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08-20 08:38:57方会
关键词:中华高中化学化学

方会

摘 要: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化学教学资源丰富,在文学、技术、饮食、典籍、医学、哲学、建筑中均有所体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除了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外,还可引导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发挥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本文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其困境展开讨论,简要概述了在高中化学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课程看似无关,但是钻研教材内容后,会发现两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成语、谚语中均含有一定的化学知识,传统技术、饮食与典籍中的化学内容数不胜数。研究发现,高中化学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和度较高,具体表现在:化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高度统一,“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符合现阶段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课程资源

(一)传统文学中的化学

中华传统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进程中历经无数次演变与沉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成语、诗词、谚语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介绍这些知识,除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外,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成语信口雌黄、沙里淘金、甘之如饴、水滴石穿等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出人预料,如:水滴石穿,常用来比喻虽然自身力量薄弱,但坚持不懈就能做到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事,字面意思为岩石在水滴长期冲击下被穿破,化学原理是部分二氧化碳溶于雨水致使雨水呈现微酸性,滴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岩石上产生酸碱反应,部分岩石溶化,“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致使自然界中出现了众多奇峰异洞。

(二)传统技术中的化学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与炼丹术、烧陶、金属冶炼、印染等技术无一不显示出我国传统技术的辉煌历史,大多可作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分析、探究、反思,开阔视野,感受化学的神奇魅力。以火药的制作为例,火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出现离不开古代炼丹术的推动,唐代以硝石、硫黄及马兜铃(含碳素)炼丹,已初步具备火药的雏形,后世被广泛运用的火药大多以硝石为主要成分,以硝土与草木灰提取硝酸钾,利用硫黄、硝石、木炭按一定比例制成火药。

(三)传统饮食中的化学

中华传统饮食在腌制、烹调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化学知识。腌制食物中一般含有化学物质亚硝酸盐;烹调红烧肉时炒糖色会发生非酶褐变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一种,普通蔗糖焦糖化需要需经历四个步骤:首先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在热反应作用下,使其失去水分发生相互反应形成二果糖酐化合物,进一步发生脱水反应,糖分子继续断裂后再次聚合形成焦糖,并产生独特的风味与黏性。

(四)传统典籍中的化学

中国传统典籍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庞大令人咂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传统典籍中所记载的内容蕴含丰富化学知识。如《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贾思勰提出的去污方法论,通过胰脏中蕴含的丰富消化酶对淀粉、脂肪、蛋白质进行分解,达到一定的去污效果。后续《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孙思邈制作澡豆的方法,改良了上述方法,把大豆、香料与洗干净的猪胰脏一起研磨成粉,利用大豆中所含丰富的皂苷与卵磷脂乳化起泡,有效提高了单纯以猪胰脏为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高中化学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

高中化学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化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要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相统一,在课堂教学中以哲学为导向可加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类似酯化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明内因与外因存在一定辩证关系,除此之外特殊性与普遍性、归纳总结、对立统一等均在化学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孔子、孟子等提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目前消费主义盛行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人类生存。高中化学中《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板块,以和谐思想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和谐思维理念为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生态问题,形成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青少年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要求教师在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其生活各方面,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使其自觉承担起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满足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能够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形成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化学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围绕课程大纲与考试大纲展展开相关教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单一。在其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使化学与文化产生碰撞,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在现阶段多元文化冲击下,学生可能产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带领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学生能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自身思想道德发展。

(三)落实立德树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丰富化学课程内涵,对学生品质、人格、思想道德产生良性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落实立德树人基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实现寓教于学。

四、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社会意识淡薄,缺乏自信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化学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主,围绕考试大纲展开教学,片面追求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其中传统文化内涵的阐述。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社会及部分教师受旧观念影响较为严重,对于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自信。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趋于多样化,以“互联网+”技术展开相关教学活动能有效促进传统文化渗透。

(二)课程研究不足,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该课程在研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多局限于学术领域,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过于片面、零碎,尚未深入挖掘两者的联系。同时,该领域专业教师缺乏,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基础化学知识的前提下,熟识历史文化、诗词歌赋、古典书籍,方能在教学上灵活运用,加强与高中化学课程与传统文化只是的融合。

(三)重视程度不高,融合发展受限

新阶段,教育部落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中阶段教学仍旧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目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重视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中化学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受限,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以教材内容、考试大纲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师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不高。

(四)考试命题中相关内容匮乏

教育部明确提出在化学高考命题中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考核内容,为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积极导向作用。但在目前的考试题中,其相关内容较匮乏,从2017年开始,在部分区域化学高考试卷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核内容较少,由此可见,其相关考点有待加强,拓宽其区域覆盖面,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内各地备战高考的新导向,切实提高师生重视程度。

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加大重视程度,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各学校教师需加大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结合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并在此过程中带领学生认识我国化学历史,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转变学生错误观念,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自觉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增強民族自信。例如,在《金属材料》相关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拓展我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带给学生直观视觉体验,带领学生认识商朝出现的青铜冶炼、制造技术,西汉年间成熟的“水法炼铜”技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钻研化学教材,明确两者交融联系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主要以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导向,通过理论知识讲解与部分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促进其渗透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化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融合,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明确两者的交融联系。例如,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在基础知识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引入明代于谦的《咏煤炭》,带领学生认识以煤炭为燃料冶炼铁,鼓励学生讨论并写出煤燃烧、铁的冶炼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带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背后的灿烂文明,加强学生认知。

(三)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教学全过程

1.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例如,在《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可提前搜集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播放隋唐时期烟火的相关内容,唐代的“火药什戏烟火”,明代的“花筒”“花盒”“沙锅”等,并延伸至非遗“花炮制作技艺”,以绚丽夺目的烟花引出教学内容硫,并加强学生对烟花燃放相关危害的认知,引导学生爱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2.实验探究

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典籍中记载了许多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内容,部分内容虽有一定出入,但其本质未变,教师在组织实验探究时可融入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强化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萃取”相关教学中,教师可拓展《肘后备急方》中葛洪所提出的青蒿提取办法,与现代屠呦呦提取青蒿素进行对比讲解,认识先人的伟大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四)立足学生生活,感受化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化学与学生生活,传统文化的联系,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物质与化学现象的认识,并延伸至传统文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例如,在《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日常所食用的咸菜、雪天以钠化雪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教学,结合我国传统文化风俗,认识古代制盐的煮盐与晒盐,并了解蒸发结晶技术,感受古人的智慧,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思考与实践并存,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愈发严重,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强化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与自然观念。在该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深度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现阶段时代发展需求,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基于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所面临的困境,教师要加大重视程度,科学设计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钻研教材,明确两者的联系,立足于学生生活,带领学生直观感受化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可持续意识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融合的实践探究》,《广西教育》2020年第34期。

[2] 闫春辉《浅析传统文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名师在线》2021年第20期。

[3] 刘志平、石登玲、汤希雁、董帅《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化学教与学》2022年第17期。

[4] 陈丹妮《高中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困境探析》,《教师》2020年第6期。

[5] 王作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年第30期。

[6] 秦青梅《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研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中华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