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实践

2023-08-19 10:50侯玉梅
幸福 2023年14期
关键词:汉语言知识点文学

文/侯玉梅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字也随着时代的更替在不断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多年前,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汉语言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介质,其中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典文献,中国当代文学史、近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等等,还有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夯实的奠基作用。汉语言文学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现如今在新时代发展中,各大高校教师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对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对应的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曾经的教学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置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从教育中不断创新才能为高校汉语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创新实践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根据以往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更注重文化教学,将古代、近代文学知识不断灌输在大脑之中,而对于实践与应用能力显得非常轻视,与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过度偏离,因此为了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教学上必须改变,将教学创新、实践培养与传统课程相融和,在保证汉语言教学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增加合理规划的创新教学模式并以培养方案与实践研讨为主,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汉语言专业难以就业的市场传言,真正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质量人才。

(二)独立性原则

能发挥出潜在价值的专业学科是能展示出独立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这与如今的社会是相适应的。过去的汉语言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让理论成为第一要务,因此实践活动很难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与创新的工作没有完整的体系来运行,因此,汉语言专业根据时代发展的创新性教学应该更加注重独立发展,形成独立的创新理念与培养创新的能力以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程。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创新中,以独立性为创新原则,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加强学生对于科研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为汉语言的文化创新成果提供丰富的经验。

(三)特色性原则

具有与众不同却又符合自身现实的特点是一个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高校在建设学科教学时应遵循独立性的原则有助于形成学科特色。在汉语言教学实践中,高校应该深挖其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并将其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对学生灌输汉语言学习的神奇魔力和学习意义,来增强其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动力。最直接的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行后续的学术研发与创新,不断丰富汉语言文学的独特之处。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各大专业种类中,汉语言文学是与人文密切相关而非自然学科。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中国历史中文化能够流传与发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各大高校承担起了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大多数的学校中,汉语言的教学情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度等等都体现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学思维老化与时代脱轨,与新时代的教学需求相悖,其中主要存在于下面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时间较长,虽然体系完整、内容充实,但是观念较为落后,在现阶段不少高校都是采用直线灌输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时不断灌输理论,这种方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的积极性都是不利的。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不断讲解新的知识点,将知识点分条罗列在黑板上,下面的学生通过黑板的知识进行记录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听课主动性差,学习被动。上课没有兴趣,机械性地记笔记,有些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昏昏欲睡,课堂状态差,期盼下课,没有学习的欲望,对于知识点没有及时探讨与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之间交流性差,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深入的认识,双方了解十分有限。由此以来,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学生被动吸收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缺少两者之间的互动,生动自然的人文课程变成了只会吸收营养不会动的参天大树,刻板的听课抄笔记并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吸收知识,无法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热情,学习效率自然低下。

(二)教师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明确传授各种知识点,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用汉语言文学来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导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汉语言的魅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并配合创新来整体呈现汉语言,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书面表达形式与口语表达。可是我们在教课过程中发现,现在的高校教师大多更重视教材上的知识,以教材为准没有知识的延伸。学生也是被动式学习,对于知识点一知半解,缺少自主思考,也没有小组的讨论与交流训练,不知在表达时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在企业实习中,站在台上不知所措,语言表达不流畅,书面经验更是缺少,基础的学校教案不知从何写起,学术论文的发表经验更是极度缺少。造成学生这样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占据很大一部分原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照本宣科式教学忽略了学生们的实践与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师不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在客观实践中,理论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实际运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当今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理论教导模式为主。例如,学生在看文章时没有认真浏览原文,没有开始思考的情况下,教师马上对文章的作者和流派、相关的历史故事、思想意义和历史地位等进行总结传达给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学生根据笔记中内容进行记忆从而应对应试考试。长时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筛选资料、总结概括等等基本能力没有调动出来。至于一些需要应用实际的写作更是纸上谈兵,例如调查报告、撰写公文、新闻稿等等,相对于新模式下的学生教导模式还是缺乏一定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在传统汉语言教学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脱离,汉语言文学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组成的方式与组成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教师在选择时应该优先选择对学生有益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讲解,其他知识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学习。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过程发展至今,呈现出许多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教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并不是如今社会需要的,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工作没有太多帮助,课堂内容不更新换代,还沿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内容。各大高校的学生具有知识鉴别能力,传统的课程不能直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们对于知识探索的兴趣不高,即使教师在备课时非常认真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这样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长时间推广下去不仅不会提高还会无限拉低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在日常行动中,人体大脑先有了思想进而才能做出相应的行动,想要转变高校传统的汉语言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了解当下的教学方式。教师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总体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不亲近,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是课堂上几个小时的知识传授,关系不平等,教师的威信力过大,学生对于老师的命令绝对服从。教师对于学生的是传授知识单向,导致课堂互动性差,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疏远,彼此之间的了解浅尝辄止。想要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在课堂上做出改变,教师还要在课下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在教学时,延伸相关知识点,不断抛出新问题,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激发他们去思考探索,创新。汉语言文学不只有“言”,还有“行”。默不作声的个性应该进行改变,只有言行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具有思考的动力。

(二)转变落后的教学法,尝试具有开放性的探究型教学

对于高校在汉语言教学中观念陈旧的问题,根据自身问题的结合做出如下两种改变:

第一:高校要积极与市场接轨,总结市场的需要将其与汉语言的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制定相关培养计划,并参与老师的教学大纲制作,尤其是要丰富实践与科研两个内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与实践接轨,服务于企业。另一方面,高校了解市场发展趋势,与企业对接,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并将其汇总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市场对于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第二: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和技术,方便日后深入学习,对此,加强综合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也要提上日程,高校多组织培训与比赛,各大学校之间进行观摩学习,互相积累经验,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金修缮设备,为师生的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在目前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汉语言专业的第二课堂,这一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第一课堂为基础进行创新来推动实践和科研水平。在这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辅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探究感兴趣的相关课题,形式上不设限制。例如:学生们根据一些古语言的发源为基础探索,以自己感兴趣的形式总结形成论文形式发表,还可以与老师进行互动,通过第二课堂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紧密结合社会实际

课堂教学应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让汉语言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只是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将相关知识与生活实际具体应用。这样不仅在汉语言专业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创新性实践,为学生们整体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教师是学生与社会热点之间的必要介质,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例如:在汉语言专业上课时,时事热点可以让教师以课堂先知的形式引入,在教室讲解时,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知识累积进行评价,这样对于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有巨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互动,以身边生活为例,为学生精心客观阐述,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引起课堂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的学习主动性。

新时期下高校汉语言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高校做好教学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的教师在教学上要及时做出改变,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引入实践当中,不断融入现代化教育理念来转化传统文化,将教学目标瞄准创新式教学这一重要标靶,在教学设施、课堂互动,观念领域上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功底,积累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形式来扎实学生的文学功底,锻炼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们锻炼未来工作模式的熟练程度。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观念、架构、课程设置、主体及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为汉语言的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汉语言知识点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