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中医看病“三分医,七分药”,中药调剂更有“三分辨,七分量”的古训,由此可见调剂称量在药物发挥治疗作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中医药界最著名的“器”莫过于戥秤,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它依旧散发着不可取代的魅力。
戥 秤
戥(děng)子,学名戥秤,亦称为等子,称量比一般杆秤精确,是专门用于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由北宋时期刘承珪创制而成,它的分度值为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如此高的称量精度,在世界衡器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戥子的发明,让中药能被准确称量,也让中药剂量的正确使用更有把握,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用量差异,这与宋王朝对科技和医药的重视密不可分。
戥秤由戥子盒、戥子杆、戥子盘、戥子锤(又名戥砣)组成,它作为传统中药房的常用称量工具,历經千年仍被沿用至今,在一些大大小小的中药房仍能看到它的身影。
戥子盒
戥子盒,是古时用来装戥秤的外部容器,制作工艺精湛,一般采用紫檀等优质木料,外形状如琵琶、如意等,外盒装有锁扣固定,以免戥秤滑出掉落。
戥子杆
戥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长度与大型杆秤相比较短,常约10~30cm,选材多样,有乌木、紫檀木、兽骨、银、青铜等,以牙材质为上品。
戥子盘
戥子盘,是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
戥子锤
戥子锤,又叫戥铊,由青铜铸造。戥子锤的形状品种繁多,有高度适中的圆柱体,有厚薄得体的椭圆形,有如同硬币的扁圆形,有镶嵌金银饰品的组合形。有的为了扩大称量范围,一个戥子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戥子锤。现在中药房常用的戥子,多使用山桃木或其他硬木制成戥子杆,以黄铜镶嵌作为戥星(即刻度),戥子锤和戥子盘也多为黄铜制成,达到了部分中药“忌铁器”的要求,同时延长了戥子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