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梦嘉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提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演进总是相伴相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在必行。本文以南通市通州区余西村为例,从现状问题入手,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提出乡村发展新模式。
我国的农耕文化由来已久,根据所处地域位置的不同,在南通所在的江南地区体现为耕读文化,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则体现为农商文化,这些在特定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农村风貌,无一不展示着各地的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熏陶和建制变革等。“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明确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作出了战略指引。
(一)数字乡村概述。数字乡村是指乡村地区在进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将区域内各类农业生产、生活活动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等手段共同实现对各类数据的管理和运用。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能够从技术角度保护原有村落环境不受到破坏,还可以从文化角度更新乡村社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使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乡村的数字化介入手段层出不穷,如遥感技术、三维空间可视化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本文将着重从乡村景观建设方面探讨数字化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二)数字乡村经验探索
1、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效能结合——以浙江省桐庐市雷宅为例。相对于近30 年来城市的大发展,以传统农业文明为根基的中国乡村,仍然延续“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为主体的乡土聚落整体特征,呈现一种处于传统社会背景下文化自觉的原生秩序,而这种自发的状态正在遭遇城乡文明的冲突。项目用地为村中的一处普通宅基地,约200 平方米,背靠山坡台地,面向山谷和水库大坝。户主的功能诉求为自用住宅,兼顾民宿运营。建筑选择了当地工匠最为娴熟的砖混结构形式,三开间三层高度、直上直下的体量和有节制的开窗,加上异常紧凑的内部空间,几乎可以回溯至当地农宅久远的夯土房原型。建筑内部空间得到了高效利用,房子内部不断变化位置和走向的楼梯间,流畅地串联了各个楼层的功能空间,并疏导来自顶部和侧向的自然光,让前来参观的邻里好友充满好奇。
砌筑的逻辑同样用于庭院中的3D 打印茶亭,PLA 材料三维打印单元取代标准化的砌块,试图将镂空花砖的透明性进一步放大。半透明的材料和半透明的空间,来自单元构件的人工拼装,通过数字化高精度控制和人工操作的可调节尺度来实现。茶厅变换的透明性与肌理质感,与厚重密实城堡状片石墙的建筑体量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它们极简的形体关系在乡土环境中相得益彰,形成了纯净质朴、内敛神秘的未来乡村触感。
2、参数木构与手工艺再生——以四川省崇州市竹里为例。竹里——该项目选址于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乡村社区服务中心,坐落在一条乡村公路旁,背靠山,在竹林间若隐若现。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实际上是由70%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的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而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竹里的建筑功能具体包括展示、展览、会议、民宿以及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
施工时间比预期的要紧张,建筑、景观以及室内的实际现场施工时间52 天。预制数字化木构技术使得施工团队可以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精准快速建造。在竹里的项目实践中,过去几年的数字化木构工艺实验以及预制产业化研究,这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次项目中,木结构的材料特性与跨度的关系是需要将几何与跨度等要素通过必要的参数输入与结构合理性分析,综合作用后才能生成合理的建造逻辑。经过多年的实验性建造,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实现几何原型与木构建造逻辑的打通,并可以精准调整所有生产物料的尺寸以及加工节点的要求,实现了通过数字化将设计合理融入原有场地、周围村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探索城市与新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新建造技术与当地手工艺的紧密结合,以及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实现融合。
(一)数字乡村建设现存困境
1、缺乏技术标准规范。我国目前正处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探索阶段,对于这样一个相对抽象且涵盖专业较广的概念,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的实施政策,也缺乏相关的标准和准则,各地在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自为政”等问题。
缺少标准化的统一有利有弊。利在于没有了标准化改造的限制,数字乡村的建设更能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出发,充分凸显所在城市特色,如南通地区可沿用苏派建筑风格,可结合歇山顶、小青砖等江苏民居特有的建筑结构;皖南地区可沿用徽派建筑风格,马头墙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徽派民居特色;北方地区可沿用京派建筑风格,四合院建筑将京派建筑的布局森严体现地淋漓尽致。从利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乡村的角度看,没有标准化的限制确实为乡村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各地的乡村因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不同,可以形成百花齐放的特色局面。而弊主要集中于乡村管理的技术问题层面,当涉及到数字平台建构时,因为不同地区所建的数字平台在数据库格式、平台结构和操作界面方面差异性大,无法形成系统的数据库,各乡镇之间信息不连通,导致各地在整合乡村资源文化的过程中共享信息、融合数据等方面会遭遇技术壁垒。
2、数字展现形式单一。在参观一些乡镇时,通常在路边随处可见的公告牌及宣传文化墙都在介绍乡村治理的诸多方面,如城乡建设、思政建设、农业生产等农村日常事务,其中不乏数字化建设推进较好的乡村会使用液晶显示屏来展现整个村子的风貌,更有甚者,配有独立的乡村文化展示厅,对村子的特色、当地生活、民俗文化等加以展示。
各类数字平台的信息宣传、视频播放等数字化手段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大众介绍乡村特点,较为直观,但也正是受限于单向输出的传统数字化手段,往往对于乡村文化的解读会出现碎片化、片面化的问题,尤其是在诉说民间手工艺、农业劳作和民俗节日活动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展示,导致展示形式单一,民众仅仅能够满足视听方面的需求,对于当地文化的感受止步于此。屏幕中滚动播放的宣传片枯燥乏味,不能满足民众对于感受上的体验,这样的数字展现形式缺乏互动性的体验,致使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体验感和参与感大打折扣。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容易让民众感受到疲惫之感,并且单一的展现形式也不能够突出当地文化及特色,与其他乡镇数字建设拉不开差距。从设计的角度上看,这是对于设计在地性的一种淡化。
(二)数字乡村建设优化路径
1、增强数字化技术融入,凸显地域文化。针对上文提及的数字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就势必要探索出多种数字化技术融入手段。探索新的方法不仅是为了拓宽数字化体验的渠道,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电子大屏滚动播放,到浙江雷宅将3D 打印技术应用到日常住宅中,将凉亭立体打印并由村民组装完成,这是数字技术渗透进日常生活的一步。再如,四川竹里将传统手工艺与预制工业化结合,数字技术在渗透进乡村改造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创新,而是与当地的传统技艺相结合,充分凸显了设计的在地性,与地域文化连接得十分紧密,也能够提高前来参观的民众关注度。
在新媒体领域,前两年逐渐兴起的VR 虚拟仿真技术、可视化设备和多媒体交互技术不断成熟,其在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呈现出喜人态势,尤其是上述数字化技术在场景构建、气氛烘托和背景描绘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有利于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乡村文化的演化历程。同时,结合全息投影、LED 播放设备和GIS 数字模型,能够实现多维度的信息展陈。
在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时,增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手段的前提是要恢复村落历史记忆与多文化融合发展。地域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如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和风俗传统等,都被囊括其中,而改造调研的过程也体现了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设计在地性。“在地”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意为建筑应该生长于它所在的这片土地上,而非作为一个外来物突兀地出现。放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解析,“在地”的意义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天人合一、因势造物、自然天成思想的延续与传承。在当前中国农村“千村一面”的背景下,“在地”化的景观设计与改造是乡村改造地域化的回归,是针对农村原住民的功能需求、文化需求、意识形态需求、归属感需求的重新思考和构建。
2、引进数字化人才,提高农民主体意识。鉴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的决心,许多行政部门均启动了各自的乡村振兴计划,而在这些计划中或多或少都将传承乡村文化和打造新农村风貌作为切入点。例如,在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村容村貌整治中,大量新型民居建设都以当地传统民居为基础,进行局部改良;村落墙绘、街容街貌治理等工作内容也结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因此,对于上述资源的整合和梳理成为乡村数字化建设首要路径。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的需求,系统性地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可达到“集中火力、攻坚克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可提前谋划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规划,对于部分需要建设的数字屏幕、展览馆、网络等组件可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统一建设。
上文提到对乡村沿街立面改造,再细化有房屋改建、道路桥梁、河道疏浚、景观绿化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些举措一方面是通过设计对当地环境进行改善;另一方面也是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收益模式,当地村民的一些空房也可改造成民宿,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后期旅游业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农、商、文、旅四者结合,形成多业态的组合和支撑,最终实现村民增收。这样一来,村民拓宽了收入渠道,享受到乡村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自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带领他们发现脚下这片土地的更多潜力,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最终形成自下而上的发展态势,有助于激活乡村文化的底蕴。
各地政府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利用政策法规的引领作用,除了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各级财政资金补助外,还应当立足于自身区域条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一,要鼓励新媒体与文化企业、高校教师与科研团队等民间组织,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的数字化建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降低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一次性成本投入,并让上述民间组织可通过乡村文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其二,将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与文旅产业结合,以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文旅产业的拓展带动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进程,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余西古镇位于南通市通州区,旧时称余庆,在唐代初步形成镇,北宋得以发展,兴盛于明清,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闻北宋时期,这里水患严重,朝廷在此地重修捍海堰,新堤告成,命名沈公堤,沈公堤和范公堤的连接点就在余西镇东北方向的龙游沟北端,由此余西镇被称为龙城。古镇街巷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格局,古建筑规模很大,镇内城河相依,街巷交错相通,店铺林立,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有“通东第一镇”之称,历史上其以盐业生产和交易名扬天下。古时余西家家户户纺纱织布,土布生产成为家庭传统产业,这里生产的蓝印花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岁月流逝,余西的老街老房都还在,幽静古朴且有诗意。
(一)特色沿街立面改造:挖掘产业独特性,拒绝千村一面。历史悠久的古街区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拆除和损坏,就不可能恢复。即使用现代技术复制,也无法恢复其原有的独特传统风格。毕竟,历史赋予的古老魅力不仅仅依赖于表面。传统古街的保护使传统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这不仅是历史的责任,也是子孙后代的责任。将历史文脉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对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质量、传承城市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新城旧街为主题运用加减法,延续余西村原本的工字型街道格局,对现存的老旧建筑进行保护更新,再将元素进行系列整合和串联,运用3D 数字建模软件生成不同组合的体块,作为后期沿街店铺布局的参考,打造“休闲-观光-体验”的农村旅游模式。设计以重点街坊之中的历史遗址为基础,通过对路面以及建筑体块进行简单的规划、切割和平移形成独特的古镇布局,将塑造出充满余西特色的商业街区,从而与其他村镇从景观角度就拉开差距,挖掘产业独特性,拒绝千村一面。
(二)数字乡村景观导视系统更新:增强村民参与度,共建原乡美学。设计摒弃了乡村中常见的墙面彩绘及电子屏幕播放等宣传方式,采用现代化设计手法更新数字乡村景观导视系统。通过因地制宜的设计,回应自然而然的传统村落肌理,运用当地的山、水、桥梁等景观元素,进行抽象提取造型,进行了场景植入、柔化与过渡。导视系统中可在适当位置放置电子显示屏,可以选择带有触屏功能或是AI 语音功能的人工智能,让村民和观光者与之产生互动,从而提高村民的参与度,让他们成为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提高他们的乡村建设主体意识。
(一)科技渗透乡村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数字化乡村建设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将彻底打破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通过全新一代科技的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带来全新的破局思路和发展红利。随着4G、5G 网络的普及,科技改变生活的概念深入人心,科技的渗透不光是在互联网领域出现,目前在景观设计的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适合运用到乡村振兴方面的科技,如3D 打印技术、模块化装配方式以及新型科技材料运用等,这些都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以设计的方式赋值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大力支持优秀企业及院校研究人员深入乡村,能够推进数字帮扶模式,统筹建设数字乡村,建立健全农村发展机制和融合体系,探索现代农村的“休闲-观光-体验”新模式,以文化结合科技的方式创造经济新发展;同时,也要探讨可以渗透进乡村的新科技形式,开发更多种科技环保、可再生无污染材料,用于农村翻新和改建,倡导村民的环保理念,以科技的方式推动环境保护,让村民成为乡村真正的建设者,最终形成自下而上的数字乡村发展态势。
(二)把握设计因地制宜,重塑文化自信。重塑乡村的文化自信不仅要对当地的文化历史进行挖掘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要对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在数字乡村发展前期,较为常见的做法通常是进行村落墙绘和文化栏展示等,这种方式能够直白地介绍乡村文化,但在呈现方式上仍有不足,对于文化的挖掘程度远远不够;由于展示方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于乡村文化的起源、历史演变及更深层次的人文主义精神、本土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等乡村文化核心内容不能进行充分的展现。针对出现的此类问题,进行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概括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元素可以运用在乡村的街道、导视系统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类场景中,可融入各类可视化设备,将其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多媒体交互技术则可将数字影像资料中的场景和观察视角进行实时切换,让村民自发地参与其中,在参与的同时也可转变为乡村文化的介绍者和传播者。
在乡村改造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村落环境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有选择、有规划地用数字化手段展现乡村文化,避免千村一面的局面是每一位设计师乃至乡村建设者都应考虑的问题。每个乡村的文化不尽相同,每一种文化符号都是乡村发展的独特印记,在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尊重文化、合理运用文化,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重塑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