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探究实践

2023-08-19 16:41张悦明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3期
关键词:漏浆骨料模板

张悦明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18

1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意义

(1)良好的混凝土生产配制,不仅可以从根源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降低混凝土配制所使用的原材料量。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麻面病害等施工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也和施工现场气候温度、施工操作情况等内容有着直接联系,加强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可以降低这些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1)水泥材料目前市场中流通的水泥品种较多,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硅酸盐水泥等,除特殊要求外,多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如P.O42.5 水泥)参与施工,同时在水泥选择时也需考虑材料水化热,降低水泥水化热带来的负面影响。

(2)所选细骨料不超过5mm,同时对于细骨料级配、含泥量等参数进行合理化控制,以提高细骨料选择结果的合理性,保证拌和后混凝土的和易性。

(3)所选粗骨料粒径不低于20mm,过程中也需要对粗骨料级配、含泥量、含沙量等参数进行科学化控制,以提高粗骨料应用结果的合理性,提高混凝土整体强度。

(4)外加剂的作用是改善混凝土相关性质,如抗裂性、抗冻性、和易性等。外加剂在应用中需要做好生产许可证、质保资料、质检报告等参数整理,同时外加剂在应用前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试验工作,根据实验结果来筛选种类最为合适的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2.2 混凝土拌和比控制

(1)在对混凝土调配时,需要对建筑工程所处环境的基础环境、地域条件等内容展开综合化考量,并以此来确定具体的拌和用水量和其他材料用量。

(2)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时,需要对水灰比进行合理化控制,一般情况下,材料水灰比需控制在0.42~0.45。不同位置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水灰比的契合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应用质量。

(3)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和时,也需要做好拌和时间的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干拌时间需控制在40~60s,而湿拌时间控制在2min 以上,借此来提高混凝土拌和质量,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

(4)在混凝土拌和阶段也需要做好拌和顺序整理,基于相关标准来拟定投料顺序,各类材料的添加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而外加剂使用后掺法进行拌和,拌和后取样混凝土,测定混凝土保水性、和易性等参数,满足要求后可进入到浇筑环节。

2.3 混凝土浇筑作业

(1)对于普通的建筑结构(如梁体、楼板等)可采用一次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对于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如主柱结构、剪力墙等)则会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在分层处理时,虚铺厚度一般会控制在45cm,相邻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60min,采取边浇筑边振捣的方式进行施工。

(2)在分层浇筑时需要将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0m 以内,避免混凝土离析问题,同时在浇筑时需要避开预埋管道、钢筋等结构,防止冲力过大带来结构破损、变形等问题。

(3)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同强度混凝土交接在一起的情况,在交接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先进行高强度混凝土浇筑,随后再进行低强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需要避免不同强度混凝土混合的情况,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可靠性。

2.4 混凝土振捣作业

(1)在混凝土振捣活动中,需要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具体的振捣活动中也需要秉持“快插慢拔”原则开展工作。其作用在于可以避免混凝土离析、饱满度较差等情况,确保混凝土整体均匀度,提高混凝土最终的成型质量。

(2)在布置混凝土振捣点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振捣面基础情况做好振捣点均匀排列。而且在振捣时也需要采取多点振捣工作展开施工,防止漏振情况对混凝土均匀度的影响。

(3)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需要对振捣棒插入深度进行合理化控制,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振捣深度控制在混凝土液面以下3~5cm,并且在振捣时也需要尽量避开钢筋、模板、预埋件等部位,确保振捣结果的合理性。

(4)按要求完成所有振捣工作后,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问题,需要在混凝土振捣工作结束后3~6h,使用长刮齿基于预设标高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处理,随后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抹反复搓压多变,最后用滚筒往复滚动,确保浇筑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

2.5 混凝土养护施工

(1)整个养护活动中,其核心内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失水问题,补充足够体量混凝土水化时所需水分,便于水泥水化工程的有序进行。在建筑墙体施工时,塑性收缩裂缝属于常见病害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会使用保温、保湿措施+ 二次收浆方法来降低此类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混凝土养护结果的可靠性。

(2)基于外部气温波动情况做好混凝土保温保湿处理,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进行养护时,会在混凝土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席,草席早晚进行洒水降温,为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逸散创造条件。冬季则尽量减少洒水操作,并在表面覆盖草席进行保温,而且在外部温度下降到0℃以下前,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3)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周期不低于7d,过程中也会面临降雨、降温威胁,因此也需要在施工前做好排水、保温等防护工作,以营造良好的混凝土养护环境,提高混凝土最终成型结果的合理性。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3.1 露筋问题

3.1.1 原因分析

(1)前期预埋钢筋时,钢筋距离模板的距离较近,在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无法充分包裹钢筋的情况,从而带来露筋问题;

(2)在预埋钢筋时未对其进行充分固定,造成钢筋在混凝土推力作用下出现位移,与模板进行直接接触,待混凝土冷却后也将导致露筋问题,降低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3)在混凝土浇筑活动中,没有控制好注浆方向,混凝土浇筑时直接冲击钢筋结构,导致钢筋结构出现形变问题,从而造成露筋问题,影响到结构耐久性。

3.1.2 处理措施

(1)利用机械设备对出现露筋的位置进行开挖,根据钢筋的变形情况,确定露筋位置的开挖范围、开挖深度,便于露出钢筋可以重新埋设到混凝土中;

(2)清理干净开挖位置后,对钢筋表面锈迹进行打磨,同时借助工具将钢筋押回开挖位置处;

(3)拌和等强度混凝土,按要求将混凝土回填到开挖位置处,按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3.2 裂缝问题

3.2.1 原因分析

(1)前期筛选原材料时,材料质量不满足相关要求,如骨料含泥量较高、水泥水化热较高等,使得拌和后混凝土综合质量较差,容易出现荷载裂缝、温度裂缝等问题;

(2)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未按要求对其进行充分振捣,使得混凝土均匀度较差,这样在浇筑活动结束后,容易在应力作用下造成裂缝问题;

(3)在混凝土浇筑活动结束后,养护周期较短、养护要求不合理,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也将导致裂缝问题,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2.2 处理措施

(1)对于裂缝问题带来的影响性进行分析,若裂缝问题带来的影响性较大,那么需利用加固技术进行处理,如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等,起到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作用。

(2)对于影响性较低的裂缝问题,在处理时可使用注浆技术进行处理,对于裂缝中松散石、杂物清扫干净,随后将拌和好泥浆注入裂缝当中,注浆压力在0.3M~0.5MPa,以提高注浆处理结果的合理性,形成稳定结构。

3.3 麻面、蜂窝问题

3.3.1 原料分析

(1)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注浆端口距离浇筑面的高度过大,这样也使得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离析问题,待混凝土凝结后容易出现麻面、蜂窝问题。

(2)在混凝土浇筑活动中,振捣充分度较低,使得混凝土成型质量降低,造成麻面、蜂窝问题。

(3)前期所使用的模板质量较差,如模板平整度不足、模板表面未提前进行润湿。此时在混凝土浇筑后也容易带来麻面、蜂窝问题,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3.2 处理措施

(1)利用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干净后使用水枪清洗表面,等待表面清洗干净后开始使用环氧树脂泥浆涂抹在表面[1]。

(2)在泥浆涂抹在表面后,需要做好标高参数调整,确保表面平整度之后,按要求完成养护工作,得到合理的施工结果。

3.4 漏浆问题

3.4.1 原因分析

(1)在前期模板拼装过程中,相邻模板间的缝隙较大,浇筑后容易出现漏浆问题,引起混凝土麻面、蜂窝等问题。

(2)在模板拼接过程中,中间所填充的密封胶条的充填性较低,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也会带来漏浆问题,影响混凝土最终的成型质量[2]。

(3)混凝土浇筑时的合理性较差,对边缘位置模板产生巨大冲击力,从而导致混凝土漏浆问题,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3.4.2 处理措施

(1)在施工时如果发现了漏浆问题,需要暂停继续浇筑,采取加固模板支撑、堵漏模板间隙等方式,及时处理漏浆问题。同时也需要在浇筑时适当补充混凝土,减少漏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2)在前期模板施工时,需要做好模板间隙拼装,同时做好模板加固工作,从而提高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漏浆问题的发生概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通过整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的应用要点、常见问题处理措施等,一方面,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漏浆骨料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卵石层成井急性漏浆处理措施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山区高速陡坡上高墩轻型封闭式翻模施工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轻骨料混凝土的破坏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