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乌敦花
于各地区的博物馆而言,针对其文物陈列与保护意识方面的问题予以深入探讨,并作出实质性优化,不仅能够改变职工的错误认知,从根源上减少边缘化行为的出现,还能够促进博物馆文物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形成足够完善的管理机制,效果显著。可受传统理念及工作特殊性的影响,许多博物馆的管理强化水准参差不齐,所以全面优化仍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升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时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方向,以期更好的保护文物,传承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开采出的文物种类和数量激增,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得到丰富,群众获取传统文化的路径变得多样,致使文化强国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实。但由于文物质地脆弱,且需要实时主动研究与运维才能避免损伤,致使许多博物馆职工的文物陈列不规整,同时缺少文物保护意识,故而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配合专业领域知识,建立对应的养护机制,通过规范化陈列和适配理念提升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价值,提升群众文化涵养。
一直以来,博物馆都是群众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主要渠道,后续为满足日常展览需求,各博物馆开始对自身的工作模式予以创新,博物馆陈列一词应运而生。将其应用在日常展览与历史科普中,能够按照时间等顺序展示藏品,让群众循序渐进地学习,再适度配合辅助性展品,能形成规范、独立且全面的艺术形式,提升文化传播速率,提高群众的审美认知。另外,博物馆实现科学合理的文物陈列将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群众接收历史抽象信息,并在日常展览过程中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提升知识储备量的重要助力,目前已知的文物陈列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首先,基本陈列,其是依照博物馆固定的主体所演变而来陈列方式,内容和展品更注重自身文化底蕴和艺术形式,一般数年乃至数十年都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其次,临时陈列,其属于短期展览形式,一般为临时决定,其可能涉及不同主体和内容,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存在是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及时完成文物类别区分,无论是现场管理还是后续的文物收回都能及时校对其现况,避免文物损伤。
至于文物保护意识,其概念相对微观,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博物馆馆藏资源日益丰富的当下,若职工只是一成不变的执行,并未主观做出调整,很难实现全面防护。对此,职工需明确文物不同于其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其通常质地脆弱,所以培养文物保护意识,提升职工管理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将正确理念予以传递,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再度配合相对完善的体制,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管控。
时至今日,文物陈列效果和文物保护意识已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助力,但其实际落实情况却参差不齐,无论是职工本身的认知错误,还是软硬件方面的配置,若仍无法解决,其将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掣肘,具体情况如下:
职工业务能力欠缺
在开展文物陈列工作前,所涉及岗位的职工需要秉承文物保护意识,认真对待藏品,同时协同各个其他部门职工,形成完善的管护机制,大体囊括: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运维人员,后续部分基层工作也需改变方式,尤其避免损坏文物。
但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随着文物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文物处理工作量激增,对应职工需长时间进行文物的包装、运输及展示,致使少数职工抱有侥幸心理,并未科学有效的予以包装,虽减少了工作量但使得文物风险加剧。其次,运输时并未作出自适应调整,文物装车后并未定期检查其状态,少数文物缺少支撑掉落,造成一定的损失,部分特殊藏品甚至失去研究价值。最后,时常因为工作繁琐且高强度导致其局部文物的处理不科学,并未认真完成包装等工作,对应的工作调整也未及时记录,致使后续工作调整无从查证。
责任意识差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职工除基本的业务能力外,更需注重责任意识,了解自身职能所在,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坚决按照既定方案逐一管理。但实际工作过程中,责任意识的缺失极为普遍,许多职工甚至并未意识到,即:
首先,工作人员的主观问题,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正确认知不足,实际开展工作时,并未注重文物陈列管理,即使初期方案存在失误也并未予以上报,甚至出现过私自调整的情况,致使其硬件内环境差异导致文物受损。还有少数群体,过分依赖硬件设备,检查文物位置和状态后,并未定期检验设备运行情况,致使设备损坏问题时有发生。其次,体制不够全面,尤其是运输等过程中,时常出现调包、损毁等问题,再加之文物保护标准较高,流程众多,各级管理者也逐渐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致使其工作态度懒散、不认真,面对现实风险问题并未主动探究。
防护设施缺乏
结合文物的特性可知,若想保障其长期稳定,不会出现损坏等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在建立完善机制的同时,定期强化硬件设施,并对其运行模式与安装位置予以精确调控,降低老化、磨损速率,同时为文物提供良好的内环境。但事实上由于其特性,防护设施的更新并不及时,甚至检修也不科学,即:
首先,存在侧重点偏移的情况。正常的文物保护流程自出土地开始,需要经过运输、存储、清理和展览,工作人员唯有全过程跟随管理才能达到稳定效果。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工作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隔离设施运维和升级中,过程监护大多为简单仪器配合人力,致使其实际管护体系存在漏洞。其次,忽视了场馆环境的影响。如今受制于成本等因素,不会所有的文物都以真空方式放置,而工作人员在调整防护环境时,大多只是对硬件设备予以升级,同时要求观众不得触摸或距离过近,但其忽视了场馆环境的影响,为满足光照等基本要素,其使得馆内两点过高,此时文物受光、热印象影响,会加剧自身氧化进程,甚至直接损坏。
监督管理不科学
文物的陈列与日常管理若想达到预期效果,最直观的方式便是提升其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内部游客能有秩序的观摩,不会做出逾矩行为,现场工作者也能及时发现文物的状态变化,进而做出调整。但事实上,受制于硬件和理念因素影响,其监督效果不够稳定,即:
首先,正常情况下,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需要基于文物类型做出有效调整,例如硬性结构,需要考虑其氧化和外力影响,而纸张类文物还需考虑温度、湿度等,所以需要以展区为单位,建立对应的监控机制。但现如今,大部分博物馆都忽视了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只建立游客管理机制,工作人员也大多作为讲解员和秩序管理者,并未有效履行自身职能。再加之温度等变量数值会频繁浮动,所以实时监控会增加工作量,致使职工和管理者对该领域优化积极性不高。其次,并未足够重视《文物保护法》,只是一味地关注文物损伤和修复,忽视了其高标准需求,再加之往年的经济收益不够稳固,所以其工作量较少,对应的流动资金也匮乏,导致其逐渐形成惰性心理。
提高职工业务水平
经过多年的工作调研后可发现,提升博物馆职工业务能力需要立体地开展,结合其发展所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型理论,研究新技术和方法的影响力,坚持联系实际,避免体系架空,最终形成足够完善的管理机制。
强化理论与实践能力
文物保护意识养成与文物陈列工作开展均需要职工对文物保护常识熟知,并具有工作经验,面对突发情况时,可及时做出应对。基于此,首先,在岗职工需要定期参加企业考核,评估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于成绩不合格者,需要暂停其岗位工作,要求其重新学习,直至成绩过关后再恢复工作。其次,为提升职工的危机意识,定期的基础能力考核需要和绩效及岗位晋升相挂钩,并加强监考力度,避免出现私下抄袭等情况,否则该体制将变得架空,未来职工的工作能力将逐渐下滑,逐渐诱发严重问题。
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
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片面且稳定,绝大部分均为常规情况下的应对,可实际文物陈列过程中,运输过程可能出现异变,即使到达现场并予以展览后,其同样可能滋生突发情况,这不仅考验职工的应变能力,更考验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基于此,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考核理论知识时,也需自行模拟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并由职工自行制定应对方案,能同时控制成本损耗,并快速还原至正常工作状态者为优,后续结合答题情况,为职工予以评估,针对其薄弱项予以管理。其次,需要建立相互学习机制,老员工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其对现代化设备不够熟悉,新员工则与之相反,所以日常培训过程中,需要建立帮扶小组,既能实现分散管理,又能激发职工的良性竞争心理,提升个人能力,最终让整体获益,提高文物陈列质量,养成文物保护意识。
巩固责任意识
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是帮助其在复杂社会需求下稳定发展的大前提,同时也是一项典型的长期管理内容,管理者需借助实例,普及提升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将文物保护思想意识准确传递。
做好责任分化:文物不同于其他类似产品,工作人员唯有认真负责地做好日常管理,做到全面防护才能避免其损坏、氧化,换而言之,一旦文物损坏,其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其背后更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探究价值。对此,各部门需明确自身职能,按部就班地配合完成养护。其次,发生事故问题时,迅速溯源,完成问责的同时也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出现,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完善培训机制:管理者需要明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其内容开展工作,将文物保护放在首位,后续再考虑人性化服务的实现。需要定期开展宣讲会和总结会,利用真实案例,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管护情况,制定下一阶段任务。
完善文保设施
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两个特点便是科技创新和需求多元化,而博物馆作为群众获取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历史朝代的主要渠道,更需做出系统优化,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文物保护质量,即:
运用高品质材料:现代材料的灵活运用,不仅能提升现场防护能力,更能提升展览效果,其成本方面的溢出也不多,所以文物工作者需要了解常见的新型物料,并结合自身需求,适度替换,从侧面提升文物陈列质量和文物保护意识。基于此,首先,可将展示所需使用的玻璃替换为夹胶钢化玻璃,其能在发生意外时,良好地保护文物完整性,同时结合内部结构,保持内部处于恒温状态,湿度也可人为控制。其次,需要建立内部检验装置,将其不能接触长时间光照的文物放置阴凉地,而后借助功能集成技术,在内部搭建信息收集系统,并将其灵活运用,制定直观的周期变化图,供给参考。
了解市场环境:工作人员需了解文物陈列的具体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市场环境中搜罗新型技术,并验证其实用性,但考虑文物不能试点运行,所以可选择模拟自然环境,并人造类文物的替代品,考虑其阶段时间内的氧化、形变进程,选择效果最佳的予以替换。其次,设备更新后,需第一时间予以职工培训,后续标明注意事项。
完善监督机制
博物馆不比其他场所,其内部设备众多,文物一旦出现损伤,很可能会连带性的直接损毁,无法修复,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即:
建立监控系统:为约束职工行为,同时予以不法分子震慑,需要在博物馆内部设置监控摄像,并研究每台设备的监管范围,合理确定安装点位,确保无死角。另外,需要建立线上信息交互渠道,否则单纯依靠硬件内部存储空间,无法良好保存影像资料。
建立全过程监督体系:文物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文物陈列和文物保护意识养成的具体流程,建立针对性的养护方案,确保文物自出土的第一时间便被实时监控,并验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变量,制定应对方案,确保文物状态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馆藏量最多的产业,其更需针对现有体制,持续创新变革,并改变群众的错误认知,奠定文化强国理念未来发展的基石。但考虑到文物自身结构脆弱,易受多方因素影响,故而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收集现存问题,经过探讨分析后尽快解决,以应对未来多变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