”,“What enlightenment do you get from the hero's narration”,或者“What qualities of the protagonist are shown in the article”。给学生创造抒发自身想法的平台,学生在阅读分析后回答:“Zhuge Liang's statement tells us to stay away from villains and choose the right friends”,或者“This article reflects the hero's patriotic spirit”等。并且,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能够帮助学生吸收知识,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同时,通过跨学科融合课堂的构建,教师让学生懂得英语学习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课本学习,必须通过多样性的學习拓展来锻炼自身的英语能力,并在阅读中进行反思,深度解析文章的内涵,有效落实思想品质的培养。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与英语教学的高效融合。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灵活的思路去对英语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3.与音乐学科融合,构建立体化传统文化活动

单纯的阅读或者写作并不能真正实现英语素养的全面发展,尤其结合目前的实际教学分析可以得知,我国英语教育中对于听、说能力的锻炼还是非常薄弱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缺少优秀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渗透,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用音乐的方式去完成高质量学习。音乐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对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启蒙,其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与音乐学科的融合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学生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也能形成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知,并希望从结合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更多内容,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进行有机结合。

举例来说,在英语教材《The birthday party》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营造聚会场景。在生日聚会中,唱歌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歌曲也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将初中音乐与英语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构建跨学科融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初中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中国风歌曲、民族歌曲,都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教师可以据此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把英语教学与初中音乐融合在一起。英语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对于学生进一步形成文化观念是大有裨益的。民族音乐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艺术,更不是与世隔绝的。我们要想传承民族文化、让学生认同传统文化,就必须从教学转型入手,与时尚、潮流相结合。教师要通过英语与音乐的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并未落后于时代,其依旧是音乐中最受欢迎、最流行、最唯美的形式,比如《在水一方》《龙的传人》等,这些歌曲学生相对熟悉,其歌词内容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词翻译,并尝试使用英语演唱。把课堂变成“生日party”。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的英语素养训练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学生们演唱了《azalea》(映山红)、《Qinghai-Tibet Plateau》(青藏高原)、《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本草纲目)等蕴含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歌曲后,能够拓展学生英语知识宽度,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爱好,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与英语结合之后,变得如此“洋气”,也会在课后积极尝试去改编一些歌曲,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元素。

总之,英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文化传承的“使者”,利用巧妙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设计,拓展教育宽度,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形成对优秀文化、思想的向往,并得到精神的洗礼,提升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燕《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探析》,《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年第10期。

[2] 华丽萍《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措施分析》,《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年第5期。

[3] 郭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析》,《英语教师》2022年第2期。

[4] 许淑仪《初中英语科普文阅读跨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师道·教研》2022年第9期。

[5] 陈智婷《跨学科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叶静,1976年生,女,福建福鼎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基于互联网支持的英语教育与地理、音乐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本文系课题项目《基于互联网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创新实践》的研究成果,编号:FZDJ2022A51)

猜你喜欢
跨学科初中英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47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