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调查发现的较多,已发掘的有呼和浩特四道沟遗址、呼和浩特大窑遗址、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遗址、东乌珠穆沁旗金斯太洞穴遗址、扎赉诺尔蘑菇山遗址等。大体建立起了内蒙古自治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丰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对其年代学、石器制造技术、早期人类的生计问题,及深入探讨东西方古人类迁移、技术扩散、文化交流问题,对其中两处重要遗址重新开展了发掘工作。
萨拉乌苏遗址是内蒙古为数不多经过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图一),年代大体在7 万年至14 万年,因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的晚期智人“河套人”而闻名。为了纪念萨拉乌苏遗址发掘一百周年,从2021 年开始了持续地考古发掘工作,两个年度共计发掘面积100 平方米。主要发掘区为邵家沟湾和范家沟湾两个地点,采用在文化层内细分操作层的发掘方法。发掘深度1~3 米,出土遗物1000 多件,包括动物碎骨1000 余件,包括披毛犀、普氏羚羊、原始牛、马、河套大角鹿、鸵鸟等,打制石制品200 多件,类型多样,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较多的小石片等,另外有零星的烧骨和木炭。范家沟湾遗址点找到了埋藏石器的原生文化层位,最深处发掘到5 米左右,文化遗物主要分布在第4 层,共出土动物碎骨900余件,多较破碎,打制小型石制品200 余件,另外出土了较多的木炭碎块和烧骨。该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打制石器、木炭、烧骨和动物碎骨,形成了典型的考古剖面,并进行了环境样品和光释光测年样品的采集。
图一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全貌
通过连续发掘,为进一步开展年代测定和环境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地层剖面,为石器技术研究和动物考古研究提供了数量丰富的标本,进一步推动了萨拉乌苏地区古人类生计方式的研究工作。
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金斯太遗址为花岗岩丘陵山地洞穴遗址,海拔约1400 米。遗址堆积最厚处近4 米,共分为9 个层位,主要分为4个文化时段,从距今5 万年左右到青铜时代,最早的距今约4.7~3.7 万年,以具有欧亚大陆西部和中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石制品组合特点的遗存为主;距今约2.1~2.5 万年之间,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用火遗迹;第三阶段,距今约1.3 万年,出现了含有细石叶技术、两面器加工技术、磨制骨器和装饰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遗存;第四阶段为含有小件青铜器、陶片、磨制骨器等遗存的青铜时代遗存(图二)。
图二 锡林郭勒盟金斯太洞穴遗址发掘现场
随着连续两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40 平方米。2021 年度完成了发掘区第5-2 层的发掘。共清理火塘7 处,仅有发现于4E 层和5A 层的两处火塘相对较为完整,主要为挖浅坑堆烧。原生堆积内出土有陶片、青铜残件、装饰品、骨器、贝壳、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其中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最多。2022 年度对8-6 层的发掘,出土石制品、动物骨骼及牙齿等,其中以石制品为主。第8 层出土具有明确勒瓦娄哇技术特征的石片,丰富了研究该技术的材料。
金斯太遗址处在东北亚重要的地理通道上,5万年以来不同时段的石器技术和文化特征都显示出与周边地区不同程度交流的迹象。后续的深入研究将构建出金斯太先民们在草原地区5 万年以来的生存适应策略;同时也可为东西方古人类迁移、技术扩散、文化交流等提供更多考古实证。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年至四千年,这一阶段我国境内形成了六大区系文化,有北方区系、中原区系、东方区系、西南区系、南方区系和东南区系。这六大文化区系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汇聚而成两条大河文明,其中前三区系汇流构成了夏商周三代的黄河文明,而西南、南方、东南三区系则最后汇集而成了长江文明。两者最终共同成就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内蒙古早期农业文明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和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流域。西辽河为出自河北平泉七老图山的老哈河与出自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潢源的西拉木伦河汇流而成。这两条河流在西辽河流域孕育了独特而发达的早期文明。
1.考古中国“聚落与社会——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课题开展
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自成一体,经过百年的发现与研究,已经建立起了自身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至红山文化晚期还成就了“坛、庙、冢”早期古国文明礼制系统。为了更加深入研究西辽河地区文明演化进程,推动红山文化申遗工作,2020 年开始启动该课题。2021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
内蒙古片区开展相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专项调查,并初步选择了松山区安庆镇北部的彩陶坡遗址展开发掘工作。该遗址地理位置接近赤峰市松山区与翁牛特旗的交界处,为松山区文物管理所在日常的文物巡查中发现。遗址总面积约4 万平方米。2022 年,主要对该遗址不同地点的文化堆积、遗迹分布进行初步了解。一共选择了三个地点,共清理房址12 座,灰坑5 个,灶址1 个。发现的一座形制特殊的大房址,由南、北两室组成,复原总面积可达132 平方米(图三)。北室中部发现一长方形坑,其内部有大量保存较好的炭化横木铺设在二层台上,其南侧发现有灶址。推测该房址可能为中心大房址或属于具有某种特殊性质的遗存。
图三 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彩陶坡遗址房址全景
该遗址属于西拉木伦河以南区域红山文化中小型聚落遗址,2022 年度的发掘揭露出彩陶坡具有大小规格不等的房址,应与其功能存在联系。通过全面细致的考古发掘搞清其聚落布局特点、功能分区,或许能为了解红山社会低等级聚落的运行和维系方式提供一条路径。该聚落房屋的分布、形制等还需要长期的工作去揭示。不同房屋的功能研究也需要继续精细化的发掘和科技检测手段的运用。
2.“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开展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属于黄河上中游交界地带,这里的河流冲刷出的河套平原为农业提供了基础的土壤、水源条件,加之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孕育了旱作农业。该区域属于中原区系的北端,总体上属于中原区域文化系统,但也存在自身独特的北方区域文化因素。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了六个年头,后城咀石城作为该课题内蒙古项目组的重点发掘遗址,目前已明确该石城墙体内占地约138 万平方米,城墙延续长约8 千米,由内城、外城及制高点处的城门及瓮城构成复杂的防御体系,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
2019-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除了对后城咀石城周边展开调查和全面勘探外,重点对城门及瓮城部分进行了发掘,累计发掘4000 余平方米,揭露城垣、城门、马面、台基、墩台、壕沟、地下通道、墓葬等遗迹五十余处,出土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器物五十余件。明确了后城咀石城由城门与两侧马面组成的主城墙防御体系,呈半月形接于主城墙上的外瓮城及壕沟组成第二重防御体系,第三重小型瓮城及壕沟组成地面上三重防御体系。此外还发现了连接第二重和第三重瓮城防御体系的地下通道系统,最终确立了石城为地上三重防御体系与地下交错相同的通道组成复杂而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4000 年左右城址防御体系中最为复杂的(图四)。其凸出于城外的直入式城门结构与本地发现的其他城门差异较大,具有中原地区望京楼、偃师等商代城门的结构特点,但整个从防御体系的出入方式则沿袭了本地曲尺形转折的出入模式。
图四 后城咀石城瓮城发掘区全景
对后城咀城门发掘的同时,对外城东南、西南区域的墓地也分别进行了发掘。外城西南墓地因水土流失破坏较为严重,断崖处露出石板墓(图五)。
图五 后城咀石城三区石板墓发掘区全景
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可见与小沙湾、西岔及对岸的下脑包石城发现的墓葬一致,为本地龙山时代墓葬。竖穴土坑的四壁用石板立砌而成,墓底平铺石板,顶部多为石板平铺或叠砌而成。墓葬均较窄,仅随葬有少量石质工具及石环、绿松石、骨笄等。另外东南部的墓地较为特殊,由突出地表3~5 米的土石混筑的高台组成,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可知为战国时期墓葬。对其中一处高台及周边区域布方进行了发掘,除了高台下发现有墓葬外,空地处也发现有墓葬。墓葬之间无打破关系,按照方向不同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其中2 座东西向墓葬位于空地处,墓坑较浅且形制较小,随葬品仅见骨笄、小件青铜带钩等。而南北向墓葬顶部皆有石块垒砌的长方形封堆,下部为竖穴土坑墓穴,皆有木质棺椁葬具,随葬有典型中原风格的铜镜、铜带钩、印章及随身佩戴的玛瑙环等。同时本年度还对瓮城发掘区进行了三维建模复原、城门壕沟等遗迹的年代检测并联合国家考古研究中心进行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工作。
后城咀石城地上及地下防御体系,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地下防御体系,对早期城市防御体系的丰富与研究又添新材料。此外,出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最早的玉器,其种类、材质与石峁、陶寺和齐家文化发现的一致,同属华西区片状玉器系统,充分展现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玉礼、玉权的文化凝聚力下,在华夏文明一体化进程中和早期中国形成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3.准格尔旗赵二成渠遗址
该遗址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一处复合型聚落遗址。遗址发掘面积2000 平方米,共清理房址14 座、灰坑30 个。
根据所发掘的遗迹及出土遗物特征可知,分属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阿善三期文化和朱开沟文化。该遗址所发现的房址中以F8、F9、F10 最具代表性,此三间房址自北向南排列,F8 为仰韶中期,F10 居住面上发现的喇叭口尖底瓶则推断其至少在阿善三期时才被废弃。此三间房址依次打破,营建方式一脉相承,反映了该聚落在仰韶中晚期至龙山早期存在延续性(图六)。
图六 准格尔旗赵二成渠遗址F11
4.准格尔旗沙日塔拉遗址
该遗址总面积约50 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为500 平方米。发掘房址、灰坑及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50 余件。房址平面形制有圆形、圆角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居住面有白灰面、黑土踩踏面和白土踩踏面三种。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式结构,平面形制为圆角或弧边长方形,大型墓葬长3 米以上,小型墓葬长1米以内。可分为成人墓和儿童墓。除1 号墓为合葬墓外,其他墓葬均是单人葬(图七)。除少数墓葬发现有葬具朽痕外,多数不见葬具。遗址内出土与朱开沟遗址二、三段相近的器物组合,时代当属夏代纪年。重要的是发现该文化的玉器,种类有玉片、玉璋、玉璜、玉人形器、玉琮、玉箍形器等。此外地表采集有青铜器和冶炼烧结块,这些信息为探索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变迁具有重要价值。与后城咀遗址出土玉器相结合,为探索华夏文明一体化进程中北方地区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七 准格尔旗沙日塔拉遗址M17
5.巴林右旗乌兰图嘎遗址
该遗址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总面积约20000 平方米,发掘了4000 余平方米。根据房屋建筑特点及出土遗物可分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三个时期。其中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房址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较多,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尤其是兴隆洼文化时期房址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在房址中部的灶坑前大多埋有一立置的平底筒形罐,且口略高于地面,罐内还盛满灰烬。这一现象为研究房屋灶坑的使用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历经三个考古学文化的复合型聚落遗址,为深入探讨西辽河地区的聚落变迁、人地关系等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图八)。
图八 巴林右旗乌兰图嘎遗址发掘全景
6.宁城县小塘山石城址
该石城揭露面积共计5000 余平方米(图九)。石城聚落内的房址形制可分为地面式单圈、双圈建筑,也有部分圆形半地穴式建筑。半地穴式建筑多为圆形,沿穴壁以石块垒砌(图一〇)。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部分利用废弃的房址建成,有成人及儿童葬。
图九 宁城县小塘山石城遗址全景
图一〇 宁城县小塘山遗址陶窑
发现的城门处于城址东南部,与主道路相通。城门结构复杂,呈台阶状,前端砌有弧形护墙石。门址一侧有门垛,另一侧有墩台。重要的发现为该遗址出土铜斧、凿、刀、锥、镞及铜炼渣等,铜器造型与齐家文化、石峁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相近,为探讨北方系青铜器的源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7.克什克腾旗塔布敖包遗址
该遗址为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总面积2 万多平方米。因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该遗址已被多次发掘,曾经发现过属于西梁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存。2022 年再一次发掘有房址、灰坑等遗存(图一一)。除F1 偏于遗址南部一隅、F6 坐落于西北坡外,其余4 座皆集中分布于遗址东北部,且呈西南—东北向成排分布。房址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不大,一般为15~20 平方米。除F2 室内保留了丰富的陶器以外,其他房址出土遗物不多。H12 填土内发现人骨1具,人骨的埋藏深度基本接近灰坑开口处。坑内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这在该文化中是较为常见的灰坑葬。遗址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灰陶为主,石器可分为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铜器数量较少,有铜泡、铜铃等。通过此次发掘可以确定,分布于塔布敖包山东坡的遗址主体是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也属于该文化分布区域偏北的龙头山类型。
图一一 克什克腾旗塔布敖包遗址
8.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墓地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阿拉善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阿拉善左旗地区贺兰山西麓展开区域系统调查工作,并对发现的巴润别立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有亚腰形墓葬和半圆形墓葬(图一二)。该类墓葬皆为地面堆石,剖面呈台状,周缘用石块堆砌成石围,四角栽立有较大角石,石围内填充大量石块。封堆长5~10 米不等。石围西南侧发现灰堆两处,封堆填石中发现有少量残陶片及石磨棒、石杵等遗物。封堆中心区域偏东北处发现有竖穴墓圹,但不见人骨及随葬品。另2 座墓葬呈半圆形,剖面呈台状,周缘用石块堆砌成石围,东北侧石围平直,垂直栽立有石板,其余部分石围大致呈半弧状,石围有部分缺失,石围内填充大量石块,石围及填石均风化严重,受力易碎。封堆长3~4米,宽2~3 米,高出地面0.2~0.5 米不等。封堆中出土少量残陶片,下方发现有竖穴墓圹,未见人骨痕迹和随葬品。
图一二 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墓群1 号墓
近几年来对阿拉善地区和巴润别立墓群、敖包图墓群发掘,发现存在亚腰墓与积石墓的组合关系。与蒙古高原特布希文化基本相同。近年来,我国在阴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亚腰形墓,以及与亚腰形墓存在文化联系的工字形石板墓。这也是目前中国范围内已知该文化分布的最南界。
9.新巴尔虎右旗额尔敦山石板墓群
2021 年,联合考古队对第Ⅳ区的3、4 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图一三),并且对小天山遗址、杭乌拉遗址和阿敦础鲁大遗址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本年度发掘的两座石板墓整体形制与以往相同。墓葬由地上封堆和地下墓圹两部分组成。周缘栽立有石板框,四角立有角石,角石高耸,石板框内填充石块,石板框外有石块支护。墓圹平面呈长方形,口部盖有数块盖板石,底部与四壁不明显,内部未发现人骨与随葬品,东部放置有动物头骨殉牲等。墓葬东部个别可见碑状立石。
图一三 额尔敦山石板墓群Ⅳ区4 号墓东部殉牲
根据这些年来蒙古国境内、内蒙古草原腹地的调查和发掘,不同类型的石板墓分布范围、年代和文化内涵也逐渐明朗。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中国北方最广阔的草原地形,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探讨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游牧文化格局与交流模式、欧亚草原地带游牧人群迁徙、与周边地区农业、渔猎等生业方式的互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代墓地在内蒙古地区发现得较多,尤其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即“河南地”,分布着城址、长城及其附属防御设施,有北方土著民族,也有来自不同地区迁徙的人们留给这里丰富的遗存。汉末至魏晋,政治统治不稳定,这一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人群在这里此消彼长留下诸多遗存,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
两年间因配合基建考古发掘,发现的汉代遗存有准格尔旗广衍古城(图一四)、大路镇南梁圪旦墓葬、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墓地、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墓地(图一五)、和林格尔县榆林城墓地等,发现不同类型的汉代墓葬百余座。墓葬形制多样,包括不同规模、不同时段,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带墓道墓、土洞墓、有高大夯土封土堆的土洞墓、砖洞墓、砖室墓等。部分墓葬随葬青铜车马明器,大部分随葬陶器组合除了实用的瓮、罐、壶、釜外(图一六),也有大的量仓、井、灶、铜带钩、印章、铜镜、漆器等。墓葬形制与随葬遗物都存在等级制度,但该区域也发现有本地的一些文化色彩,如殉牲习俗、水波纹的陶器装饰风格等,充分展现了两汉时期长城沿线地带社会、经济和文化面貌的融合现象。
图一四 准格尔旗广衍古城I 区墓葬区全景
图一六 和林格尔县小红城墓地M21 出土器物组合
2.凉城县双古城儿童瓦棺墓地
凉城县双古城为汉代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内中部有一土墙将古城分为南北两城,故名双古城。此次发掘区位于西墙外,共清理128 座儿童瓦棺墓葬(图一七)。这类墓葬是直接放置于地表,用瓦或其他陶器碎片覆盖,周围用黏土块或石块堆压。葬具多为板瓦、陶盆、陶罐、陶甑、陶瓮及石块等单独或相互组合而成,仅个别无任何葬具。大多数墓顶只盖一层板瓦,个别覆盖二至三层,最多有覆盖六层的。大多尸骨腐蚀殆尽,极少保存有碎头骨及肢骨。随葬品极少,仅个别随葬有陶或角制饰品,其余随葬有数量不等的半两或五铢钱币。
图一七 凉城县双古城南区儿童瓦棺墓地
瓦棺葬是专用于安葬未成年人的一种墓葬形式。该葬俗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较为流行,以后一直延续下来。直到解放前,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这种习俗。这批瓦棺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汉代长城沿线地带未成年人丧葬制度提供了一批重要材料。
3.锡林郭勒盟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内蒙古境内发掘的匈奴墓葬或墓地有西沟畔墓地、补洞沟墓地、大饭铺墓地等,而这些墓葬都集中在阴山以南地区。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则位于阴山以北、蒙古戈壁以南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之上(图一八)。2020-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合作共计发掘墓葬44 座。该墓群上部多见有圆形封石堆,墓坑位于封石堆下方,一般为一冢一穴,个别墓葬为同冢异穴。墓葬结构全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墓坑规模及深度与封石堆大小成正比。墓葬大部分有木质和石质葬具。木椁多为框架式架构,石椁以片石砌筑。木质棺椁皆为榫卯拼合而成的长方体,个别表面可见髹漆,棺外壁有铁质网格形、柿蒂花形装饰。墓葬盗扰较为严重,出土随葬品较少,主要包括陶、铜、铁、金、漆、骨器和动物殉牲等。
图一八 锡林郭勒盟吉呼郎图匈奴墓M62 墓葬形制
吉呼郎图墓群普遍发现圆形石头封堆,墓坑南北向,棺头朝北,木棺用柿蒂形铁花装饰(图一九),随葬陶壶、陶罐以及牛、马、羊等葬俗葬制,与漠北地区匈奴墓葬的特征一致。出土陶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典型的匈奴风格。墓葬形制、木棺椁及棺木上的饰物、头部的头厢结构及出土铜镜、漆器等源自于同期的汉代文化,反映出该族群与汉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互动。
图一九 锡林郭勒盟吉呼郎图匈奴墓地出土柿蒂花形棺饰
4.和林格尔县沙梁子古城
沙梁子古城经2019、2020 年两年的持续发掘,发现了汉代大型建筑台基,并结合出土的大量粮食遗存和“萬石”陶盆、陶量等器物,推测其应为一座面阔16 间、进深2 间的大型粮仓建筑。最早应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这一时期汉代在河套设置郡县,移民垦殖。该建筑台基的发现填补了汉代边城研究的一个空白,对研究汉代建筑技术、西汉王朝对北疆的经略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生业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1 年对建筑台基四周继续发掘,发现其外围有可达3 米高的土坯围墙,台基东南角发现有石头垒砌的三角形护坡墙。除此之外,在清理建筑倒塌堆积中还发现北魏时期房址9 座,这些房址可分为半地穴式和土坯与砖混筑的地面式。半地穴式房屋是直接在倒塌堆积上下挖形成的,而地面式建筑一部分是营建在汉代倒塌堆积之上,另一部分是清理倒塌堆积后再行营建。总之,房屋建筑选址和建筑技术都较为草率,面积也仅小至四、五平方米。房址内出土的碎陶片多见动物纹、网格纹、回字纹等压印纹饰,具有鲜卑独特的文化面貌。汉代高台建筑与北魏时期房屋的层位关系也反映了北魏时期人们利用汉代城址废弃建筑台基营建房屋的事实。鲜卑和北魏时期墓葬发掘得较多,但居址多较难发现,游牧人群的定居遗存较难发现,这也为了解鲜卑人群居住方式、寻找鲜卑人群居住遗存提供了线索。
5.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瓦则梁汉至北魏时期墓地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瓦则梁汉代遗址位于纳林河南岸,该遗址调查发现地表遗物皆为汉代。2022 年因建设取土,发现了一批墓葬,此次发掘13 座。根据墓葬形制、壁画及出土遗物可知,其时代可从汉代延续至北魏时期。根据M11出土典型汉代陶罐、陶壶及明器陶鸡、陶狗、陶灶、陶俑、博山炉、陶灯等,推测应为汉墓,另外12座墓葬都表现出强烈的北魏风格(图二〇)。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全长10~12 米。墓道朝向东北,方向在30°~40°之间。墓室平面多呈弧边梯形,部分墓室存有壁龛,部分墓葬还发现有壁画。墓室内皆有木棺葬具。出土器物有银项圈、银戒指、铜腰带、铜头饰、铜戒指、铁鍑等典型鲜卑文化的遗物。
图二〇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瓦则梁北魏墓葬出土文物
整个墓地未能全面发掘,从目前已发掘的墓葬来看,有成排分布且不见打破关系的特点,墓葬形制和墓向也基本一致,显然是有整体规划意识。然而墓葬所属年代却存在差异,推测为同一部族或家族的人群长期生活形成的一处墓地。
6.武川县坝顶北魏祭祀遗址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坝顶遗址自2019开始,持续至2022 年不间断地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已明确其属于北魏时期专为太和十八年(494 年)孝文帝北巡而兴建的一座大型祭祀建筑(图二一)。整个祭坛为圆形,该祭祀遗存自内而外由中心祭坛、内环壕、内壝、外壝、外环壕等五部分组成,总直径达96.5 米。该建筑外缘为夯土墙,内部填土,形成平台式圆形坛体,坛体外围以登坛台阶环绕。中心台基底部直径约34.5 米,顶部直径约23.5 米,残高2.9~4.4 米。台阶上下共13 级。对夯土台北部解剖发现,台体为平地起建,自下而上逐渐斜收,剖面呈梯形,环壕内发现有祭祀的动物骨骼,以马、牛、羊为主。
图二一 武川县坝顶遗址发掘区全景
此类型的祭祀遗迹在华夏文化传统中绵延至今,在阴山之上发现的此类遗迹一方面体现了拓跋鲜卑民族对华夏传统礼制建筑的吸收和传承,又延续了北方游牧民族圣山祭祀的传统,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
至北齐时,该祭祀建筑被改造为边堡遗址。将中心祭坛内部掏空营建一圈九间房屋,东南方位开设门道。房址和地层堆积中出土有北齐“常平五铢”铜钱、刻划有“广纳戍”文字陶盆以及大量的铁质兵器及铁、陶、骨质生活用品等(图二二)。展现北朝时期北方边疆地区多民族历史变迁的历史面貌。
图二二 武川县坝顶遗址出土北齐“常平五铢”铜钱
1.辽上京城址
辽代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地位最为重要的都城。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 平方千米。皇城的城墙保存较好,宫城于皇城中部偏东。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遗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辽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从2011 年开始对辽上京皇城遗址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通过十余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对城内的宫殿基址、宫门、佛寺、佛塔、道路等遗迹持续发掘,辽上京考古队从考古学上首次确认了辽上京宫城形制规模,并确认了辽上京皇城东向中轴线的存在,极大地推进了辽上京布局和沿革的研究(图二三)。
近两年主要对西山坡南院山门、后殿、北廊庑配殿以及南院以南附属院落的中殿、南院南廊庑配殿、南院东北角楼等进行了发掘或试掘,证实了辽上京城内的建筑大多经过辽、金两代先后多次营建,整体院落为南向,院落格局和规模在辽、金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出土遗物包括瓦当、滴水、板瓦、筒瓦、鸱吻残块、砖、彩绘墙皮等建筑构件、陶瓷器标本、骨料、骨器、铁器等,还出土了一些泥塑、壁画和石质文物残块,时代主要为辽、金两代。上述发现为进一步推进辽上京遗址的城市考古研究、辽上京与祖陵申遗工作都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
2.辽代墓葬
墓葬皆发现于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周边,为新开河与西辽河冲积平原地带。距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西段合流处不远,距阿保机的私城龙化州(推测为今通辽市科尔沁区福巨古城)仅20 余千米。2021 年,在七家子村东南发掘大型辽代墓葬1 座,为土圹竖穴多室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及主室组成。前室门道两侧白灰面上各绘有一契丹人物壁画,在人物头部侧上方各有一竖行契丹文字。墓壁青砖垒砌而成,主室顶部为大石块券顶。西侧墙壁上残留有少量壁画。在主室北壁见有平铺的绿色釉面残砖。出土遗物较少。随葬品主要有铜器、铁器、陶瓷器、石器,另有少量的皮具、木器等。 铜器有鎏金马带具、钉及铜钱等,铁器有斧、钉,陶器有盆、罐、弹丸,骨器主要有鸣镝等。从墓葬形制和规模、发现的契丹文字等推测应属辽代大型墓葬。该墓与2016 年发掘的金宝屯辽墓相距仅约1 公里,其中发掘的一座墓的壁画中还发现有汉文、契丹文墨书题记,内容有“葬□龍化州西□二里”等,为确认辽代龙化州的地理位置提供了信息。而另一座墓为绿釉琉璃砖砌制,尸床也为琉璃砖垒砌。墓室四壁原均有壁画,现仅残存彩绘莲花、云纹及人物题材等内容。
2022 年,在距离3 千米处的恒源牧场又发现几处小型砖室墓,保存基本完整(图二四)。
图二四 开鲁县恒源牧场辽代墓葬航拍图(从左至右M1-M3)
其中一座为长方形竖穴砖砌墓,顶部用大石板平铺封盖。东壁有砖砌小耳室,西壁有壁龛,墓葬规格较小,仅可存放木棺。墓室中央放置一具头宽尾窄的彩绘木棺,棺外围有木架。墓主人随身之物有银质头箍、摩羯形金耳坠(图二五)、玛瑙和铜饰件组成的璎珞、铜镜、铜鎏金蹀躞带、银鎏金戒指、石牌等遗物。木架上放置有带木鞘的铁剑、铁斧、铁矛头、铁骨朵、桦木箭囊,木棺东侧发现有铁镞、鸣镝、铁蒺藜,墓室南部放置一整套铁甲及包括笼头、镳衔、铃铛、马鞍、障泥、马镫等在内的马具,用皮质系带和鎏金铜饰件组成。耳室和壁龛内随葬有陶壶、陶盖罐、铁釜、漆器等生活用品。另两座为存有墓道的中型砖室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室为穹窿顶,墓室地面和棺床用长条砖平铺砌筑,棺床上放置一具头部高宽尾部低窄的木棺。出土遗物位置与竖穴砖室墓基本相近。木棺内有墓主随身佩戴的金耳坠、璎珞、铜鎏金蹀躞带、银鎏金戒指、银鎏金臂鞲等,木棺外的木架上放置或悬挂有带木鞘铁剑、铁矛头、铁斧、箭囊等武器和工具。墓室内不同方位放置有木案及金花银盖罐、铜盏托等生活用品,整套铁甲及马具,耳室内放置陶壶、陶罐、漆器及铜饰件若干。充分反映了契丹人骑马、游猎的生活场景及崇尚厚葬的葬俗。
图二五 开鲁县恒源牧场辽代M1 出土摩羯形金耳坠
根据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推测其年代为辽代早期,与近年来在开鲁县发掘的七家子墓地、金宝屯琉璃砖墓等辽代较高等级的墓葬距离较近,对探讨辽代墓葬分布、等级差异、葬仪葬制,尤其是与龙化州城的关系等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辽武安州塔基及周边考古发掘
2020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了配合辽武安州塔的文物保护修复与展示工程,对武安州塔的地宫及塔基进行了清理和发掘,发现有晚期的纸质文书。2021 年,在塔基南侧底部发现塔基为砖墙包砌在夯土台基,用平卧砖加白灰砌筑,所用砖多为沟纹砖,墙体外立面刷白灰。目前清理出南墙和东墙的一部分,两墙相交处,即东南角为直角,由此推测该夯土台基为方形,边长约为31.8 米。在南墙外侧发现有建筑倒塌后的堆积,还有一处倒塌的土坯墙,堆积上有大量的筒瓦、板瓦,以及瓦当、滴水等,地表还保留有两个门枕石,间距2 米。发掘面积较小,目前该建筑的整体面貌还需进一步发掘,推测可能为山门一类的建筑物。堆积中出土大量筒瓦、板瓦、莲花纹瓦当和兽面瓦当等建筑构件,还有铁饰件、风铎残片、铁钉、铁箭镞等,也可见少量瓷器残片。建筑倒塌的堆积上发现21 座骨灰葬,皆以陶罐为葬具。不见清晰的墓坑,部分周边用碎砖块稍加垒砌,罐口覆盖砖块。随葬品很少,个别发现有铜钱、骨柄刷等,铜钱多为宋钱。
辽代佛塔发掘较少,此次因配合文物保护而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对推动辽代宗教建筑的研究、辽代宗教文化、辽金时期佛教与骨灰葬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
4.准格尔旗二长渠宋代墓葬
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新村南侧为宋代丰州城故城。2021 年,在城址西北和东北两个地点共发掘9 座墓葬。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砖砌尸床等部分组成,墓道有斜坡式、台阶式、竖井式三种。墓葬结构、形制和规模基本相同。墓葬均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室及墓圹平面皆呈圆形,砖砌筑的墓室均位于圆形墓圹之中。墓室内砖壁等距砌筑仿木结构的立柱、柱头铺作、檐椽、砖砌门窗等。葬制为先火化后收集骨灰及未烧尽的骨骼再行埋葬,墓室内随葬明器外,还有陶瓷生活用器、铜钱及宗教用器等。
本次发掘的9座墓葬位于二长渠宋丰州城北,与2016 年发掘的4 座墓葬结构基本相同,结合出土遗物及与城址的关系,初步认定这批墓葬年代为宋夏时期。
5.兴安盟扎赉特旗金代屯堡
兴安盟扎赉特旗因文得根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展,连续三年发掘了2 座金代屯堡遗址。2021 年发掘的两家子堡址,该堡址周长1300 余米,总面积近11 万平方米,城墙上筑有马面、角楼等防御设施,堡门外设瓮城,墙外有护城壕,其防御设施完备,防御功能突出,应属于金界壕防御体系的重要军事防御职能的城堡(图二六),西北距金界壕约5.6 千米。堡内中心部发现有大型院落建筑基址1 处。在瓮城内中部发现平面呈长方形的居住区,有烟道及中心的灶址。出土器物包括陶瓷器、铁器、石器和骨器等,种类有用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修建房屋城墙及打仗所用的各类物品。
图二六 扎赉特旗两家子金代堡址全景图
伊和屯堡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西邻绰尔河大回弯处,西北墙利用悬崖,未修筑城墙,崖下为绰尔河。东墙、南墙、西墙为夯筑土墙。东南、南角各设有角楼,东墙长100 米、南墙长100 米、西墙长70 米。主要对门址进行了发掘,门址位于堡址的南墙中部,单门道,宽约4.5 米。门址墙体为夯筑,宽3~5.6 米,残高0.8~1.2 米。土质为黄褐粘土,较疏松。城墙系一次修筑而成,且使用时间短或修建后不久废弃。
这些堡址都是金界壕的附属设施,属金代东北路界壕,修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从其地理位置、建筑的形制特征可推断应为界壕沿线内侧的军事戍堡。战时守边作战,平日也开展农耕、畜牧、渔猎生产等活动,为研究金界壕沿线防御体系、守边戍兵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6.凉城县南房子元代遗址
南房子遗址为一处小型元代居住遗址。发掘2000 余平方米,清理有房址、砖石墓葬、乱葬坑、灶坑、壕沟、灰坑等遗迹三百余个。遗址保存状况较差,房址大多仅剩烟道。地层及遗迹内出土遗物丰富,主要有陶瓷器、钱币、金属器、玉石器、砖瓦建筑构件等。出土钱币包括汉、唐、宋、金时期。铜器有簪、镯、戒指、耳饰等;铁器主要有犁铧、铁锄、礁斗、匜、钉、剪子、刀、马掌、鸣镝、矛等;陶器主要是盆、罐、熏炉、陶纺轮、陶球、陶狗和羊等;瓷器主要是白釉瓷,其次是黑釉瓷,也有茶末釉及酱釉瓷器(图二七)。窑口有磁州窑、霍窑、钧窑、龙泉窑等,也有少量三彩器和胶胎器,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器足多有墨书的“李”“王”“薛”“张”“栗”“仲”等姓氏;骨器主要有梳子、线轴、骨盒、骨片、塞子等;建筑构件主要是方砖、长方砖、筒瓦、板瓦、滴水等。
图二七 凉城县南房子元代遗址出土三彩熏炉
该遗址地层堆积较厚,表明其作为元代时期一处定居时间较长的遗址,生业方式应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较为发达,是元代北方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地带村镇一类遗址的真实展现。
7.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寺建筑基址考古发掘
阿尔寨石窟寺位于鄂托克旗草原之上,石窟寺所在红砂岩山体东西长约200 米,南北宽约70~90 余米,高出周围地面约80 米,山顶海拔高度为1460 米,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规模最大的集寺庙、石窟、岩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群(图二八)。多年来,对于该石窟寺仅限于对石窟洞窟、崖壁石刻等遗存的保护现状、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对其相关的佛寺建筑、日常生活等鲜有研究。2020 年以来,国家文物局为了全面掌握石窟寺的保护状况,系统分析了石窟寺保护形势,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奠定重要基础。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石窟寺调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在此基础之上计划对这处重要石窟寺进行了考古发掘,为深入探讨建筑营建年代、延续时间、石窟洞窟与顶部建筑的关系以及当时居住在此的僧侣们的生活等方面提供可靠的证据。
图二八 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寺建筑基址发掘全景
2022 年,对顶部平台上的建筑基址进行系统地调查记录后,选择西南角的两处建筑基址进行发掘清理工作。其中1 号建筑基址为一处大型回廊院落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东西长23.6、南北宽15 米,建筑面积450 平方米。堆积主要是房屋倒塌和后期形成的堆积。墙体内外用长方形单砖交错垒砌,白灰抹缝;墙中间内填红砂岩石块,上部用与砖同规格的土坯。主间及次间墙宽1.0、残高0.30~1.36 米。回廊宽1.90 米,南廊用砖交错铺地,东、西、北三面回廊将地面直接凿平。西廊及北廊内有残存的廊柱。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积354 平方米。地面上发现方座圆形明暗柱础44 个,地面用砖铺就,且呈几何花纹造型。主建筑内设有佛坛及基座,两侧也均设有对称的5 座须弥式佛坛基座。2 号建筑附属于1 号建筑,规模较小。为砖石结构,仅存基础,坐北朝南。东西长7.60、南北宽4.76、墙基宽0.50、残高0.40 米。门开于西南角,宽1.10米。西北角有砖砌火炕,长1.95、宽1.10、残高0.06米。该建筑应为僧侣们的生活居址。
建筑堆积内出土大量建筑构件,主要是砖、瓦、木、石等。有制作塔纹砖、佛像头髻和佛珠等器具的陶模(图二九),也出土大量的小型泥塑彩供养绘佛像。生活用瓷器有碗、盘和罐等,部分可确认为灵武窑产品,另有铜釜、铁釜等。另外还出土有景教标志的铜牌饰。
图二九 阿尔寨石窟寺建筑基址出土塔形砖模具
经过发掘,该建筑基址营建年代为元代,是一处保存有完整地基及墙体的回廊式砖木结构的宗教建筑遗址,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元代喇嘛教建筑的典范,为研究阿尔寨石窟寺配套的寺院建筑格局,多宗教文化的交融、宗教建筑技艺以及僧侣的生活面貌等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1.乌兰察布市隆盛庄敌台
隆盛庄敌台位于隆盛庄镇东约1 公里处,敌台东侧3 公里处有双台山“大明洪武二十九年”石刻题记。根据地面保存状况和发掘情况得知,敌台依明长城墙体而建,由中心台墩、台基、台基院落建筑、围墙、壕沟组成。中心墩台夯筑而成,整体呈上小下大的覆斗形,边长7~21 米、高9 米。墩台建筑分上、下两层,皆为窑洞式,下层从左向右有三个窑洞,之间均有过道相通。上下两层至墩台顶部都有通道。台基略呈四边形,边长约45 米,台基现高3~4 米。台基外围有一圈围墙,西北侧依托墙体,西南、东南、东北面建有夯筑院墙。平面近方形,周长约160 米。围墙内发现房址2 座,有灶炕、排水道等设施。
隆盛庄敌台作为明长城(大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城墙体同时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由山西行都司主持修筑,是明代北部边疆地区防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中记载为猫儿庄墩,是明朝与北元政治、经济、军事交流的一处重要驿站,对研究明代北疆长城及其附属建筑敌台的形制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提供科学资料。
2.准格尔旗念壕梁明代窑址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羊市塔村念壕梁社发现这处明代窑址,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考古发掘。发掘地点受限,仅发掘清理灰坑3 座、窑址1 座。其中窑址为东西向,由窑道、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等部分组成,保存较好。窑址所用材料有青砖、土坯,内壁涂抹草拌泥,由于长期烧造,呈砖红色。火膛内发现有烧造完成的器物,有灰陶兽面纹瓦当、筒瓦、琉璃鸱吻等。其他灰坑较为规整,出土有残鸱吻、瓦当、筒瓦、碎瓦片等建筑构件,也发现有陶碗、瓷罐、褐花白瓷等生活用器。
该窑址出土的灰陶瓦当、屋脊兽、石灰鸱吻、琉璃鸱吻及灰坑内出土废弃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具等,初步判断为一处以烧造建筑构件为主的明代陶窑。念壕梁遗址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是晋、陕、蒙三省边界,其南10 公里即为延绥边墙,推测该遗址是明代长城沿线居民的陶窑烧造场,为周边古城居民提供建筑构件。
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是对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地区明代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对研究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明代考古学文化、民间建筑形制、陶瓷烧造工艺等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事业蓬勃发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考古工作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我区以学术课题为目标的主动考古发掘项目也越来越多,时间轴线越来越长。从几十万年的人类进化史,随着石器加工技术的进步,萨拉乌苏人使用火的能力的加强,动物骨头有被烧灼的痕迹加速了人类的进化。一万年以来,西辽河流域先民们在全新世大暖期的优良条件下,发展起独特的西辽河文明,在六千年前后成就了发达的红山文明古国,在三千五百年前后成就夏家店下层文化这样可与三代文明相媲美的方国文明。河套地区在整个黄河文明的影响下,展现出极具北方色彩的以农业为主兼具畜牧的文明模式,成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的最北端。四千年前后在长城沿线地带形成了河套石城文化圈,开创了中国古代防御要素为主的城市建筑发展模式,为中原地区的早期城防体系的不断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秦汉大一统时期,内蒙古地区经历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开发经营,第一次民族融合就此形成。此后,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等不同民族在此繁衍、发展,各民族不断交流互融,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一元多支的发展路径。这些考古发现以及展示出来的文化面貌,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自信首先要做到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知和肯定,对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一个边疆考古研究单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守正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多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