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哲
(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819)
东北地区是我国七大区域之一,自振兴东北战略提出以来,持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印发,助推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振兴。与此同时,东北三省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与世界冰雪经济发达地区纬度几近相同,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冰雪资源优势显著,具有冰雪季节持续时间较长、雪量丰沛、冰雪共存等特点,是中国现代冰雪产业的肇端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和发展理念的首倡地。东北三省内部具备资源优势互补、地理区位联通、文化相融相通等冰雪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客观基础[1],因此,推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可以为东北三省实现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是促进东北三省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纾解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借鉴。然而,当前我国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区域协作机制不健全、协作动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困境[2]。据此,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等理念为指引,系统梳理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机遇,深入剖析当前制约其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通路,以激活东北三省冰雪“冷资源”,打造“热经济”,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长期以来,东北三省面临经济发展动能不足、市场化程度较低、营商环境较差、民营企业发展缺乏活力等共性问题,资源配置面临严重的行政壁垒制约,体育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阻碍重重,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作为一种要素组织方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对要素市场失灵进行纠正的制度创新过程,能够实现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与技术创新的紧密耦合,推动价值链地位升级与治理方式变革[3],且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4]。冰雪产业涵盖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和冰雪运动4 个主要领域,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间关联度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产业协同影响着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取,是推动要素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5]。具体而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即区域内的经济主体从独立追求各自产业发展逐步发展为追求各经济主体间产业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利益共享的过程[6]。依据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在开放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若大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效应满足“1 +1 >2”,则认为产生了协同作用。因此,协同是系统有序化结构形成的内在驱动力[7]。据此,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涵即东北三省地区内的各级政府在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利益固化藩篱的基础上,以市场手段优化冰雪产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区域协调联动,构建完整的产业分工体系(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条,深化东北三省区域内企业间的上下游合作,带动东北三省冰雪产业整体联动,形成错位竞争的发展态势,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实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东北三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借助振兴东北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契机,东北三省现有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等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和主要出海通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产业分工基础,有利于培育新业态共育机制。除区位优势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东北三省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和冰雪体育4 个领域存在高度相似性,这种基础和优势有利于实现冰雪产业协同发展“1 +1 >2”的整体效应。
为贯彻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住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国家和东北三省高度重视冰雪经济强省建设,先后印发多个重要文件(表1),明确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安排、政策措施保障以及具体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推动东北三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冰雪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撑与保障。
表1 近4 年国家和东北三省颁布的冰雪产业主要政策文件Table 1 Main policy documents of ice and snow industry issued by the state and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four years
东北三省冰雪资源要素禀赋得天独厚,既是我国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地区,又是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传统优势地区,其在气候、区位等方面兼具一定特色。黑龙江地处东北三省最北端,冬季气温一般为-35 ℃~-15 ℃,局部地区气温更低,具有雪量多、雪质好、雪期长(冰雪期可达120 天)等优势;与此同时,黑龙江是我国最早开发冰雪产业的省份,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的纪录,冰雪运动成绩在全国遥遥领先。吉林地处辽宁和黑龙江之间,气温介于两省之间,冬季平均气温为-15 ℃~-10 ℃,冰雪期为100 天左右,长白山等部分区域雪期可达到6 个月左右。辽宁地处北纬38°43′ ~43°26′,是东北三省最南端,年平均气温为10.12 ℃,雪质呈“暖雪暖冰”特征,适合长时间从事户外冰雪运动(冰雪期超过70 天);同时,丰富的地热温泉储量也为辽宁打造“冰雪+温泉”特色产业带提供了资源禀赋。可见,东北三省冰雪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品牌知名度享誉全国。《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 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中,东北三省的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吉林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获此殊荣。此外,东北三省的冰雪基础设施丰厚,接待能力较强。例如:吉林省已经建成46 个滑雪场,雪道总数347 条,雪道总长度298公里,雪道总面积1 032 公顷(居全国之首),其中“万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万达长白山”3 个大型滑雪度假区的接待床位数量、缆车数量、雪道总面积和每年雪季滑雪人次均位列全国前三[8]。
众所周知,东北三省地处山海关外的高寒高纬度地区,除了具有丰富而相似的冰雪资源外,东北居民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感都较强,跨越省际的区域文化特征相似性显著,“白山黑水”更是东北文化的生动凝练。1)文化认同感强烈。东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建立起完备重工业体系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雄厚,教育资源丰富,区域内城镇化水平高于国内大部分地区。东北三省的经济地理特征及文化、体制背景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文化上的同质性使得东北居民对本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也是东北三省文娱、体育等领域人才济济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东北三省更是中国冰雪艺术文化的摇篮,多年来冰灯、冰雕等冰雪艺术活动,冰雪嘉年华、冰雪竞赛等娱乐竞赛活动颇受东北人民的青睐,浓厚的冰雪文化早已植根于东北人民的文化认同中。2)身份认同感强烈。纵观全国,以地区而不是省域来标识身份的只有东北三省的居民,而且其他地区的居民也习惯以“东北人”的称呼来替代辽吉黑人民,较长的冬季使得东北人民习惯在冰天雪地里生活、锻炼以及开展娱乐活动,这种类似的生活方式使得辽吉黑人民彼此身份认同感强烈。实践表明,东北三省精神、文化上的相似性会大大降低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的决策和执行成本,有助于赓续东北文化,助力冰雪产业协同发展。
辽宁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其装备制造业是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工业体系完备,具备冰雪产业四大核心之一的冰雪装备研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在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上,主火炬“大雪花”的动力机械装置、运用火箭外壳技术制造的高性能滑雪头盔、世界首创的“旱雪魔毯”、用于监测冬奥健儿训练技术效率的高速运动光学视频采集分析系统等一系列冰雪高科技产品均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东北大学。黑龙江以黑龙冰刀、鸿基索道、雪服等研发生产为代表的冰雪装备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攀升,形成了较有竞争力的冰雪场地装备和冰雪运动器材产业集群。吉林依托中国一汽和省内科研院校优势,在冰雪装备方面也独具特色,围绕建设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于2019 年向国家体育总局交付了国产雪车,实现了国产雪车零的突破,彻底打破了一直以来雪车装备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不仅如此,吉林的滑雪模拟器、宽温镍氢电池、冰刀技术、自发热滑雪袜等本土化冰雪装备同样深受广大冰雪运动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东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地区,多年来以冰雪运动群众基础雄厚和冰雪竞技体育人才辈出著称,其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1)群众基础雄厚,参与率高。第一个全民冰雪活动日、国际冰雪节、国际滑雪节、固定雪道滑雪场等,都是从黑龙江省起步发展而来。吉林省每年会举办将近300项特色明显的冰雪体育文化活动,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800 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120 万。2015 年至2021 年10 月,辽宁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累计达到2 300 万人次,排名全国第四;冰雪运动参与率为53.83%,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黑龙江(57.80%)和北京(55.24%)[9]。此外,辽宁省从2019 年开始先后举办了三届全民冰雪运动会,赛事贯穿全年,克服了冬季只能开展3 个月左右冰雪运动的难题,对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冰雪竞技体育人才辈出,是人才高地,堪称我国冰雪运动的“黄埔军校”,先后培养了大批冰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上,中国军团斩获9 枚金牌,在12 位奥运冠军中,除谷爱凌和齐广璞非东北籍外,其余10 位奥运冠军均来自东北。除此之外,技术官员、裁判员、赛事解说员等团队中,东北人也占据了绝对高的比重。回顾以往,杨扬、王濛、周洋、张会、孙琳琳、申雪、赵宏博、李坚柔、张虹等为人熟知的历届冬奥会冠军也都来自东北三省,这既是东北人的骄傲,也是对东北冰雪竞技体育人才辈出、成绩领跑全国的充分肯定。
在北京冬奥会的引领之下,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的整体跃升[10],冰雪经济成为亮眼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区域间产业发展同质化竞争严重、恶意竞争加剧从而严重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为产业协同发展增加了难度。
区域协作作为助力邻近区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根基,是当前我国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我国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1)区域协作动力不足。自2014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多个文件中提出东北三省要合作互助、形成协同发展合力,这为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夯实了动力保障基础。然而,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尚未建立起稳固而长效的协同发展动力机制,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协同沟通主要依靠各地区文化旅游行政部门,仅停留在倡议和联合发布政策层面,冰雪产业合作办事机构和产业联盟尚未建立。2)区域协作收益前景不明朗。由于地方政府存在“经济人”属性,冰雪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动力主要来自于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所产生的预期收益,而这种预期的共同利益又存在着不确定性,面临着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产业法治化保障等刚性约束。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时,更多或者优先考虑本行政区域内的发展问题,尚未从全域角度出发构建统一的产业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从而导致东北三省冰雪产业政策分割、产业关联度不高、跨地区利益激励效果不佳,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3)缺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构想。由于无法直接享受北京冬奥会的政策红利,加之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冰雪运动强势崛起,产业基础本就比较薄弱的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遭遇多重冲击[11]。截至目前,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和战略构想尚未在官方文件中体现。
东北三省冰雪产业联动层次偏低主要体现在联动成效不明显、联动范围有限、联动形式较为单一等方面。1)联动成效不明显。东北三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沈阳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等为代表的专业体育人才培养高校,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多所涵盖体育师范教育人才培养高校,以及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等,共同织就了一个庞大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网络,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平体育人才。然而,东北三省在体育产业包括冰雪产业领域内的深层次联动截至目前仍未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高等院校之间以及与企业之间在体育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和体育产业孵化项目等方面尚未产生实质性进展。2)联动范围有限。由于缺乏专门的官方组织机构,诸如协同发展统筹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进行管理和协调对接,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政策难以真正落地,导致东北三省冰雪产业联动范围受限,跨区域体育赛事交流与合作开展次数偏少,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强,尚未建立起冰雪产业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机制。3)联动形式较为单一。东北三省冰雪体育产业联动形式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合作方面,如承办历届全国冬运会、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等为数不多的冰雪赛事,而其他业态的交流与合作相对较少,联动形式相对单一。
长期以来,东北三省借助冰天雪地的资源优势,冰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缓慢、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一些运营管理短板亟待破解。1)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产业发展空泛化、同质化严重。东北部分地区还依赖于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盲目扩大冰雪场地设施规模,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导致冰雪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产品低端化、产业开发模式空泛化、同质化现象严重[12]。各地在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各自为政,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缺乏统一规划,未能建立起与本区域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相匹配的冰雪产业发展格局[13]。2)冰雪产业核心竞争力薄弱。以东北三省冰雪装备制造业为例,虽然制造技术在国内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产业运营管理思路与手段落后,致使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区域间相互支撑较弱、冰雪市场效益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存在冰雪产业链条短、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产业间缺乏有机融合、区域间缺乏联动、统筹整合不充分等问题,呈现出碎片化、不均衡的发展态势。3)冰雪产业与冰雪文化缺乏深度融合。东北三省民族文化特色显著,如黑龙江鄂伦春族、吉林朝鲜族、辽宁满族文化在国内声名远播,但是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冰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不够、文化内涵不足,加之冰雪市场推广形式有限,无法将地域特色上升到理念层面,故而尚未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效应。
当前,东北冰雪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其原始优势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日益衰弱,具体体现在3 个方面。1)国内竞争优势逐渐减弱。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人们的冰雪热情空前高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深入实施也为其他地区冰雪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契机,如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华北地区,以及广东、湖北等华南、华中地区。“多点开花”的冰雪产业空间新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接待能力、旅游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也在遭受冲击,东北三省冰雪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2)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效果不显著。东北三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冰雪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冰雪体育用品制造业转移、冰雪体育金融资本合作、高端冰雪体育赛事投放与合作、国际学术论坛举办等方面的合作基础与能力不足。3)缺乏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高端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区。众所周知,现代冰雪运动起源于欧洲,早在100 多年前就已经在瑞士、法国、奥地利等国家盛行,尤其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凭借其优质的冰雪资源早已成为滑雪胜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开始探索“冰雪运动+旅游业”融合发展,短短数十年就已具备相当大的产业规模。例如:美国在科罗拉多州、加拿大在落基山脉分别建设了一批现代滑雪场;日本和韩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小,但是境内山地丘陵较多,也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上述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消费、体验,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相比之下,东北三省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以及之前雪乡宰客等不尽如人意的服务质量的影响,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都在锐减,冰雪经济产业红利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东北三省区域间协调能力有限,各类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不均衡,加之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导致冰雪产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为此,应切实抓住后冬奥时代的有利契机,深化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优化冰雪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做优冰雪产业,打造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破解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着重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规划引领。1)尽快组建由东北三省体育局牵头的东北三省冰雪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联席工作机制(体育合作办公室),明确职能分工,深化合作,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以官方的组织形式打破省域间的行政壁垒。如目前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共同编制“东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已经将实现东北三省跨省区冰雪旅游合作、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旅行、共同举办高水平冰雪赛事提上日程,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保障。2)定期组织专门力量编写“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统筹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以及公共服务等配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合力提高区域间冰雪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协同机制是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1)构建研发创新机制。具体而言,应充分整合高等院校、市场企业与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力量,重点将政府行为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框架,激发市场主体在推动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如整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东北三省知名高校科研资源,建立研发创新平台,构建协同研发创新机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冰雪装备制造的研发能力。2)完善冰雪赛事活动协同机制。通过联合举办国际高端冰雪赛事,构建涵盖职业联赛和业余赛事的区域运动项目联赛体系,共同举办单项世界杯赛、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青年冬奥会等国际高水平专业冰雪赛事,不断放大区域示范引领效应;强化重大冰雪赛事的区域联动效应,通过办赛突破区域行政区划界限,加快东北三省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3)健全区域冰雪产业协同管理机构。搭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协会,创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体育院校协同发展新机制;探索建立具有跨界协调与服务功能的协会组织和体育企业联盟,并将其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完备,在冰雪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1)坚持协调融合,不断完善冰雪产业体系。根据不同区域内体育产业的资源禀赋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协调有序的产业分工布局[14];着力推动冰雪产业要素聚集和区域协调联动、互利共赢,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相关产业融合的冰雪产业体系。2)重点突出各省产业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黑龙江省应重点发展以冰刀、索道、雪服生产研发为代表的冰雪装备企业。吉林省应在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等地建设冰雪装备制造园区,以冰雪场地装备、冰雪运动器材和冰雪运动服装为重点,打造冰雪体育装备研发制造聚集区。辽宁省应重点打造“沈阳都市圈”冰雪装备产业协作区,依托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造雪机、魔毯、制冷机等冰雪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3)厚植文化基因,深度融合东北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要素。在推动地域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各省资源优势,着重突出自身特点,彰显区域特色[15]。黑龙江省可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冰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融入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齐齐哈尔鹤舞雪原、中国雪乡、伊春冰雪森林、漠河北极村等冰雪旅游品牌,以及“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同江—抚远—哈巴罗夫斯克”冰上丝绸之路旅游线。吉林省可在冰雪旅游中融入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和延边民族冰雪文化元素,着力打造雾凇观光、冬捕渔猎等独具吉林符号特色的冰雪产品。作为东北三省冬季气温相对较高的辽宁,应着重融入冰雪抗联路、满族冰雪过大年等文化元素,打响“冬日暖雪、温泉冰雪”的辽宁特色冰雪旅游品牌。4)多方发力,补齐场地设施、人才和服务等冰雪产业发展短板。政府层面,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壮大新生代冰雪运动消费群体;加大冰雪运动进校园力度,促进体教融合,培育更多竞技体育人才。行业协会层面,要着力打造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建立行业标准,引导冰雪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加快培训冰雪运动教练员、社会指导员等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层面,要创新娱乐化产品和冰雪场地软硬件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高层次的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东北三省应充分利用联通东北亚的地缘优势,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主动加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提升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冰雪产品的服务供给能力。1)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助推品牌对外交流合作。依托东北地理位置优势,借鉴意大利、瑞士、加拿大等国家冰雪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寻求各方优质资源,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工艺和人才,填补国内冰雪装备相关产品空白,提高国内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积极开拓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消费市场,提升东北冰雪装备品牌影响力。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后备梯队建设合作。鼓励冰雪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互访与学术交流,寻求联合办学,引导国际资本和顶级冰雪职业俱乐部在东北三省建立冰雪运动培训基地,实施冰雪产业人才工程,为冰雪体育运动竞赛后备梯队建设提供平台支撑。3)开展冰雪产业经营管理新合作模式。探索新产业模式和新管理模式,推动冰雪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发展,启动一批冰雪产业标志性项目,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冰雪运动设施,提高优质冰雪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4)积极推进高水平国际赛事合作。对标国际大赛标准,着重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合作,积极承办国际级冰雪赛事,力争使国际冰雪系列联赛的比赛站点落地东北三省,提升冰雪赛事的产业影响力。
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逐渐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先导产业。冰雪产业作为东北三省的特色资源,推动其高质量协同发展已然成为东北三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下,阐述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机遇,从动力机制、联动层次、运营管理、国内外竞争4 个方面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突破制度约束、推动要素优化配置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等方面着手推进,遵循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分工合理化、信息统筹化、发展差异化、品牌国际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为东北全面振兴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