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 ”视角下汕尾渔歌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3-08-19 09:05谢欢
今古文创 2023年29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自信传承

【摘要】汕尾渔歌从宋朝开始传唱到现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这独特的文化遗产在人们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古老歌种曲调体系,并展开了相关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收集了350多首汕尾渔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提高,网络化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们对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发生着巨大变化,而汕尾渔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对传统的汕尾渔歌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延续优秀的艺术文化基因,不断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汕尾渔歌;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9-009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2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海陆丰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引入当地高职院校课堂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558)研究成果之一。

2022年12月,国家相关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智慧的体现,其有效地保护与创新性地传承对我国新时代这一时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性,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汕尾渔歌,其是疍家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是沿海地区瓯船渔民文化的集中体现,独具汕尾地方语言特色的地域文化。由于时代的发展,人們的审美追求不断在变化,汕尾渔歌自身所具有的保守性和语言性使其在传承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对传统的汕尾渔歌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延续优秀的艺术文化基因,不断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一、汕尾渔歌的保护现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指示精神,2009年初中共汕尾市城区委和城区政府进行了一次较全面完整的汕尾渔歌挖掘、采集和整理工作,据统计,这次工作挖掘、采集了350多首汕尾渔歌,有191首被编入《汕尾渔歌集》,将传统的汕尾渔歌总共分为五种类型,大概包括有:闲歌70首、輋歌37首、长篇叙事歌20首、歌簿歌14首、习俗礼仪歌+俗信歌13首等,另外还有43个“语板和100多个不同曲调的渔歌。这次收集整理出的汕尾渔歌数量是历次采集以来最多的一次,在之后的发展中,以传统汕尾渔歌为基本的音乐元素,新编创的汕尾渔歌和新编的渔歌剧,都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推崇。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1)》中就难点、重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并预测了各门类非遗保护的发展趋势,由于传统音乐类非遗受众面狭窄,大多以年长者为主,另外还受到市场需求度的影响,发展的前景堪忧。汕尾渔歌同样面临着与其他传统音乐类非遗一样存在的难题,传承人群体断层严重,汕尾渔歌队和汕尾渔歌艺术传承中心的发展状况不乐观,汕尾渔歌新创作的作品数量并不多,大概只占传统汕尾渔歌总数的10%左右,为此在大多数演出场合中为了表演的需要也常用传统汕尾渔歌进行展示。

二、汕尾渔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传承意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继承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审美追求的需要

汕尾渔歌作为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是我们认识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源,也是以不同传承方式和不同视角通过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到达审美高标准的需要。中国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历程,在这历程中,大部分的渔民老百姓世世代代都没有离开过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们自己打渔、织网、修船、腌鱼……掌握和精通生活上的各种本领,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社会。这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因此便积淀了一种常常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生活追求。那么汕尾渔歌,这一优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符合中国老百姓“小而全”内在心理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开始受到重视,后进入21世纪,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汕尾渔歌再次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分别在2006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继承和创新的需要

汕尾渔歌作为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必然结果。汕尾地区的人们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增长的环境下生活着始终担负着汕尾渔歌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这一项重任,汕尾渔歌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大众对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和新时代音乐文化发展的新变化。汕尾渔歌作为一种记录瓯船渔民生活和劳作场景或抒发情感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不断创新、推广传播及覆盖面等都影响和推动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凸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汕尾渔歌作为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是保护人类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汕尾渔歌是集合音乐、文学、习俗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身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世界上众多的民族、众多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人们在这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充分且深刻地体会到世界各地文化所带来的艺术之美。因此,独具特色的“汕尾渔歌”被音乐界称之为海洋音乐的“活化石”。

(四)和谐沟通的需要

汕尾渔歌作为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搭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建设和谐发展、平等友好社会的需要。音乐无国界,汕尾渔歌作为一种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在社会人群交往活动中作为重要的社交手段和互通载体,用汕尾渔歌独有的魅力去吸引人们的关注,让汕尾渔歌“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美和文化美。2018年10月30、31日,“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这是汕尾渔歌第一次以全新的艺术形式登上首都的舞台,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道极具岭南特色的渔歌盛宴,在当时引发了热烈反响。新闻界、文艺界、艺术理论界等对此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今天汕尾渔歌的发展经过众多学者、传承人、采集者等各方的努力,已经变成了能够被更大范围人群所能接受的艺术形态,充分彰显了汕尾渔歌这一艺术的社交功能。

三、汕尾渔歌传承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受众面狭窄,传播力度不够

汕尾渔歌被录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便被赋予了沉重的保护责任和传承压力。近些年,汕尾渔歌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注下,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汕尾渔歌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再到进入21世纪大概经历了3次重要时间段的挖掘、采集、整理,目前已有300多首汕尾渔歌被记录下来,越来越多的传承人或传播者也再次走上了社会上的各大舞台,并且成立了渔歌队和汕尾渔歌艺术传承中心,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各方的努力下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其中有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甚至进行了重新編排和演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给汕尾渔歌带来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希望,许多作曲家、传承人、文学家、学者以及汕尾渔歌爱好者都感到备受鼓舞,情绪高涨。但是,要解决汕尾渔歌生存发展下去的实质性问题,需要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的坚持和配合下,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发动大家出谋划策一起研究让汕尾渔歌扩大受众面的策略,加强亲和力度的方式方法,加大传播力度的措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传承在变革创新的道路上,需要多实践多交流多研究积极寻求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思路。

(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冲击

在过去网络技术没那么先进的年代,整个社会的人们除了生产劳动,闲暇之余说说笑笑之外,甚少有娱乐方式,在汕尾沿海地区的渔民主要就是通过在现场、面对面三五人结伴相互对唱表演进行消遣、缓解压力,当时的人们会认为这种唱渔歌的表演形式是最受欢迎的。而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式各类的网络交流软件,如:微信、抖音、视频号、腾讯会议等新媒体平台时刻包围着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和休闲娱乐上创造了许多丰富的娱乐活动及生活方式,这种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对于主要依赖于口耳相传的传唱模式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来说,无疑是造成汕尾渔歌在新时代传播的巨大阻碍。

(三)表演形式陈旧,跟不上人们的审美需求

汕尾渔歌的表演与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已存在脱节,现在的人们处在多元文化丰富的时期,生活上处处都有新事物,汕尾渔歌作为传统的文化已跟不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不能迎合人们的欣赏品位和听赏习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汕尾渔歌的表演形式是比较落后的,歌词内容也相对较为陈旧,旋律也起伏不大,在创作方面创新不够,大部分的渔歌仍然沿用传统的曲调,或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歌词方面的加工改编。汕尾渔歌由于是地方性的音乐文化,在表演时,对许多不懂当地方言的观众来说,难以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定的欣赏障碍,因此,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表演形式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与汕尾渔歌表演的不适应性。再者,汕尾渔歌过去固有的思想性和传统性,部分汕尾渔歌的创作存在守旧思想、夸大传统渔歌创作的规定性等情况,表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歌词或旋律反复使用等表现要素,对汕尾渔歌的改革创新产生一定阻碍作用,这便是传承方面的消极效果。

四、促进汕尾渔歌“非遗”传承事业发展的创新措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智慧的体现。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持久的守护好,让其得到一代又一代更好地传承下去,这份传承事业是意义重大的也是艰巨的,需要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让保护有保证,发展有依据。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这项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对汕尾渔歌的传承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大量相关人员的外出调研和集体讨论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将对汕尾渔歌的传承与创新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汕尾渔歌“非遗”的传播途径

鼓励支持当地的新闻媒体设立汕尾渔歌非遗专题,推动如今许多网络媒体加强对汕尾渔歌推广和宣传的力度,扩大传播范围,建设一支由社会与学校联合的汕尾渔歌非遗传播队伍,打造一系列汕尾渔歌品牌传播项目(服装、饰品、生活用品等),提高汕尾渔歌非遗传播手段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地民俗节日、国家传统节日等,根据汕尾渔歌的不同类型,鼓励和推广汕尾地区在特殊的日子举办传统习俗、传统音乐、民俗文化比赛等专题性的展示展演活动。推动汕尾渔歌非遗在学校普及渔歌知识教育,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分阶段利用课堂教学为前提进行汕尾渔歌欣赏和演唱教育,整个汕尾地区的教育场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汕尾渔歌传唱活动,全面推动汕尾渔歌进校园,用汕尾渔歌艺术文化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对艺术文化的审美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坚定文化自信信念。

(二)厘清新时代的人们对汕尾渔歌的需求,明确创新发展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这一次的挖掘采集工作,大致采集了350多首汕尾渔歌,有191首被编入了《汕尾渔歌集》,数量上是较多的,其中有表现生活题材的,如:《咸茶歌》《辨歌》等;有表现婚嫁的,如《娶新娘》《雨伞歌》等;有表现劳动的,如:《织网谣》《挑绣歌》等这些后来经过创作加工改编的渔歌在如今都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因此,非遗传播队伍应面向社会各类群体,通过线下问卷调查、线上访谈、外出调研、实地走访、学习交流等形式,收集不同人群对汕尾渔歌的需求情况,借鉴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经验,了解人们对汕尾渔歌的认识、掌握和期望,为汕尾渔歌音乐之后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数据支撑。

(三)对汕尾渔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汕尾渔歌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其不仅代表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还代表着精神需求的提高,借此展现着我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华和无穷魅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汕尾渔歌在发展中早已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在逐渐走向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创新难题也逐渐显现。后来,由作曲家陈勇铁根据传统的汕尾渔歌《娶新娘》等创作改编了《汕尾渔歌——组歌〈疍家风情〉十三章》,一经演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由此可见,对汕尾渔歌进行创造性转化是必要的,这可大大扩宽非遗的传承道路。所以,汕尾渔歌要传承,就一定要创新。其方式方法可以是:首先要注重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制定规范的管理培养制度,创新传统的传承方式进而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寻找和拓展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充分发挥新时代教育理念改革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汕尾渔歌的传承才能实现逐步推动。通过组织传承人培训班、汕尾渔歌网络展示平台、拓展市场需求途径等方式,为新一代的传承人提供有力支撑,为其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然后是注重为汕尾渔歌创作者的创作提供音频或视频画面资料。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对经典的汕尾渔歌作品、音乐内容、表演方式方法等进行录音、录像,尽可能地完整记录和保存视频资料,为今后创作者对汕尾渔歌音乐的革新提供创作方面的有力依据,这种方式将对挽救受众面窄的大部分汕尾渔歌产生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再者是对汕尾渔歌文化要有深入的研究,要熟悉不同时期汕尾渔歌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风俗习惯等,更要对如今人们的审美需求有着灵敏的感受和超前的创作意识,准确判断传统的汕尾渔歌的利与弊,根据新时代汕尾渔歌发展的趋势,在保留传统汕尾渔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又有中华文化特点的新汕尾渔歌作品。

五、结语

总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归根到底靠创新创造。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不竭的创新动能。汕尾渔歌的新创作具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生命力,它的顽强生命力最终会转化成人们的精神动力,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地位非同一般,用独特的音乐语言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一次次创新创造,延续优秀的艺术文化基因,不断努力增强文化自信。汕尾渔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要靠广大汕尾渔歌传播者用心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守护文化根脉 非遗薪火相传[N].知识产权报,2022- 12-22.

[2]国家非遗汕尾渔歌专场演出吹来“海风味”[N].中国新闻网,2018-11-01.

[3]陈卫东.地方高校藝术专业硕士非遗传创型人才培养研究——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J].美与时代(上旬刊),2021,(01):122—125.

作者简介:

谢欢,女,汉族,广东梅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音乐理论教学。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自信传承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