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艳
(南充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重要抓手[1]。农村居民点是构筑乡村“三生空间”的物质载体[2],是促进城乡融合、破除城乡二元化壁垒的关键一步,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3]。但目前,中国广大农村居民点普遍面临用地效率低、空间结构散乱、功能设施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4],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识别村庄发展类型,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居民点空间格局[5]、结构演化、布局优化[2]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各类量化分析[6]逐渐成为了居民点布局优化的新兴手段,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特殊农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并评价优化结果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笔者有幸参与了南充市顺庆区集凤寺片区村级规划的编制,该片区大部为典型的平坝地形,具有“一江两岸三坝”千余亩优质的河滩耕地资源,是渔溪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有鉴于此,笔者以南充市顺庆区集凤寺片区为研究对象,探究适宜于川东北平坝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策略,有利于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精确识别乡村发展类型,以期为该类村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渔溪镇集风寺片区位于嘉陵江西岸,地处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以及临江新区的东部(30°50′50″~30°56'40N,106°12′50″~106°16'40E),是连接中心城区与蓬安县的枢纽。集凤寺片区地形主要以平坝和浅丘为主,整体呈西高东低,西部山涧沟壑相间,东部平坝河流环绕。集凤寺片区包含集凤寺村、铁碑村、作坊口村、伍嘉村和渔溪桥村5个自然村。区域所在的顺庆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水、田园相依,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印象嘉陵江,醉美渔溪乡”的称号。
1)四川省12.5m分辨率DEM数据;2)渔溪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提取农村宅基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图斑;3)渔溪镇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等数据,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走访获取。
农村居民点因其具有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功能且与生态空间相辅相成,根据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关于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战略,为拓展转型城郊融合类村庄,激发传统农业村的资源禀赋,本文结合现有研究[7],从农业生产、生活便捷、生态宜居3个方面选择“乡村三生”的10项指标确定平坝区传统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最后本研究基于专家打分法确定十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结果依据分值划分为1~5级,依次为:不适宜、较不适宜、一般适宜、较适宜、适宜。
表1 平坝区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景观是经自然演替或人为扰动形成的地表景象,而景观指数(Landscape indices)则是对地表景象成分与空间结构特征的高度凝练,因此景观指数能够简洁明了地描述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地理格局与形态特征。本研究筛选出能抽象概括国土空间规划与居民点建设发展基本关切的7个景观指数,分别是居民点面积(CA)、居民点密度(/km2)(PD)、居民点数量(NP)、居民点面积占比(PLAND)、居民点平均分维指数(MFRAC)、居民点平均面积(MPS)、研究区平均居民点最近邻距离(MENN),并基于Fragstats4.2平台分析平坝区农村居民点规划前后的空间特征,从而评价规划成果。
生产适宜类评价中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基本遵循依势而生的自然山水理念,研究区东西相对高差在100m左右;坡向上以东南坡向为主,日照充沛;其中坡度在0~6°之间的面积占到42%,整体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点建设上。居民点空间格局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随“西高东低”的地形起伏呈现出东部密度、规模大;西部密度小、规模差异大,因此评价结果也呈现东高西低。农耕是平坝型乡村的主导产业,而耕作半径将影响农耕效率,是居民点布局应着重考虑的指标,研究区内除西、北部小部分浅丘外,耕作半径均在100m以内,适宜居民点布局。
生活便捷性类评价中,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村主干道是村民生活的必要设施,也是评价农民居民点建设便捷性的基本要素,其中医疗、教育、福利等公共设施主要分布于集凤寺片区中部,作坊口社区北部,而商业服务主要分布于渔溪桥村中部和东部,S206与顺蓬营一级公路横穿集凤寺片区中北部,是区域唯二的对外交通道路,因此在集凤寺片区的道路评价中呈现中高南低的分布。
生态宜居类评价中,绿地覆盖上研究区处南部和东部的水域与河滩基本绿地覆盖率大于60%,渔溪村西部与作坊口社区东部交界处有部分区域因农业耕种会低于40%;研究区因位于嘉陵江西岸,由嘉陵江与坑塘水面共同组成的水域遍布区域,但在研究区北部和东部因为浅丘地形鲜有水域,评分呈现东高西低。因此区域北部和南部在工矿距离评分中较低,中、东部较高;研究区东部和南部均有洪涝灾害风险,最后10类因子加权得到适宜性评价图(图1)。
图 1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分析及优化结果
定量统计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研究区内因位于平坝区农区适宜建设用地较多,其中适宜面积391.54hm2,占比19.62%,较适宜建设区域面积为616.41hm2,占比30.95%,一般适宜用地为516.17hm2,占比25.92%,较不适宜面积343.00hm2占比17.22%,不适宜用地面积124.25hm2,占比6.24%。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结果主要呈现中、北部高向四周呈放射状降低的趋势,有一定区域连续性。
高度适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区域中部(集凤寺村东部,作坊口社区北部,渔溪桥村西部),主要分布在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较集中的作坊口社区北部,靠近省道S206周围,也是镇政府所在地。现有居民点密度较大且形成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善,远离工矿区,适宜居民农业生产与生活栖居,但现有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同时存在较多三类建筑,因此考虑在此集中修建集凤寺新村聚居点。
3.2.1 以产兴村,以人定地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精准识别乡村发展类型,挖掘集凤寺片区自然、人文资源,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呈片区化发展乡:中部为社会服务区、东部为农业休闲度假区、南部为现代农业区、西,北部为山地生态农旅区。以区域产业发展模式确定农村居民点分布规模与密度,在遵从村民意愿的情况下,以产业导向和片区人口确定居民点发展规模,确定总宅基地面积109.78hm2。
3.2.2 统筹规划,小组微生
因地制宜地参考成都市“小组微生”的发展模式:小规模聚集,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将片区划分为109个居民点,平均居民点规模1.07hm2;组团式布局,因形成较集中的居民点,将根据居民点所属产业片区的具体需求,打造“10分钟”乡村生活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设施服务效率;微田园指向,打造块状现代农业和微田园的复合配置,在点缀居民点的同时,满足村民的自留地需求。生态化建设,“临水而居,择木而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居民点的理想范式,因此秉持生态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乡土记忆是保留乡愁的关键一步。
3.2.3 意愿导向,因地制宜
农村居民点选址应以遵循村民意愿为前提,充分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宅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公服设施。片区规划中在南部(集凤寺山)、东部和北部均新建美丽新村聚居点,基于GIS的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分析,在不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的原则下,基于现有宅基地因地制宜得进行建设,极大提升了居民点集约化程度和设施服务效率。
利用量化指标反映规划前后居民点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面积(CA)由111.39hm2减少至109.78hm2,面积所占研究区比例下降0.08%,居民点个数(NP)、密度(PD)均有降低,提升土地集约化程度。研究区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MPS)、分维指数(MFRAC)和最近邻距离(MENN)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这是因为在规划中拆除大量三类建筑,集中修建新村,极大程度上提升居民点建筑质量和村民生活品质。
规划后研究区五类农村居民点个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不适宜、较不适宜的居民点面积大幅度下降,而一般适宜、较适宜面积上升,因拆除大量三类建筑质量房屋,适宜区农村居民点面积有少量降低,增加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较适宜和适宜类农村居民点比例占到全部的71%,农村居民点目前整体处于较适宜的用地分布。居民点平均面积也有提升,而平均分维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实现了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合理化。规划前后适宜性对照见表2。
表2 规划前后适宜性对照表
川东北平坝区乡村长期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产业方式,居民点的分布主要为便捷农事活动。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业乡村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乡村旅游、农事教育等逐渐风靡。为适应全新的生产结构和美好生活的均衡化,农村居民点在规划布局中应重新审视生产适宜、生活便捷、生态宜居三大功能和诉求,本研究在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体系时纳入“三生空间”,“生活圈”等概念,旨在为农村居民点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1)人居环境建设亟待提质增效。①土地利用上,乡村老龄化、空心化趋势明显,土地荒置、闲置率高,土地利用集约化亟待提升;②民居建筑上,因缺乏统筹规划,建筑呈搭建随意、年代久远、结构老旧、风貌杂乱等特点,田园乡愁逐渐丧失;③基础、公服设施上,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供需错配效率较低;对外交通质量差且通达性差;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低、质量差、难以承载产业转型。
2)集凤寺片区总体适宜建设,但差异性大。平坝区农村居民点因自然地理条件优厚较适宜布局农村居民点,但研究区东西高差超100m,居民点密度、规模均有较大差异:一般以上适宜区总面积1505.766hm2,占比76.54%,主要分布于平坝区中、北部,适宜度呈放射型递减,因基础、公服设施临近,适宜布局居民点;较不适宜和不适宜区总面积461.625hm2,主要分布于集凤寺片区西北、西南、东部。西北部区域地形起伏大,生活不便;西南,东部区域因毗邻嘉陵江,洪峰过境有洪涝风险,因此均不适宜居民点布局。
3)乡村规划提升了空间公平性:①居民点布局适宜性得到提升,较不适宜区、不适宜区宅基地面积、数量、密度和占比均有下降;②用地集约化程度得以提升,研究区内宅基地数量减少16.32%,平均宅基地面积增加17.78%,平均最近邻距离和分维指数都有所增加;③空间公平性得以提升,居民点由“散乱”向“聚集”过渡,人居环境建设得以集中提升。
平坝区居民点规划以“交通便利,服务便捷,地形适宜,小组微生”为原则,以量化分析为基础,提出适宜近郊平坝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方案。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践样本和理论参考。